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产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产业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生物产业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双月刊

1674-0319

biobusiness@cip.com.cn,biobusiness@126.com

010-64519268,64519339,64519339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生物产业技术/Journal Biotechnology & Business
查看更多>>《生物产业技术》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杂志,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的大力支持。本刊立足生物产业,关注技术进步,面向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领域。以科研人员、生物技术领域中负责生产、科研、经营的决策者、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及该产业相关的产业界人士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方兴未艾的生物能源产业

    刘德华
    1页

    木质素能源转化的研究进展

    周自圆赵雪冰刘德华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热值,其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是转化为各种能源产品,包括燃料和电能.因此,以来源丰富的木质素为原料转化制备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木质素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进展,包括木质素来源及提取、木质素热化学转化为生物燃料以及木质素发电技术,着重介绍了木质素的热解反应、气化反应、液化反应以及催化加氢脱氧反应,并总结了直接木质素燃料电池发电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木质素能源转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实现工业化生产需根据目标产物需求开发新型催化剂、优化转化过程、建立低能耗且高效率的产物分离方法并加强木质素产电中电极材料、电池设计等研究,为木质素高值化、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木质素生物质能源能源转化热解气化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及其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应用

    初雷哲张衍国康建斌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是在传统循环流化床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采用"三床两返多流程"的独特架构,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原始污染物排放低的优点.研究人员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内部的流动和传热做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各炉膛内的气固流动及传热机理,开发了适用于不同燃料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本文介绍了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的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对生物质燃料的适应性及其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应用现状,结合该技术的特点及我国生物质能现状,探讨了其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合理利用途径,指出应充分发挥该技术原始污染物控制的优势,在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生物质锅炉运行成本.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工业锅炉超低排放

    微藻产油技术进展

    刘敏胜耿金峰王慧岭马欣欣...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微藻生物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微藻生物能源的藻种筛选、室外养殖、采收、油脂提取、能源制备等各工艺环节均已经打通,但成本高制约了微藻生物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能源的制备工艺(包括藻种特性、培养技术、油脂诱导技术、油脂转化技术等)及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反应器),并结合多年在藻种选育、室外规模化培养、低成本采收和藻油多组分分离方面的研究结果与经验,从多角度为微藻生物能源发展给出建议.指出微藻的全价开发将是微藻生物能源发展的有效模式,其中筛选采收成本低、耐污染、油脂含量较高、富含高值副产物的藻种非常重要,丝状藻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方向,并考虑将物理法和水热液化法结合,实现微藻的多成分提取与分离,提高微藻价值的全价开发.

    微藻生物能源规模化培养

    在青藏高原地区推广油菜种植并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思考

    吕亮亮赵雪冰李旭光刘德华...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地区是国内最为优良的油菜种植地之一,油菜籽亩产、含油率、千粒质量多次创下全国乃至世界最高纪录.然而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油菜产品多以油菜籽形式外销,产品附加值低,并且种植分散、生产成本高,严重限制了青藏高原地区油菜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利用丰富的油菜资源发展生物柴油产业,通过生物柴油产业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对于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保障青藏地区燃油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意义、原料油供应基础及潜力,并对比分析了以菜籽油为原料油制备生物柴油的不同工艺技术.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下,能够围绕生物柴油产业形成完整的油菜产业链,并在成本进一步降低后产生可观的潜在经济效益.

    青藏高原油菜生物柴油生态环境经济效益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生物柴油进展及前景

    曾建立杜泽学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生物柴油不使用催化剂,生产过程清洁环保,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本文首先简述超临界流体的特点及其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的物理、化学基础;其次详细分析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醇油摩尔比、低碳醇种类、水、脂肪酸、反应器及反应形式等工艺控制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和原因,并介绍超临界流体制备生物柴油中的过程强化方法和技术经济性.尽管超临界流体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原料适应性好、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生产过程清洁等优点,但存在反应条件苛刻、甲醇用量高等问题,从工业化角度指出使用廉价废弃油脂原料降成本、调节原料酸值降低反应苛刻度、连续化和大型化是超临界流体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重点提升方向.

    生物柴油超临界酯交换酯化

    人工透析的现状及展望

    牟倡骏于亚楠张琳曲佳伟...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只能依靠肾脏替代疗法(即肾移植和人工透析)来维持正常的生命需要.由于受肾脏供体及费用的限制,仅有极少数患者可接受肾移植,因而人工透析作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血液透析疗法、腹膜透析、透析耗材及设备制造3个层面,阐述了人工透析的发展现状,重点回顾了透析器结构设计、透析膜材料及治疗模式的发展史,分析了腹膜透析的临床使用及市场情况,并详述了国内透析耗材制造的机理、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问题.最后展望人工透析的发展趋势,指出随着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的发展,便携式人工肾、生物人工肾及肾脏再生等新型透析理念和技术必将有革命性突破,其临床应用必将成为人工透析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人工透析透析器膜材料生物人工肾

    银耳多糖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刘蔷刘磊康传利杜帅...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耳多糖是杂多糖,是一种植物源类透明质酸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如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具有保湿特性和稳定性.银耳多糖可被添加到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用品中,但目前该应用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实验室中人们常利用银耳多糖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对其进行提取,如需获得高纯度的银耳多糖活性组分,仍需对银耳多糖分离纯化及降解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合介绍了银耳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其国内外发展趋势,简述了银耳多糖的功能和应用,并总结了制备银耳多糖的提取和降解工艺.随着国内医养健康行业的兴起和生物化工技术的进步,银耳多糖的应用功能会得到更深的挖掘,银耳多糖的提取纯度和得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而,银耳多糖在保健品和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银耳多糖研究现状进展趋势提取降解

    牡蛎金属硫蛋白重组毕赤酵母菌株高效诱导表达工艺研究

    阎光宇余蕾何建林孙继鹏...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硫蛋白(MT)作为一类广泛存在并高度可诱导的多功能内源性蛋白,具有重金属解毒、抗辐射、清除自由基等功能,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为解决MT原料来源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一株海洋源MT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GS-115-MT)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培育条件(温度、pH、溶氧、接种量)、诱导表达条件(溶氧、甲醇浓度、菌株生产状况、诱导时间、诱导金属及浓度)综合优化,以获得MT高效表达最佳工艺.结果显示,GS-115-MT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培育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为9,摇床转速240r·min-1,接种量4%;最佳MT诱导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为220r·min-1,甲醇浓度为5%,菌液OD600为9.7,诱导24h,Cu2+诱导浓度50μmol·L-1.在以上优化条件下,MT表达量达0.328mg·mL-1.本结果可为海洋源MT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金属硫蛋白重组酵母菌株发酵诱导

    绿色荧光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的表达

    雍婕杨辉肖红仕田云...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特性,将GFP作为目的基因,与穿梭载体pHY300PLK结合,构建一个芽孢杆菌WB600的蛋白表达体系,为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其他蛋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本文结合pHY300PLK的克隆位点,设计gfp基因的引物,PCR扩增后回收的gfp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与相同双酶切的pHY300PLK连接获得pHY300PLK-GFP,通过电转化将pHY300PLK-GFP转化至芽孢杆菌WB600中并检测.获得转化子WB1,检测到转化子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绿色荧光,且后续测序检测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芽孢杆菌WB600荧光蛋白蛋白表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