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税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

郝昭成

月刊

1006-3056

swsw@ctax.org.cn

010-6352462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国际税收/Journal International Taxation In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在各界的支持和读者的帮助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刊载了大量文章,对于宣传国家税法,完善我国税收理论,促进我国税制改革,指导税收工作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全国唯一面向涉外税务和国际税收方面的权威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税收服务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思考

    邓力平吴心妮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讨论税收服务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进程中把握税收站位,还需要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税收站位的理解.据此,本文提出税收服务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四点思考.

    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税收新站位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李旭章任悦
    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当前财税体制的问题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未理顺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式不可持续和对中央转移支付的高度依赖性,以及处于数字经济时代税收体制亟须变革和调整.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找准公共财政职能定位、落实市场化改革和激发各市场主体活力、搞好政府公共服务、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与时俱进优化税制结构,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财税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政府间财政关系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间收入划分视角

    刘勇政徐贻帆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一直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主线之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通过确立以税种划分为主体的政府间收入划分方式,建立起中央与地方之间较为稳定和规范的收入分配关系,在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行政府间收入划分方式按照生产地原则分配地区间主要税收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地方政府行为,导致税收与税源相背离等问题出现.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政府间收入划分方式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坚持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制,适当调整共享税比例;转向以消费地为核心的增值税收入分享体系;改革消费税征收环节和划分方式;长期内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并使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分税制改革政府间收入划分财税体制改革

    全球最低税实施的影响评估:基于BVD-Osiris和国别报告数据的测算分析(下)

    孟晓雨罗文淇陈曦刘奇超...
    33-36页

    Global minimum taxQualified Domestic Minimum Top-up TaxPillar TwoInternational taxationTax policy impact assessment

    澳大利亚支柱二立法进程及立法技术经验

    李娜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大利亚在完成影响评估、公开征询意见、修改会计准则等准备工作后,于2024年3月公布支柱二立法草案,正式启动支柱二国内立法程序.澳大利亚支柱二立法草案引入收入纳入规则、低税支付规则和国内补足税规则,并采取分段实施方式,即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收入纳入规则和国内补足税规则,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低税支付规则.该支柱二立法草案不仅涵盖支柱二规则与国内规则的衔接、与税收协定的衔接等问题,还详细规定了新规则相应征管措施,以期尽可能地降低实施过程中跨国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本文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支柱二立法进程、立法草案架构和内容,并总结具有借鉴价值的立法技术经验.

    支柱二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收入纳入规则低税支付规则国内补足税规则

    数智化时代全球社会保障筹资来源变化及税制改革方向

    房连泉刘双庄琦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带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兴起.数智化趋势引起就业市场的非正规化和人工智能替代效应,影响社会保险参保人群结构,缩减社会保障筹资来源,进而冲击传统以正规就业为基础的缴费型社会保险制度.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在于:在社会保障筹资来源中,扩大来自一般税收收入的支出规模,开辟新的税收筹资渠道,进一步加强费税同征管理.

    数智化就业社会保障税制改革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驱动因素影响研究——基于人工成本、税费成本与其他因素的比较分析

    朱小玉滕阳川施文凯张琦...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前几次产业转移过程中,人工成本和税费成本被视为核心驱动因素.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在要素成本之外又增添了其他不确定性.本文认为:仅从最窄的货币工资口径比较,中国制造业名义工资水平高于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但换算为购买力平价后的工资差距并不大,且绝对落差正在快速缩小.将研究视角扩大到包括社会保障成本等在内的企业综合用工成本以及其他生产性要素成本后发现,东南亚国家并不具备绝对比较优势.东南亚国家为外商投资所提供的一系列所得税优惠政策,从长远来看并不具备持续性,且已经受到"双支柱"国际税改的较大影响.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量已经突破了生产要素价格比较优势的范畴,其他要素逐渐成为主导力量.面向未来,应跳出生产要素价格和税费成本向下竞争的传统思维的桎梏.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赖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下的大国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有赖于产业链上高附加值关键环节的保留和创新,有赖于制度优化带来的营商环境的综合提升.

    产业链转移综合用工成本税费成本人才红利

    税收征管模式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化前瞻

    袁娇陆扬帆宋枝屹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收征管模式现代化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一环.税收与文明相伴而生,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化,税源日趋分散化和隐蔽化,加之数字经济时代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这一现象更为凸显,给传统税收征管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回溯国内外税收征管模式的演进历程,旨在厘清税收征管模式演进与人类文明演化的内在逻辑,探寻影响税收征管模式的核心因素,为重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回顾历史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化,税源信息分布呈"点状""线状""网状"发展趋势,税收征管相应经历了"经验管税""以票控税""以数治税"三个阶段,总体呈现由"执法"向"服务"再向"信任"模式转变的趋势.为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构建以"以人为本、以数治税、风险管控、协同共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税收征管模式,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积极助力.

    税收征管模式税收征管改革以数治税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

    智慧税务稽查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思考

    邓嵩松杨海涛闫纪路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税务稽查具有智慧化管控体系、精细化治理模式、开放性协同生态的内涵特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新挑战、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举措.国外智慧税务稽查实践通常围绕数字要素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技术嵌入能力展开.为服务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围绕推进整体体系建设、完善数字生态建设,加强制度配套供给三个方面,加快建成以数字化为基石、专业化为主导、智慧化为目标的智慧税务稽查体系.

    智慧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税收执法数字经济

    把"凉资源"变成"热产业"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陈绩能钟仙宝郭佩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