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闸控河网区水闸运行的水流水质响应模拟

    马克涂新军陈晓宏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是一个高度闸控的复杂水系,水闸的运行调度对河网区水资源分配和水生态环境影响显著.以珠三角河网区佛山水道片区为研究区域,以沙口水闸开度和石啃水闸引水量为自变量,两种水质因子浓度为因变量,建立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水流水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闸门开度和污染物浓度成反比,对接近闸门的上游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对远离闸门的下游水质改善作用不显著;(2)水闸引水量和水闸所在河道污染物浓度成反比,但在感潮河网区,过大引水量会导致壅水顶托现象:石啃水闸引水量与佛山涌污染物浓度成反比,与汾江河上游污染物浓度成正比;(3)在闸控河网区的水环境改善不能靠单一改变某个水闸开度或引水量,需考虑河流之间的结构连通和感潮作用,选取最佳组合工况.本文模拟的结果和分析为感潮型河网的闸泵调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感潮河网区佛山水道水闸调控水环境改善一维水动力模型

    长江源区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杜嘉妮蔡宜晴王岗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源区为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其水文变化机制,对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长江源区1957~2018年水文气象数据,首先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滑动t检验和有序聚类法分析径流突变年份,最后采用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定量评估气侯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57~2018年长江源区降水、潜在蒸散发、径流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径流于2004年发生突变,根据径流突变年份,将径流系列划分为基准期(1957~2003年)与变化期(2004~2018年).与基准期相比,变化期径流增加了24.9mm,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气侯变化,贡献率为65.06%.气候变化中降水是主要因素,潜在蒸散发次之.研究成果为长江源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长江源区气侯变化下垫面弹性系数

    雅鲁藏布江奴下站以上流域冰川融水变化

    萧峻琼郝洁鞠琴章晓梦...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雅鲁藏布江奴下水文站以上流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冰川融水规律,基于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资料和气温数据,采用虚拟冰川法概化流域冰川,分析冰川面积沿高程分布规律,再利用度日模型分析冰川融水量的时间、高程变化.结果表明:(1)海拔5000~6300m之间是研究区内冰川的集中发育带,气温和山地面积对冰川面积的影响分别体现在6500m以下和5700m以上.(2)选取区域度日因子9.1mm•d-1℃-1,气温直减率0.75℃/100m,1976~2015年冰川融水量呈现出小幅增加—小幅减少—大幅增加的趋势,年均冰川融水量为79.58×108m3.(3)各高程处的冰川融水量受到气温和冰川面积的共同影响,海拔5300m处的多年冰川融水量最大.

    气候变化气温直减率度日模型冰川融水量虚拟冰川法

    祁连山中段西水林区高山林线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

    赵志强刘贤德田青赵维俊...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高山林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对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进行连续1年监测,旨在探讨高山林线处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0cm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20cm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0cm以下土壤温度日变化不明显;各土层土壤温度年变化均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土层土壤湿度为60cm>20cm>10cm>40cm;不同土层土壤湿度的年变化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和湿度耦合关系良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与湿度的相关系数逐渐下降.

    高山林线土壤温湿度耦合关系

    西南地区近50年干旱趋势及特征分析

    赵兰兰闻童赵兵石朋...
    91-9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南地区近50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和实际灾情资料为基础,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标准化径流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趋势法,结合不同指数对应的干旱频率分布,分析西南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及农业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南地区降雨量、河流径流量、土壤相对湿度均呈减少的趋势,干旱呈明显加重的趋势,其中21世纪以来旱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建议采取积极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推动早期预警、中期监视、后期评估的旱情综合评估预警体系建设,以应对不利的干旱情势.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标准化径流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干旱

    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与超采分析

    严聆嘉何鑫陆垂裕刘建祥...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种植面积无序扩张使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为合理管控地下水资源,通过收集1990~2019年西辽河平原区的地下水埋深监测站信息,利用水位动态法划分地下水超采区、疏干体积法推算地下水超采量.结果表明:(1)区域地下水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2)一般超采区占西辽河平原区面积的53.69%,严重超采区占平原区面积的0.68%;(3)2019年通辽市境内地下水超采量6.25×108m3.通过地下水位年变差特征值法对西辽河平原典型区的地下水超采成因与治理难度进行预判分析,研究结果为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西辽河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超采水位动态法疏干体积法

    羊庄盆地水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

    冯亚伟陈洪年章程郭永丽...
    103-10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搜集利用羊庄盆地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取样监测,开展水化学过程及演化研究,以期为后续岩溶关键带的研究打下基础,引导地区岩溶水合理开发利用.结果显示:区内岩溶水类型主要为HCO3-Ca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灰岩作用强烈,一定程度上受蒸发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及混合作用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NO3-及SO42-含量相对较高.

    羊庄盆地水化学氢氧同位素径流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