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学技术
声学技术

张叔英

双月刊

1000-3630

sxjs@21cn.com

021-64048159-222

200032

上海市小木桥路456号

声学技术/Journal Technical Acous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市声学学会和中船重工集团726研究所合办的学术性刊物(季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物理文献》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被评为《CAJ-CD》执行优秀期刊。2004年3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4月经专家评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本刊专业范围包括:超声学、生物医学超声学、电声学、水声学、海洋声学技术、建筑声学、噪声控制、生理和心理声学、声信号处理、换能器和声系统等。凡有关上述专业内容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综述评论、研制总结、使用经验等等,均欢迎向本刊投稿。此外,本刊还承接有关新产品的广告业务,质量保证,收费合理,欢迎刊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应力检测技术综述

    尚飞孙博张宏辉刘文婧...
    15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力检测是保证机械装置稳定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而考虑到机械装置结构的复杂性与工作环境的多样性,其对检测方法的要求较高.超声应力检测以其高精度、无害性、强适应性等优点在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内外应力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文章针对超声应力检测中最主要的三种方法:声弹性效应法、声反射系数法以及非线性超声检测法,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其工作原理、发展过程与实际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综述,总结其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超声波技术应力检测声弹性效应声反射系数非线性超声

    柱坐标系下浅海传播声场时域有限差分预报方法

    朱嘉慧吴金荣侯倩男马力...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角坐标系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水声传播仿真时由于计算量太大而较少应用.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推导了柱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的近似表达式,结合复频移完全匹配层建立浅海声传播模型,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准确预报了传播信号声压的时域波形、传播声场的时空演变过程以及频域传播损失曲线.在柱坐标系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Pekeris传播环境声场并与简正波和波数积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时域有限差分水声传播模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浅海中近程传播声场精度较高.模型的稳定性与时间和空间网格大小有关,声源频率越高,空间和时间网格划分越小,计算量越大.数值离散带来的频散误差累积会导致远场传播声场计算不准确,因此时域有限差分水声传播模型更适用于低频中近程声场计算.

    浅海声传播时域有限差分声场预报时域波形

    基于VMD与共振稀疏分解的舰船辐射噪声窄带特征提取

    刘丹赵梅胡长青
    17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取实测舰船辐射噪声信号中有效的目标信息、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目标信号的可分性,文章提出了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共振稀疏分解(Resonance-based Sparsity Signal Decomposi-tion,RSSD)的舰船辐射噪声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基于舰船辐射噪声信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外界干扰具有随机性的特点,首先利用VMD自相关分析的方法重构信号,主要剔除带外噪声分量;然后采用RSSD算法基于信号共振属性的不同,进一步滤除带内噪声和瞬态干扰,实现对信号中周期性振荡成分的提取;最后提取信号的波形结构特征用于目标的分类识别.仿真信号与实测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滤除带内外噪声,增强舰船辐射噪声信号固有的窄带特征.多类舰船目标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低信噪比信号的可分性,有利于提高目标识别的性能.

    舰船辐射噪声共振稀疏分解变分模态分解特征提取

    一种外部加翼的圆柱小目标声隐身结构设计

    黄金凤黎洁范军王斌...
    18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下小型航行器日益增强的声隐身需求,基于菲涅耳(Fresnel)半波带理论,提出一种可提高目标声隐身性能的外部加翼结构.利用板块元方法计算并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的优化翼型结构声隐身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外翼覆盖了圆柱散射贡献最大的半波带,加速相位变化,降低入射方向相同投影面积的散射贡献,使得圆柱正横方位的目标强度有效降低.当翼的开角为第一Fresnel半波带对应圆心角度且外翼与圆柱主体相切时,该结构在节约制造成本的同时可使声隐身性能的提升效果最好.文中进行了加翼模型声散射特性水池实验,优化结构的0°方位目标强度下降约7 dB,俯仰方向角检测概率显著降低,证明该类翼型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目标声隐身性能.

