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税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

郝昭成

月刊

1006-3056

swsw@ctax.org.cn

010-6352462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枣林前街68号

国际税收/Journal International Taxation In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在各界的支持和读者的帮助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刊载了大量文章,对于宣传国家税法,完善我国税收理论,促进我国税制改革,指导税收工作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全国唯一面向涉外税务和国际税收方面的权威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政策、财税改革与全球化的影响

    张斌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应对疫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避免短期冲击的长期化,政策力度要适度且要与体制、机制改革相配套.建立应对疫情的长效机制需要推进以提高地方治理能力为目标的财税改革.要重视疫情对国际分工和产业链布局的影响,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宏观经济政策财税改革全球化

    各国运用财税手段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做法及思考

    詹清荣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2019年我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为参考,评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对2020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带来的影响,并总结梳理美国、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出台的财税政策,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我国政府应着重考虑解决重点地区的财政缺口、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强财政管理制度化等财税政策建议,企业应加强税务会计、亏损管理、财税优惠政策运用等税务管理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财税手段税务管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支持疫情防控税收政策国际比较分析

    李娜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比较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墨西哥采取的税收措施、2014年埃博拉疫情时西非部分国家和美国采取的税收措施,以及我国政府在应对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采取的税收措施.本文认为,我国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税收政策在制定机制、措施内容、透明度等方面具有先进性,相关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

    疫情防控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公益捐赠扣除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

    聂淼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公益捐赠扣除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可以起到促进疫情防控与疫后恢复所需要的公益捐赠的政策效果.我国在志愿服务支出扣除、疫后恢复公益捐赠扣除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本文在分析比较我国与美国相关税制的基础上,结合公益捐赠扣除的基本原理,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从近期与远期两个层面对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事件公益捐赠捐赠扣除美国

    银行保险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举措的财税政策分析

    张豪寇薇李晓蕾曹思乐...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银行保险业通过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险保障.本文主要整理、分析了银行保险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措施适用的财税政策,以为银行保险机构提供税务指引,降低其涉税风险,同时供金融监管和税务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时予以参考.

    银行保险业新冠肺炎疫情财税分析

    数字服务税:正当的课税抑或服务贸易的壁垒?

    张智勇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数字经济对现行税收规则的挑战,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方案之前,欧盟及部分国家相继推出了数字服务税方案,其共同点是对其认为用户对价值创造具有重要贡献的特定数字服务课税,并以企业提供这些数字服务的收入而非净所得为应纳税额.表面上看,数字服务税采用了间接税的形式,但具有对数字企业的所得间接课税的效果,并以美国公司为主要纳税人.数字服务税加重了跨境数字服务贸易者的税收负担,并引发是否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非歧视义务相符的争论.

    数字经济数字服务税用户常设机构301调查

    纵览经济数字化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的重塑——专访IBFD国际税法专家Victor van Kommer教授

    韩霖高阳田芸芸
    36-39页

    所得税的出现是国际税收制度的逻辑起点——以美国所得税的诞生为例

    高阳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国家国内所得税的产生过程,以及从以关税为主到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收入结构变化,进而分析了导致这些变化的深层经济原因.本文认为,所得税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跨境税收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相关理论基础,由此衍生出真正的国际税收制度体系.

    国际税收所得税关税开放经济美国

    消费地原则在B2B跨境转让服务或无形资产中的应用

    冯秀娟郝万丽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数字化使各国的税收制度相互影响愈加深刻.加强跨境转让服务或无形资产的增值税征收管理,避免双重征税和非故意不征税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OECD在《国际增值税/货物及服务税指南》中提出:在国际贸易中应当按照消费地原则征收增值税,以实现税收中性.本文借鉴OECD《国际增值税/货物及服务税指南》,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在B2B跨境转让服务或无形资产时,如何应用消费地原则,判断单一位置实体(SLE)、多重位置实体(MLE)的税收管辖权,提出我国应当从坚持消费地原则征税、完善消费地原则判断标准、加强非居民企业增值税管理等方面健全相关增值税制度.

    消费地原则B2B服务无形资产税收管辖区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

    冯敏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际经验来看,离岸贸易长期发展良好的经济体,通常具备优惠的税率、宽松的外汇管制、灵活的海关监管措施及完善的法律体系等制度条件作为保障.本文以我国“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及“技术寻求型”三类对外直接投资为背景,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比较和借鉴,结合自贸区离岸贸易的操作模式,探索税收政策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以期完善我国相关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更多“走出去”企业通过离岸贸易方式,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