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杜智

双月刊

1009-7090

SGLCTJ@163.com

022-24382234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83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Journa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一本连接临床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综合性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act)、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等国际检索系统。本刊宗旨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生物医学工程学及其相关的临床医学各学科,注重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推广。以生物医学工程高起点为目标,以突出临床医学为特色,内容涉及医疗仪器、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控制、生物医学信息测量与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以及临床工程等方面。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上都能搜索到。杂志为大16开,64页,双月刊(每年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采用中国知网系统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做稿件刊发前的比对,杜绝学术不端稿件发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相关电位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价值

    贾倩陈秀晓董中君
    65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Neuroform EZ支架置人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32例;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51.18岁;汉族117例,其他民族9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20例,高血脂16例,心房颤动9例;饮酒史33例,吸烟史3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中专或高中54例,大专及以上41例;身体质量指数21.60~28.50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4.63 kg/m2;术前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70%~80%61例,81%~99%65例;侧支循环通路93例(73.81%);患侧左侧73例,右侧53例.所有患者均行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成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和正常组(≥ 26分).比较两组患者头颅CT灌注成像[达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和ERP(P300潜伏期和波幅)等指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指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 12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2个月,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将患者分成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36例和正常组(≥ 26分)90例.认知功能障碍组与正常组患者年龄、民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身体质量指数、术前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患侧和侧支循环通路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有意义(x2/t=0.569、1.197、0.233、0.481、0.716、0.108、0.066、0.628、0.401、2.547、0.918、0.411、0.737,P=0.570、0.274、0.629、0.488、0.398、0.743、0.798、0.428、0.818、0.280、0.338、0.522、0.391>0.05).认知功能障碍组CBF[(12.32±3.55)mL/(100 g·min)vs(22.42±2.47)mL/(100 g·min);t=15.625,P=0.000]和 CBV[(0.81±0.21)mL/100 g vs(1.45±0.19)mL/100g;t=16.571,P=0.000)]明显低于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 MTT[(7.89±0.58)s vs(3.62±0.55)s;t=38.761,P=0.000]和 TTP[(19.87±2.86)s vs(11.32±3.02)s;t=14.570,P=0.000]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 12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CBF、CBV和P300波幅成正相关(r=0.422、0.838、0.794,P=0.000);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与MTT、TTP和P300潜伏期成负相关(r=-0.949、-0.823、-0.7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F、CBV、MTT、TTP、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可得,回归分析(联合诊断)AUC值最大,为0.895(95%可信区间0.827~0.979).结论 头颅CT灌注成像和ERP指标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异常表达,且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可应用于预测和评估认知功能障碍.

    头颅CT灌注成像事件相关电位大脑中动脉狭窄NeuroformEZ支架置入术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表观遗传学研究揭示"跳跃基因"或能支持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功能

    660页

    PET/CT联合胸部能谱CT对肺癌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

    王群张在炬胡波陈亚明...
    66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联合胸部能谱CT对肺癌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7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15例;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6.34岁;经病理诊断肺癌60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19例,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41例.全部病例均接受PET/CT、能谱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及联合对肺癌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肺癌分型的PET/CT、能谱CT检查特征参数,分析两种检查中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对腺癌、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诊断10例非肺癌,60例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54例(腺癌31例、鳞癌21例、鳞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6例.PET/CT检查诊断54例肺癌,16例非肺癌;能谱CT诊断51例肺癌,19例非肺癌.PET/CT+能谱CT诊断出62例肺癌,8例非肺癌.PET/CT+能谱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二者单独诊断,漏诊率低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不同肺癌分型PET/CT检查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差异明显,非小细胞肺癌PET/CT检查的SUVmax比较,腺癌>鳞癌>鳞腺癌(21.61±1.52>13.60±1.39>6.65±1.27)(P<0.05);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 SUVmax(14.17±1.82 vs 17.94±1.65)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分型能谱CT检查的有效原子系数、钙含量、碘基值、斜率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有效原子系数、钙含量、碘基值、斜率K[7.91±0.08、(6.89±1.68)mg/mL、(11.43±0.79)g/L、2.23±0.24]与非小细胞肺癌比较[7.77±0.12、(3.73±1.36)mg/mL、(7.02±1.18)g/L、1.6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能谱CT检查各参数联合诊断腺癌、鳞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0.939(P<0.05).结论 PET/CT、胸部能谱CT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效能,且PET/CT、能谱CT检查各参数对不同肺癌分型的有较高诊断价值.

