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工程学报
生物工程学报

杨胜利

月刊

1000-3061

cjb@im.ac.cn

010-64807509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生物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物工程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生物工程研究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刊登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组织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芯片等。栏目设有:综述、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等。《生物工程学报》创刊于1985年。20多年来,本刊始终以推动生命技术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报道我国生物工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为科研教学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刊已被美国<CA>,<BA>,<MEDLINE>,及<俄罗斯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等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郭蕊李小宁郝明炫梁有沣...
    1403-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兴的免疫治疗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获批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然而,ICIs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持久反应,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耐药和不良反应.因此,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开发对提高ICIs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肿瘤ICIs预测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肿瘤生物标志物、肿瘤微环境生物标志物、循环相关生物标志物、宿主环境生物标志物以及组合生物标志物等,对患者筛查、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肿瘤ICIs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前沿进展作一综述.

    肿瘤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预测标志物预后耐药

    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梁有沣郝明炫郭蕊李小宁...
    1425-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新发病例达226万例,占全部肿瘤新发病例的11.7%,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尽管乳房X光筛查被广泛用作乳腺癌筛查的工具,但其假阳性、辐射性和过度诊断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易于获取且稳定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乳腺癌无创筛查和诊断.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来自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DNA(circulating tumor cell DNA,ctDN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循环miRNA和BRCA基因突变等生物标志物,以及来自人体尿液、呼出气体(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乳头吸出液(nipple aspirate fluid,NAF)中的磷脂、miRNA、苯乙酮和十六烷等多种生物标志物与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上述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癌生物标志物早期筛查诊断无创

    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郝明炫梁有沣郭蕊李小宁...
    1445-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手段与预后评估主要以影像学为主,但因神经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特点,影像学不能完全作为诊断及预后评估依据.因此,发现和鉴定全新生物标志物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液中,多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神经胶质瘤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其中,诊断标志物包括IDH1/2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与融合、p53基因突变、端粒酶活性增加、循环肿瘤细胞和非编码RNA等.预后标志物包括1p/19p共缺失、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CD26的表达上调和Smad4的表达下调.本文重点介绍了上述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诊断预后IDH1/2基因突变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医用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制备、性能与抗菌应用研究进展

    左佳盛秦颖赵祖珍邢璐...
    1462-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在临床抗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然而,其滥用也带来了毒副反应、出现耐药病原、免疫力降低等问题,临床亟需新的抗菌方案.近年来,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由于广谱抗菌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及其氧化物等逐渐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金属材料分类和导电、超塑延展、催化、抗菌等基本性能;概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常见制备技术;总结了细胞膜、氧化应激、破坏DNA和降低细胞呼吸等4种主要抗菌机理;并综述了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尺寸、形状、浓度和表面化学特性对抗菌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等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已在医用抗菌、癌症治疗等临床领域得到应用,但诸如绿色制备工艺开发、抗菌机理完善、生物安全性改进以及应用领域拓展仍有待深入探索.

    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绿色合成抗菌性能生物毒性临床应用

    胶质母细胞瘤外泌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黎娜罗丽杨雅婷刘兆梅...
    1477-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因组织学异质性、侵袭能力强、术后复发快等问题,致使患者经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后的预后差,总体生存期短.GBM 细胞来源外泌体(GBM cell-derived exosome,GBM-exo)能够通过其携带的细胞因子、miRNA、DNA和蛋白质等调节GBM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通过血管生成蛋白和非编码RNA促进肿瘤血管生成,通过调节因子、蛋白质和药物靶向免疫检查点等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以及通过非编码RNA对抗GBM细胞的耐药性,有望成为个性化治疗GBM的重要靶标,且可以作为GBM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本文阐述了 GBM-exo的制备方法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GBM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逃逸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研发诊治GBM的新策略提供参考.

