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税务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税务研究
税务研究

月刊

1003-448X

010-63569126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

税务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中国税收科学理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学会关于把《税务研究》办成反映税收研究最高水平的理论学术研究载体,理论研究要高水平、高层次、多出精品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税收理论研究领域最高阵地的作用,刊登了许多当代中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品位高、理论性学术性强、质量高、具有权威性的文章;并注意发挥其群众性学术交流园地的作用,推动群众性税收理论研究的发展,发现、培养、扶植税收理论研究新生力量;拓宽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思路,从大税收、大宏观、大社会的视角来研究税收中的一些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财税政策如何助力共同富裕——基于规范居民财富积累的视角

    刘蓉马雪薇张尚蓉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财税政策应致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分配制度缩小群体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分析我国居民财富积累的现状,厘清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在规范居民财富积累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应进一步提升财税政策效能,促进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优化税制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城乡、群体等方面差距;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的调节作用.

    共同富裕收入分配财富积累财税政策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税收分层次调控研究

    黄凤羽邓文健郑新悦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高扩中补低"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税收在"调高扩中补低"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调高"要基于纳税能力进行合理调节,重点是对超高收入的增量课税、对巨额财富的存量课税以及对高消费行为的流量课税."扩中"应合理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的税负水平:对于中等偏低收入群体,税收应助力其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对于中等偏高收入群体,应避免其承担过重的税负,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中坚的作用."补低"要在兜底的基础上畅通低收入群体的向上流动渠道,在助力实现对低收入群体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向上流动.

    共同富裕税制结构税收优惠收入分配

    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政策思考

    任强郭义邵磊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实现离不开税收作用的发挥.在初次分配环节,要重视增值税的税收中性特征.在再分配环节,要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扩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收范围、考虑个人所得税优惠由税前扣除适当调整为税额式减免,完善财产类课税,继续对生活必需相关的货物和劳务实施增值税低税率政策,同时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第三次分配环节,要进一步完善慈善捐赠所得税扣除和增值税减免政策.

    共同富裕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类课税社会保障税收政策

    论国际税制变革背景下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转型

    朱炎生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定型于2008年,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需求,既存在适应性缺陷,也不能满足"双支柱"方案为代表的国际税制变革对国际税收协调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十四五"期间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时,应当参考相关理论和国际实践,对居民企业从对全球所得征税转向对属地所得征税,对非居民企业确立征税权的连接要素从单纯的有形要素转向有形要素与非有形要素相结合,对股息征税从完全不考虑对股息的双重征税转向消除对股息的双重征税,将税收优惠为主转向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相结合,以实现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转型.

    "双支柱"方案企业所得税国际税收协调双重征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包健李芳迪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提质增量".具体而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效果更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激励效果更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财政补贴政策的组合,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提质增量".据此,建议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研发人员的培训费用纳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对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扣减不足部分向后无限期结转,强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财政补贴政策的组合效应,持续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提质增量".

    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

    数据资产费用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研析

    赵海益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为规范企业数据资产费用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将符合条件的数据明确为无形资产,同时要适应数据资产更新迭代快等特点,缩短数据资产的费用摊销期限,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摊销法摊销数据资产费用.

    数据资产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完善我国绿色税制研究

    刘虎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税收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为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应健全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绿色税制.本文研究了我国现行绿色税制的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税制应从在环境保护税中新增二氧化碳税目、做好绿色税种的联动改革、加大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优惠力度、强化绿色税收与其他政策的协同等方面进行优化,系统构建科学完备的绿色税收体系,有效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税制环境保护

    税收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考——基于新疆打造"税路通·新丝路"服务品牌的调查

    缪陆军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税务部门全面推行"税路通·新丝路"服务品牌,通过深化税收共治、形成服务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服务内涵、推动实现具有新疆特色的"信息通""政策通""服务通",夯实人才基础、为服务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式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跨境税费服务体系."税路通·新丝路"服务品牌具有坚持高站位、共治聚合力,改革供给侧、服务全周期,立足核心区、辐射中南西的典型特征,以及推动经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国际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为跨境纳税人提高投资经营确定性提供支持的探索价值.结合"税路通·新丝路"服务品牌实践,下一步,可从坚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完善制度体系、坚持惠企便民宗旨、坚持人才兴税战略、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五个方面着手,推动税收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高水平对外开放"税路通""一带一路"国际税收

    税收视角下煤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调查

    国家税务总局六盘水市税务局调研组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仍处于主体地位.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对产业链发展的全过程发挥调控作用.六盘水市原煤、洗精煤、焦炭产量均位列贵州省第一,煤炭已然是六盘水市保障能源供应的"压舱石".但六盘水市煤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国家税务总局六盘水市税务局调研组从税收视角对六盘水市的煤炭产业开展调研,剖析了六盘水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找出阻碍六盘水市煤炭产业链发展的问题症结,提出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链发展的引导作用、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发挥纳税信用等级优势、拓展税收大数据在产业链中的应用等促进煤炭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煤炭高值化利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煤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税收优惠

    "以数治税"背景下的税收征管:算法化趋向及其风险防范

    陈治赵磊磊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是"以数治税"背景下税收征管活动的标志性变量,是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要素.为了更好地处理海量税收数据、纾解税收治理负荷和促进纳税遵从转变,税务机关将算法技术广泛应用于税收征管各个场景,促使传统税收征管朝着一种高度算法化的趋向演进.而将"以数治税"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不仅需要技术驱动,更需要制度保障.面对税收征管算法化的可能风险,应当从"以数治税"法定依据的补足、技术性正当程序的调适、税务算法监督审查机制的建立、多元归责模式的构造等方面来设置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防范制度.

    以数治税税收征管税收治理税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