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档案
山西档案

张焕君

双月刊

1005-9652

sxda163@163.com

0351-4171225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天平东巷18号

山西档案/Journal Arhives of Shanx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和探讨档案学理论,普及深化档案专业知识,交流档案工作经验,开发信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薛媛媛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档案作为人类活动和历史记忆的真实记录,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四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档案助力非遗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档案的独特功能,应从完善资源体系、创新表现形式、拓展传播利用、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大保护格局下的非遗档案事业体系,推动档案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大局中彰显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遗保护非遗传承

    非遗档案的数字化传承与文化产业价值开发

    田丽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价值.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数字化手段,盘活非遗档案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还可以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剖析了非遗档案数字化传承与文化产业价值开发的必要性,探讨了非遗档案的数字化传承方式,以及文化产业价值开发路径.

    非遗档案数字化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视阈下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构建

    武敏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档案作为记录乡村历史、展现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厚植乡村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部分乡村文化遗产档案因缺乏系统管理,正面临着散失或破损的风险.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为文化遗产档案的保存、研究、传播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档案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文化遗产档案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价值,以及档案数字化对于促进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及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构建数字化、数据化、艺术化及广泛传播的文化遗产档案体系,旨在实现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与活化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

    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档案的形成机制、功能定位与开发路径

    李娟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档案是在特定区域内围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形成的珍贵档案文化资源.系统研究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档案的形成机制、功能定位与开发路径.数字经济时代,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档案需要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功能定位,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开发利用新模式,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档案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彰显新时代档案事业的价值.

    地方特色文化档案文化档案资源开发

    档案视角下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研究

    陈涛涛
    103-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文献作为第一手材料,在文学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然而,相较于文学研究的其他视角,档案视角下的文学社团与流派研究尚显不足.通过系统挖掘档案文献,借助档案特有的立体性、关联性视角,从文献、理论、方法等层面开展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研究.一方面,利用档案材料重新梳理文学社团、流派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内部运作机制、社会影响力等,力图重塑社团、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形象;另一方面,尝试运用档案文献重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的思想谱系与人际交往网络,揭示其生成、传播的多元路径,由此拓宽相关研究的理论视野.

    文学社团文学流派档案利用近代文学跨学科研究

    文书档案的文体特征与文化意蕴

    赵晶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书档案是中国传统档案的主要形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制度史、管理史、文化史的视角,系统考察了文书档案文体特征、价值认知、管理利用的历史演变轨迹,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政治制度文化、治理智慧和传统文化基因,探讨了文书档案对当代档案管理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启示意义.旨在推动档案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融合,为传统档案资源的整理、研究、传播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书档案文体特征制度文化档案管理传统文化

    民国时期档案文献中的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

    陈莉莉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文化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留存的档案文献是研究民国文学、认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图景的重要史料.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民国时期档案文献中文学资料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总结了当前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文献整理规范化、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数字人文研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这些举措对于完善民国时期档案文献整理体系,深化民国文学研究,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视野和方法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民国时期档案文献文学资料整理利用文学研究

    博物馆数字策展中档案素材脉络梳理、主题凝练与沉浸式体验设计

    鲁一平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素材为博物馆数字策展开辟了新路径.然而,海量异构的档案资源对策展内容的主题凝练与脉络梳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沉浸式体验设计也面临着体验与互动机制的创新需求.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多维度档案素材语义关联网络,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多视角、多粒度策展主题凝练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档案素材流与沉浸式叙事的融合策略,通过运用交互仿真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档案展示效果,构建客观化的沉浸式体验评估优化框架.

    博物馆数字策展档案素材脉络梳理主题凝练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大数据管理创新

    付文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档案数量剧增、类型多样、来源广泛,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先梳理了高校学生档案大数据管理研究现状,再分析高校学生档案大数据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围绕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手段、服务应用等方面,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档案管理创新的主要路径,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生档案大数据管理的保障策略,旨在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进而推动高校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大数据高校档案学生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创新

    高校档案部门在双创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

    李晓红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即双创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档案部门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找准角色定位、创新工作理念与服务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档案支撑,是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三个维度对高校档案部门在双创教育中的角色进行定位,从创新工作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四方面探索了高校档案部门服务双创教育的路径.

    双创教育高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档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