    胶质母细胞瘤外泌体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逃逸耐药性

    组织器官通讯对骨骼肌发育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张孜怡贺昭昭庞卫军
    1502-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研究骨骼肌发育调控机制对于肌肉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家畜肉质的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骨骼肌发育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大量肌肉分泌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节.此外,为了维持体内代谢稳态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机体协调多个组织器官形成了复杂而又精密的代谢调控网络,对于调控骨骼肌发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组织器官通讯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脂肪组织、神经组织、肠道等组织器官通讯对于骨骼肌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靶向调控骨骼肌发育提供理论基础.

    骨骼肌发育组织器官通讯多组学分泌因子

    MicroRNA调控猪骨骼肌发育的研究进展

    何玉琳靳建军李栋杨公社...
    1514-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的生长发育是影响猪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其受遗传和营养等众多因素的精细调控.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 3'UTR序列结合,调控其转录后的表达发挥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疾病等多种生命过程.本文对miRNA在猪骨骼肌发育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和借鉴.

    miRNA骨骼肌发育调控

    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及相关激酶抑制剂在细胞周期进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潘剑锋尚方正马荣戎友俊...
    1525-1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周期进程主要受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周期蛋白和内源性 CDK 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KI)调控.其中,CDK是主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可与周期蛋白结合形成周期蛋白-CDK复合物,从而使数百种底物磷酸化,调控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进程.各类细胞周期蛋白的活性异常,可引起不受控制的癌细胞增殖,导致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了解CDK的活性变化情况、周期蛋白-CDK的组装以及CKI的作用,将有助于了解细胞周期进程中潜在的调控过程,为癌症与疾病的治疗和CKI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本文关注了 CDK激活和灭活的关键事件,并总结了周期蛋白-CDK在特定时期及位置的调控过程,以及相关CKI治疗药物在癌症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最后简单阐述了细胞周期进程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以期为后续细胞周期进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癌症细胞周期

    植物中表达口蹄疫病毒抗原研究进展

    蔡玉婷茹毅孙坤张继...
    1548-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口蹄疫灭活疫苗是口蹄疫防控的主导产品,为控制口蹄疫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抗原不稳定、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存在因病毒灭活不彻底而散毒的风险、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与传统的微生物和动物生物反应器相比,通过转基因技术以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抗原蛋白,具有成本低廉、安全便捷、易于储运等一些优势,且无需蛋白提取纯化过程,可直接食用免疫;但也存在着表达量低、控制性差等问题.因此,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口蹄疫病毒抗原蛋白,可能是一种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不断优化的疫苗生产手段.本文综述了在植物中表达活性蛋白的主要策略,以及通过植物生物反应器表达口蹄疫病毒抗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植物生物反应器口蹄疫表达系统可饲疫苗

    铜绿假单胞菌中S型绿脓杆菌素与荧光嗜铁素的功能协同性分析

    陈文辉金帆
    1562-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中,S型绿脓杆菌素S2和S4与细菌中的铁载体荧光嗜铁素(pyoverdine)使用相同的摄取通道,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某些联系.本研究表征了细菌中3个S型绿脓杆菌素(Pys2、PA3866、PyoS5)的单细菌基因表达分布,并研究了 S2型绿脓杆菌素对细菌摄取荧光嗜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NA损伤压力下,S型绿脓杆菌素基因的表达在细菌种群中呈现出高度分化,外源加入S2型绿脓杆菌素会减少细菌对荧光嗜铁素的摄取,因此S2型绿脓杆菌素的存在会阻止不合成荧光嗜铁素的"欺骗者"摄取环境中荧光嗜铁素,进而减弱其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压力的抵抗能力.另外我们发现,在细菌中过表达SOS响应(SOS response)调节因子PrtN时,荧光嗜铁素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荧光嗜铁素的总合成量和外分泌量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细菌中SOS压力响应系统与铁摄取系统的功能是存在相互联系的.

    SOS响应绿脓杆菌素荧光嗜铁素活性氧压力铜绿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