    肺癌能谱CTPET/CTSUVmax能谱曲线斜率

    白细胞介素23维持肠道稳态发挥作用

    667页

    MRI影像学参数变化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刘霞车艳杰
    668-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RI影像学参数变化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0年 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48.62岁;脊髓损伤节段胸椎78例,腰椎122例;高处坠落93例,重物压伤61例,交通事故46例.均接受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接受MRI检查,根据术后3个月T2加权成像(T2WI)信号变化情况分为信号强度减少组、信号强度不变组和信号强度增加组.评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JOA评分、X射线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T2WI信号强度减少者128例,信号强度不变者24例,信号强度增加者48例.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增加,其中信号强度减少患者的变化值明显高于信号强度不变、信号强度增加患者[(25.27±1.12)分vs(24.34±1.17)分、(25.27±1.12)分vs(23.38±1.23)分.P<0.05].治疗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增加,其中信号强度减少患者X射线指标均高于信号强度不变、信号强度增加患者[(4.27±1.12)° vs(6.88±1.28)°、(4.27±1.12)°vs(7.16±1.52)°,(91.78±7.46)mm vs(85.73±8.44)mm、(91.78±7.46)mm vs(84.67±8.14)mm,(95.53±6.68)mm vs(90.69±6.36)mm、(95.53±6.68)mm vs(88.74±7.23)mm.P<0.05].经治疗后,信号强度减少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信号强度不变、信号强度增加患者[87.50%(112/128)vs 70.83%(17/24)vs 66.67%(32/48)].结论 脊柱骨折功能恢复效果与MRI脊柱骨折处信号强度变化之间关联密切,其中T2WI信号强度降低患者的脊柱骨折功能恢复效果较佳.

    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折MRI功能恢复相关性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腾香芹柳胜安李青茆庆洪...
    673-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建立气腹后给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颈动脉血流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1.00岁(标准差6.71岁);身高150~185 cm,平均身高163.77 cm(标准差9.35 cm);体质量46~90 kg,平均体质量66.98 kg(标准差9.6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73例,Ⅲ级17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79例,Ⅲ级11例;文化程度小学20例,中学60例,大学10例.随机分为PHC组(H组,n=45)和常规通气组(C组,n=45).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之前均采用常规通气模式,在建立气腹后,C组调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5~45 mmHg,H组调整PaCO2在46~55 mmHg.记录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气腹后稳定目标值15 min(T2)、气腹后稳定目标值30 min(T3)、缝皮结束(T4)5个时间点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右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RICA)、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RICA)、右颈内动脉平均流速(VM-RICA)、右颈内动脉流量(Q-RI-CA)、左颈内动脉流量(Q-LICA)、右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RCCA)、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鼻咽温度、动脉血气,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乳酸(Lac)、血糖(Glu),血红蛋白(Hb);并于术前1 d、术后12 h、术后1 d、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评分.结果 ①与C组比较,H 组手术后住院时间较短[(4.60±0.65)d vs(5.17±0.84)d.t=2.915,P<0.05];H 组在 T1、T2、T3、T4 时间点 CO 均高于C组(均P<0.05);H组PSV-RICA、PSV-RCCA、双侧颈内动脉流量(Q-ICA)在T2、T3、T4时间点均高于C组(P<0.05);H组脑循环阻力(C-SVR)值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C组(P<0.05).②与C组比较,T2、T3、T4时H组rSO2、Pa-CO2、Lac明显升高(P<0.05).③与C组比较,MSE评分在术后12 h和出院前较高(P<0.05),H组CASI评分在术后12 h、术后1 d和出院前较高(P<0.05).C组和H组MMSE评分和CASI评分在术后12 h、术后1 d均低于术前(P<0.05),且C组MMSE评分和CASI评分在出院前低于术前(P<0.05).④在PHC下,T1时PSV-RICA与rSO2为正相关(P<0.05),相关性大小为0.261.T2时PSV-RICA、PSV-RCCA、Q-RICA与rSO2均具有相关性,相关性大小分别为0.303、0.578、0.350.T3 时 PSV-RICA、PSV-RCCA、Q-RICA 与 rSO2 均具有相关性,相关性大小分别为 0.259、0809、0.419.T4 时 PSV-RICA、PSV-RCCA、Q-RICA 与 rSO2 均具有相关性,相关性大小分别为 0.387、0.785、0.263.在 PHC 下,T1、T2、T4 时,PSV-RICA 与 CO 呈正相关(R=0.265、0.422、0.405);PSV-RICA、Q-RICA 与 rSO2 呈正相关;在 T3 时 Q-RICA 与 CO(R=0.301)呈正相关.结论 PHC可以增加LC老年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量及收缩期流速,提高其脑灌注,维持脑氧供需平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也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脑氧饱和度颈动脉血流认知功能

