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杨酸对铜胁迫下菊芋的生理调控及根系FTIR分析

    艾金祥葛杰克张子仪陈文倩...
    695-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菊芋吸收铜的影响机理,以耐铜性差异较大的徐州菊芋(Helianthus tubeuosus)和潍坊菊芋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外源SA对铜胁迫下菊芋的光合作用、叶片抗氧化系统及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并对其耐铜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300 mg/kg铜胁迫抑制了两地菊芋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PSⅡ活性,对抗氧化系统产生损伤并造成膜脂过氧化,显著增加了根、茎、叶中铜含量,同时削弱了菊芋对钾、钙、镁和锌的吸收能力.喷施1 mmol/L外源SA可通过调控根系中各官能团的比例,加强其对Cu2+的固定作用,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菊芋抗氧化和光合作用能力,有效缓解铜对菊芋生长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 SA对铜胁迫下菊芋的生理调控,可为种植菊芋修复土壤铜污染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菊芋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官能团水杨酸

    水稻胚乳过表达VIT1/VIT2对Fe和Cd积累的影响

    贺依琦刘冬史玉皎郭宝...
    713-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籽粒铁(Fe)缺乏和镉(Cd)含量超标是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表明,OsVIT1和OsVIT2是液泡铁转运蛋白,本研究选取野生型ZH11为背景材料,使用胚乳特异性表达启动子Glb-1构建了胚乳过表达OsVIT1和OsVIT2材料.RT-qPCR分析表明,OsVIT1在转化植株的胚乳和叶片过量表达,OsVIT2在转化植株的胚乳过量表达.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胚乳过表达OsVIT1和OsVIT2对水稻不同部位Fe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胚乳过表达OsVIT1显著降低籽粒中的Fe浓度约50%,显著增加秸秆的锌(Zn)、铜(Cu)浓度和籽粒中的Cu浓度,胚乳过表达OsVIT2显著降低籽粒中的Fe、Cd浓度约50%,显著增加秸秆的Fe浓度45%-120%.胚乳过表达OsVIT1和OsVIT2不影响水稻的农艺性状.总之,胚乳过表达OsVIT1和OsVIT2降低了水稻籽粒的Fe积累,未达到预期效果,胚乳过表达OsVIT2还降低籽粒的Cd积累,增加秸秆Fe积累,为水稻铁生物强化和降镉提供了借鉴.

    水稻液泡区隔化OsVIT1OsVIT2铁和镉积累

    森林草莓SU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对逆境的响应

    余瑶王紫瑶许以灵马伯军...
    724-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SUN基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鉴定了二倍体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的SUN基因家族,并对各成员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有31个FvSUN基因,其编码蛋白可聚类为7个组,同一组内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保守域;FvSUN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中.共线性分析表明森林草莓FvSUNs基因家族主要通过染色体片段复制产生,拟南芥与森林草莓存在23对直系同源基因.利用森林草莓的转录组数据,对FvSUN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可归为3类:各组织均表达、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组织特异性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此外,还对森林草莓进行不同的逆境胁迫处理,qRT-PCR分析了 31个FvSUNs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大部分基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受低温、高盐或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草莓SU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森林草莓SUN基因家族序列鉴定表达模式逆境响应

    贝莱斯芽孢杆菌Bv-303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拮抗活性及其应用

    刘霞陆喆晓马紫程余婷婷...
    74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明确了 一株新型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303菌株对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拮抗活性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blight,BB)的生物防治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菌株Bv-303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对白叶枯病菌体外拮抗的活性及其稳定性;通过对接种白叶枯病菌的水稻叶片进行喷雾处理,在水稻体内测试了该菌株发酵液(cell-culture broth,CCB)、发酵上清液及菌悬液(cell-suspension water,CSW)对白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并统计了该菌株对水稻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菌株Bv-303发酵上清液对白叶枯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可达85.7%-88.0%,对热、酸、碱、紫外线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水稻叶片上,喷施该菌株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及菌悬液均能提高植株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其中发酵液的效果最佳,抗病性提高率高达62.7%;且发酵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没有副作用.因此,菌株Bv-303对水稻白叶枯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贝莱斯芽孢杆菌拮抗菌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物防治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董彬王君吴涛刘滨...
    75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实习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开展工程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滨州学院"生物工程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组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立足黄河三角洲——滨州生物与医药产业集群特色,深化校企合作,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多克隆抗体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程持续改进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一方面对其开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与重排,利用虚拟仿真等线上资源和平台开展培训,并通过实操检测和"校友邦"等软件平台进行实习过程记录、追踪与监测;另一方面建立注重实习过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考核方式和持续改进的双向评价模式.通过近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促进了生物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对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借鉴.

    生物工程生产实习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基于生产工艺管理的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设计

    宫长斌曹飞贾红华陈可泉...
    769-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课程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为教学目标,利用两步酶转化法制备L-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工艺路线,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工艺管理的特点,借鉴生产企业现场管理经验,实施四班三运转的实验运行方式.成绩考核加入交接班总结评价与团队协作评价,该课程设置了包含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原理、方法与实验技术和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新型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并通过教学实践,持续改进,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与考核机制.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

    生物工程工艺设计工程管理综合性实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本研教学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史金铭滕春波隋广超薛哲勇...
    780-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化学(Biochemistry)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石.本研究以这些课程为桥梁,从知识框架重构、教学案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手段更新、立德树人格局的建立等方面入手,以学科特色科研成果案例和在线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以科研育人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交流合作为推动力的本研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搭建了"交流、实践、开放、信息化"的共享空间,实现了本、研教学以汲取知识为动力的自由、自主融合,使学生培养成效得到了提升.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本研一体化教学科研案例教学在线课程平台

    《生物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