    声隐身加翼圆柱菲涅耳(Fresnel)半波带目标强度

    翼形表面流动激励载荷特征试验研究

    杨洋吕世金吴光耀彭子龙...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下航行体翼形表面流动激励载荷特征,采用柔性基底微型传感器阵列,建立风洞中翼形结构表面流动激励载荷测试方法.分析了翼形表面层流、转捩、湍流发展过程中激励力试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翼形表面经过层流、转捩、湍流发展过程,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翼形表面转捩区位置逐渐前移直至完全湍流.提出了转捩点预报修正方法,修正后预报值与试验值偏差在10%以内,为水下航行体翼形流动激励力相关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翼形流动激励力风洞试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OFDM半相干水声通信方法

    寇旭房小芳朱敏武岩波...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水声通信中常用的相干和非相干通信分别面临的对多普勒敏感和频谱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阶幅度键控调制的半相干通信技术,将OFDM符号时频帧结构中全部频点采用高阶幅度键控调制方式,并利用信号幅度信息完成半相干信道估计.通过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优化半相干信道估计这一非线性过程,较非相干通信有效提高了频谱效率,较一定信噪比下的相干通信提高了鲁棒性,降低了误比特率和系统复杂度,并利用元学习算法降低深度学习算法对训练数据的依赖.最后,提取海试信道数据,完成OFDM半相干水声通信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频谱效率和系统误比特率性能方面较非相干和相干通信的优势,当信道长度改变时,基于元学习的算法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半相干水声通信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信道估计深度学习元学习

    基于SPIHT和视觉显著性检测的彩色图像水声信道传输

    张健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术和工程领域,如何在带宽严重受限的水声信道中获取具有一定可用性的彩色图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下彩色图像传输方法,利用基于分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SPIHT)算法的图像渐进传输和视觉显著性检测,在复杂多变、带宽严重受限的水声信道中获得可用性较好的水下彩色图像.该方法根据信噪比动态调整数据传输方案,并使用红色通道补偿来提高频域中显著性检测的准确性.然后使用SPIHT渐进传输图像,并在接收端通过导向滤波解决高降采样率引起的块效应,以获得高质量的水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压缩水下彩色图像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水下图像传输水下图像压缩分级树集合分裂(SPIHT)算法视觉显著性

    水下高速活动目标辐射噪声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曹曜明葛立志李峥万莉莉...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活动目标辐射噪声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信号源生成、目标识别算法研究、声呐训练模拟设备和水声对抗设备研制等领域.为了给这类研究工作提供快速、便捷且有效的测试方法,文中利用水下高速运动目标的航行参数及其辐射噪声级,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计算目标通过一个相对固定测量点时接收到的辐射噪声级,据此设计并实现了水下高速活动目标辐射噪声模拟器.该模拟器采用人工方式设置工作参数,由嵌入式计算机在线加载,实时计算后产生航行辐射噪声模拟信号,最后通过水声信号发射机进行声输出.实验表明,该设计合理可行,满足使用要求.

    水下高速活动目标辐射噪声模拟器设计

    流体-孔隙介质周期性粗糙界面超声波反射与透射特性研究

    张煜静韩庆邦苏娜娜吴洋...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声波在流体-孔隙介质周期性粗糙界面的传播特性,文章基于周期性锯齿粗糙界面的衍射模型分析孔隙介质开孔与闭孔状态下孔隙度对反射与透射的影响.通过孔隙介质比奥特(Biot)理论与光栅方程理论,得到包含各阶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的线性方程组,再利用傅里叶变换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孔隙度与流体-孔隙介质周期性粗糙界面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界面的周期性,频率对反射与透射系数的影响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但孔隙度对反射与透射系数有显著影响,且由于孔隙介质状态的差异性,导致反射与透射系数在开孔与闭孔时变化趋势不同.

    孔隙介质粗糙界面反射系数透射系数

    基于STM32的频率和功率可调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设计

    徐建新董博博刘礼平林彬...
    224-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接触式供电中漏电、磨损、电能传输不良以及超声电源在加工中谐振频率漂移、跟踪速度慢、输出功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设计了一种频率和功率可调的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根据采样反馈电路采集的电压电流相位差和有效值信号,采用锁相环和模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频率进行跟踪,并用传统PI控制法控制输出功率.在Matlab软件中搭建电源仿真模型,利用附加电阻、附加电感和附加电容模拟加工过程中负载参数的突变,对有频率调节和功率控制子系统以及没有子系统的电源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源输出功率稳定在248 W.当负载参数发生改变时,电源的谐振频率发生漂移,经过频率自动跟踪子系统的调节后,电源在0.01 s后重新回到谐振状态.此控制算法实现了频率快速跟踪和功率控制.

    非接触供电超声波电源负载参数频率快速跟踪功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