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研究
税务研究

月刊

1003-448X

010-63569126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

税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中国税收科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关于把《税务研究》办成反映税收研究最高水平的理论学术研究载体,理论研究要高水平、高层次、多出精品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税收理论研究领域最高阵地的作用,刊登了许多当代中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品位高、理论性学术性强、质量高、具有权威性的文章;并注意发挥其群众性学术交流园地的作用,推动群众性税收理论研究的发展,发现、培养、扶植税收理论研究新生力量;拓宽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思路,从大税收、大宏观、大社会的视角来研究税收中的一些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财税政策化解过剩产能:面临问题与总体思路

    高敏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产能利用率、价格指数、企业盈利水平三类衡量指标的变化情况,认为我国当前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问题.究其原因是需求收缩,即土地经济模式减速引发政府、企业、居民需求收缩,进而引发经济循环不畅.考虑到我国财税政策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的新问题,建议我国今后应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税政策,着力稳住基本建设需求;加强财税政策对债务风险化解的支持,保护经营主体;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引导过剩行业转型升级;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产能过剩财税政策需求收缩扩大内需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

    万莹刘雅楠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自2019年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以来,历经扣除项目范围扩大和扣除标准提高两次政策调整.本文从整体专项附加扣除和分项专项扣除两个视角,采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专项附加扣除的整体减税效应显著,其中,中等收入组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规模最大;(2)无论是整体专项附加扣除,还是分项专项附加扣除,均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且逆向程度与扣除规模成正比;(3)2023年提高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标准,在增强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效应的同时,加剧了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基于此,建议专项附加扣除的首要目标应定位为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可考虑对高收入者的扣除金额实行随收入增加而调减的制度安排等,以缓解专项附加扣除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兼顾效率与公平.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研析

    王平刘淼淼陈建东邹红...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和2021年微观调查数据研究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利于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多样性的提升,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但不同收入类型家庭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优化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多样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高收入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多样性提升没有影响.为此,建议进一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收范围,实施差别化专项附加扣除,加强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从而促进家庭消费升级.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消费结构消费多样性消费升级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思考

    高凤勤吴霞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所得税通过影响劳动供给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稳就业、助创业方面成效显著,但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相关税收政策,加大教育等人力资本支出扣除力度,优化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税收激励.

    高质量充分就业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税收优惠

    "企业创新税收指数"的探索与应用——基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调查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调研组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创新则是发展的"永动机".利用税收大数据赋能创新发展,是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实践.厦门市税务局运用税收大数据构建一整套关于企业创新的量化指标体系,集成5个维度35个指标,运用五种赋权方法,计算得出反映企业创新活动、创新能力、创新效用的"企业创新税收指数",探索、拓展、深化"企业创新税收指数"在政府层面、税务层面、金融层面的应用,提供政府决策参考,明确税务部门服务对象,为金融机构提供资源对接,以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税收大数据企业创新税收指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简论数字化转型下税收征管的智能化改造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课题组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升级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要求在税务部门的直接落实,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是实现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充分把握国外税收征管与国内政企部门数字化转型前沿趋势以及我国税务部门智慧税务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税情以及前沿技术发展现状,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须围绕用户、数据、规则、技术和基本支撑五大要素进行针对性、系统性调整,即通过优化用户"沉浸式体验"、实现数据的"能力化输出"、建构规则的"元事项组合"、拉动技术的"代差式提升"以及完善"立体式保障"支撑等五个路径推进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税收征管智能化改造税收治理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数字产业与数字税制创建

    王向东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税制的创建不仅是契合税制演变规律的理论推测,而且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数字经济是数字税制运行的"整体环境",数字产业是数字税制的"服务对象".唯有厘清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厘清数字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方能构建真正契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数字税制.详言之,可考虑在流转税中,主要开征数字服务税,对数字产业中销售数字产品或提供数字化服务的销售收入进行课征;在所得税中同时课征数字利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财产税中,开征数据资产税.同时,重视税收征管能力的协同提升、数字税制与传统税制之间的衔接配套.

    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税制数字服务税数字利得税数据资产税

    全球最低税改革对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影响与应对

    黄英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协调发展和支持外贸外资,我国出台了多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双支柱"方案应对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以来,各国实施支柱二的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应及时引入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以维护本国的税收利益,优化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配套制度,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

    全球最低税全球反税基侵蚀规则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第12B条解释论

    邢钢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第12B条是联合国为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提出的双边解决方案.在体系构造上,第12B条在双边税收协定的框架内将自动化数字服务所得归入投资所得范畴,遵循对投资所得征税的一般原则.在适用范围上,第12B条中既有自动化数字服务的一般定义,也有作为参考的具体示例清单和排除清单,对适用范围的界定兼具确定性和灵活性.在征税权分配上,第12B条允许来源国和居民国分享征税权,并确立了以"付款"为基础的收入来源地规则.在征税方法上,第12B条既允许来源国以收入总额为税基,对自动化数字服务所得按协商确定的税率征税,还允许受益所有人选择由来源国以合格利润为税基,按另一缔约国国内税法规定的税率征税.本文认为,第12B条在回应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和保障发展中国家税收利益等方面是一种现实、合理和可行的方案.未来,随着其规则的不断完善和细化,第12B条可以在新一轮国际税改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数字化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自动化数字服务

    积极生育政策下个人所得税的优化探析

    于春敏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综合施策支持生育的背景下,税收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发挥着生育保障和激励功能,其主要路径有三:养育支出税前扣除能够提高生育家庭实际所得,养育支出税额抵免可以分担育龄夫妇的生育成本,而生育津贴税收优惠一定程度可以激励生育行为.不同路径都还存在一定的制度不足,需要通过更为周全的制度设计来满足积极生育政策的要求.

    生育政策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税额抵免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