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导读

    4331-4334页

    生物活性物的生物制造: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杨婷婷曹丛丛刘毅陆震...
    4335-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活性物的生物制造是指利用包括细胞、微生物和酶在内的生物系统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或合成分子的过程.这些分子可用于制药、化妆品、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对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合成生物学和自动化等技术的推动下,生物制造领域迅速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和替代传统产品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为生物经济的增长、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结合生物活性物研发及生产情况,简要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活性物的现有市场和未来发展.生物制造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将在生物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活性物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生物经济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

    赵黎丽苏炳恺杜姝姝丁文婷...
    4358-4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酵母表面展示(yeast surface display,YSD)技术是一种将外源靶蛋白基因序列与特定的载体基因序列融合后导入酵母细胞,利用酵母细胞内蛋白转运机制将靶蛋白表达并定位于酵母细胞表面的技术,最常用的是α-凝集素表达系统.酵母细胞具有真核细胞翻译后修饰机制,能够帮助目的蛋白正确折叠,可以用来展示各种真核蛋白,包括抗体、受体、酶和抗原肽等.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已成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强大蛋白质工程工具,结合流式细胞分选可用于改善蛋白质性质,包括亲和力、特异性、酶功能和稳定性等.本文从文库构建与筛选、抗体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疫苗开发等方面对酵母表面展示技术应用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酵母表面展示技术文库构建抗体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口服疫苗

    毕赤酵母细胞工厂工程化改造与应用

    刘宇飞曹颖常立业单聪慧...
    4376-4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赤酵母作为细胞工厂在小分子代谢产物发酵和蛋白制品生物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随着CRISPR/Cas9等新型编辑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对毕赤酵母细胞工厂进行多基因高效率的工程化改造已成为可能.本文首先对毕赤酵母工程化改造的遗传操作技术和目标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介绍了毕赤酵母作为细胞工厂的应用现状,同时探讨了毕赤酵母细胞工厂的优点及缺陷,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未来的毕赤酵母工程化改造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毕赤酵母细胞工厂在生物产业中的创新应用.

    毕赤酵母细胞工厂基因编辑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

    单酰基甘油脂肪酶的共价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汪君来刘森
    4397-4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GL)是一种丝氨酸水解酶,在降解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2-arachidonoylglycerol,2-AG)中起主要作用.MGL在部分癌症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抑制MGL的活性显示出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这也使MGL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有前途的新药靶点.目前,MGL的共价抑制剂研发进展较快,此类药物的共价结合能力强,具有高亲合力、持续时间长、剂量低和耐药风险低等特点,因而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介绍了 MGL的结构功能、共价MGL抑制剂的特点、机制及进展,为新型MGL共价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单酰基甘油脂肪酶共价抑制剂共价结合靶向抑制癌症治疗

    多聚磷酸激酶及其在ATP再生体系构建中的进展

    程峰李欢李可欣刘海云...
    4413-4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效的腺嘌吟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再生体系可显著提高生物催化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效率.多聚磷酸激酶(poly phosphate kinase,PPK)能利用来源广、廉价且稳定的多聚磷酸(polyphosphate,Poly P)盐作为磷酸基供体,能够实现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ATP、Poly P之间磷酸基的高效定向转移,已成为构建ATP再生体系的首选.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PPK的结构特征、相关催化机制以及不同来源的PPK在酶活、催化效率、稳定性和底物偏好性的特征差异;归纳和列举了针对野生PPK酶学性质不足进行分子改造的实例,并对PPK在ATP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多聚磷酸激酶蛋白质工程ATP再生生物合成

    辅因子S-腺苷-L-甲硫氨酸甲基类似物及其应用

    王文瑞董敏
    4428-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基化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腺苷-L-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命体中的辅因子,是大多数生物甲基化反应的甲基供体.SAM依赖型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MTase)通过将甲基从SAM分子特异性转移到底物,从而改变底物分子的各种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近年来,许多具有替代甲基取代基的SAM类似物被合成并应用于甲基转移酶,以将不同修饰的基团特异性地转移到甲基转移酶的底物上,从而引入标记官能团或者新的烷基修饰.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不同SAM甲基类似物在合成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甲基转移酶S-腺苷-L-甲硫氨酸甲基类似物生物催化甲基化烷基化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金玉凤邱佳容张良清朱梦磊...
    4445-4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塑料废物也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是一种以石油为原料的高分子热塑性材料,因其具有耐用、透明度高、重量轻等特性,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由于PET具有结构复杂以及难降解的特性,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不仅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如何对PET废弃物进行降解已成为全球的难题之一,相较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降解法是目前处理PET废弃物最为绿色环保的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微生物和生物酶对PET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PET的生物降解途径、PET生物降解机制以及PET降解酶的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如何实现PET的高效降解、寻找和改造可降解高结晶度PET的微生物或酶进行展望,为PET的生物降解微生物或酶的有效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降解降解途径降解机制分子改造

    肠道微生物资源库的构建:进展、方法和展望

    冯赛赛柳利平张亮亮徐建国...
    4463-4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肠道微生物组的活体药物(live biotherapeutics,LBPs)开发、菌株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新型抗菌肽、酶、代谢途径的挖掘使得肠道微生物资源库的构建成为必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研究团队肠道微生物资源库构建进行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构建方法间的差异,以期为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在构建和丰富现有肠道微生物资源库方面提供帮助.目前,肠道微生物资源库共有1 000多种肠道细菌,分属于12个门、22个纲、39个目、96个科和358个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菌株最多.测序结果显示人肠道细菌物种丰富度在2 000左右,因此目前分离到的菌株远未达到饱和.在构建方法上,一般对粪便样本进行或不进行乙醇处理,使用非选择性培养基(以Gifu厌氧培养基为代表)进行涂布分离培养,最后进行纯化培养.使用较为简单的培养方法即可培养得到多数常见的重要肠道微生物类 目,如双歧-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ai)菌株、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及S24-7科菌株等.为满足功能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需要,肠道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的样本来源应该进一步覆盖更多地域和生活习惯、疾病及健康状态具有显著差异的人群,从而进一步丰富肠道关键物种的菌株多样性.

    肠道菌资源库构建

    人源溶菌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刘汝薇孟庆勇戴蕴平张雅丽...
    4482-4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溶菌酶是一类人体内天然存在的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的碱性蛋白的总称.其作用特征是能够裂解肽聚糖中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N-乙酰氨基甲酸之间的 β-(1,4)-糖苷键.人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特性,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应用广泛.本文就人溶菌酶的结构特点、表达部位、功能表达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人溶菌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生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