    高分辨率低温电子显微镜破译了人类蛋白复合物TIP60的详细结构和行为

    682页

    心外膜脂肪厚度联合左心耳功能参数在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李东婉王华
    683-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联合左心耳(LAA)功能参数的诊断模型在预测阵发性房颤(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收集行射频消融手术的阵发AF患者4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2.7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0~29.6 kg/m2,平均BMI 25.26 kg/m2;高血压24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3例,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例;低密度脂蛋白1.30~3.86 mmol/L,平均低密度脂蛋白2.2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7~1.59 mmol/L,平均高密度脂蛋白1.07 mmol/L;血尿酸123.0~514.0 μmol/L,平均血尿酸303.70 μmol/L.术前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I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通过单因素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索阵发性AF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术后复发的联合诊断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年龄、BMI、左心房(LA)前后径、EFT、LAA最大开口内径相比,复发组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61.01,73.75)岁vs 65(54.25,69.02)岁、(26.81±2.19)kg/m2vs(24.84±2.83)kg/m2、(43.42±4.58)mm vs(40.34±4.16)mm、5.63(5.30,5.99)mm vs 4.15(3.67,5.03)mm、(21.24±3.67)mm vs(18.37±2.81)mm.P<0.05];复发组 LAA 排空速度、LAA 充盈速度、LAA峰值应变低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55(27.93,40.28)cm/s vs 43.40(33.70,77.63)cm/s、(35.06±11.02)cm/s vs(45.26±14.86)cm/s、5.85(5.18,7.08)vs 9.90(8.70,13.10).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联合诊断模型综合评分截断值为16.695时,诊断阵发性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0%、78.4%、82.9%.结论 EFT联合LAA功能参数在预测阵发性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心外膜脂肪厚度经食管超声左心耳阵发性房颤

    事件相关电位或能有助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存在

    688页

    多模态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李晓青刘昕徐艺泽王若雪...
    689-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前发生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CLNM)的准确度.方法 选择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9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7.1岁;结节大小1.0~2.6 cm,平均结节大小1.9 cm.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PTC,且术前均行多模态超声检测,包括常规二维超声、超声造影(CEUS)技术和微血流成像(MFI)检测技术.按照中央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将患者分为非转移组与转移组,记录两组患者的病理特点和超声波特点,分析PTC患者中出现CLNM的独立风险因子.并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其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并对比了各种诊断模式来评估其准确度.结果 经病理诊断,CLNM 43例(39.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维超声下结节与被膜接触、结节直径≥ 0.8 cm、MFI模式下中央型血流分布模式、在CEUS模式下的结节与被膜的接触及向心性灌注等因素是导致CLNM的独立风险因子(P<0.05);多模态超声在预测CLNM风险的准确度显著优于单一的检测模式,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76.7%、81.5%、80.2%,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I、CEUS和二维超声相结合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PTC手术前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微血流成像超声造影多模态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