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工
应用化工

朱明道

月刊

1671-3206

yyhg@vip.163.com

029-85561216

710054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应用化工/Journal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用性、综合性化工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注重为科研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胡尹春毕海明魏任重李新功...
    1912-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造板生产中大量使用的甲醛基树脂胶黏剂已成为室内甲醛污染的首要来源,极大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工作、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大豆蛋白胶黏剂因其无毒、可生物降解、成本低、加工方便等优点,在木材胶黏剂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相较于目前广泛商用的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商用的醛基胶黏剂,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胶合强度低、耐水性和防霉性能差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交联改性、共混改性、结构改性、水解酶改性和填充改性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功能化改性进而提升其性能是目前常用的手段。本文综述了不同的功能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总结了不同改性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大豆蛋白胶黏剂改性胶合强度耐水性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吸附与分离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汪占琴贾永忠李波邵斐...
    1916-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来以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为代表的多孔有机框架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在分离气相同位素和液相同位素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为进一步探索MOFs/COFs在同位素吸附分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同位素吸附与分离

    碳酸盐渍土工程特性及固化技术研究进展

    陈克政丁琳
    1921-1924,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碳酸盐渍土区岩土材料的膨胀、溶陷和冻融损伤等病害,综述了碳酸盐渍土物理、化学和工程特性的研究现状。针对如何改变碳酸盐渍土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归纳了工程上常用到的固化碳酸盐渍土的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固化机理。综述了不同方案固化后的碳酸盐渍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在寒区的表现。对固化碳酸盐渍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工程上碳酸盐渍土研究的潜在方向。

    碳酸盐渍土工程特性固化研究进展

    渗透汽化高效分离有机混合体系的研究现状

    冷晓燕王卓凡冯大强王明...
    1925-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叙述了近年来PV技术在分离有机物混和物的研究现状,详细叙述PV技术在分离极性/非极性有机混合物、芳香烃/烷烃有机混合物、同分异构体、去除汽油中硫化物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PV技术在分离有机混合物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后续PV技术分离有机混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渗透汽化有机混合物分离分离性能

    磷尾矿资源肥料化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杨效家漆增连李志兵姚彬...
    1932-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磷尾矿的来源、组成与传统利用方法,重点综述了磷尾矿资源在磷镁肥、钙镁磷肥、含磷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和复合肥等方面的利用途径和研究现状,强调磷尾矿资源中养分的植物有效性,以期为磷尾矿资源肥料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推动矿产资源养分全量化利用,促进化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磷尾矿资源肥料化利用养分全量利用

    电芬顿法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杨帆肖远淑井一凡贾丽霞...
    1937-1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电芬顿法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电芬顿法在应用方面的不足,从降解基本原理与系统构建方面重点介绍了光催化、超声、微生物燃料电池和三维粒子电极等技术与电芬顿法耦合所带来的优势与缺点,并分析了各系统的降解效率。最后,对多种技术耦合的系统进行了展望。

    电芬顿光催化超声微生物燃料电池三维粒子电极

    改性生物沥青研究现状

    刘富强傅金琳郭伟东余景偲...
    1943-1948,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改性生物沥青研究现状的把握,总结了改性生物沥青的制备工艺,分析了其改性机理,评价了其改性效果,旨在为改性生物沥青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分析表明:平衡好改性生物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是未来解决生物沥青缺陷的关键;建立改性剂、生物油与基质沥青的联合制备体系有利于提高生物沥青的可用性和研究价值。

    道路工程生物沥青改性剂生物质

    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进展

    李俊生李思航李嘉慧谭冲...
    1949-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关于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来净化制药污水研究的状况,特别强调了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混合膜等关键技术的运用情况,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一些相关联的技术如光催化氧化技术如何结合使用于制药污水的处理中。还详尽阐述了各类技术对于制药污水的净化效率和其优劣势。预见到了未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制药污水处理方面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制药废水光催化光催化复合膜联合技术

    流化床用微球催化剂磨损研究

    于万金肖新宝林胜达刘敏洋...
    1955-1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流化床催化剂颗粒磨损类型、磨损测试及磨损机理模型分析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催化剂颗粒磨损的时变规律及各因素对其磨损的影响,指出今后应加强对热力磨损、化学磨损、微观磨损机理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动力学模型,为流化床技术改进提供指导。

    微球催化剂磨损表面磨损体相断裂机理模型

    LCO高价值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江郑刚罗洋申海平彭东岳...
    1961-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柴油需求量逐年降低,LCO(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做为柴油池的主要成分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LCO产能过剩的关键是合理利用LCO中丰富的二环芳烃组分,开发"宜芳则芳"转化新技术。从LCO结构组成出发,系统总结了6 种以LCO为原料生产各种高价值产物的技术发展近况,对其主要流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LTAG技术具有较高的高辛烷值汽油收率,但如何降低反应氢耗是较大的难题;LCO临氢转化为BTX是"油转化"技术的典型代表,但是氢耗高、BTX选择性偏低导致技术经济性不佳;LCO制备COPNA树脂技术在得到高性能B树脂同时副产高十六烷值柴油组分,但其使用的固化剂和交联剂仍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最后对目前LCO生产高价值产物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转化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