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田鹏颖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的本体论;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把握历史主动的认识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历史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战胜风险挑战的方法论,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把握现代世界的基本方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

    刘靖北李保全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既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思想蕴含的重要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实践的历史底蕴、"两个大局"的时代条件,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的生成机理;战略基点、战略方位、战略主题、战略取向、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体系,构成其战略思维的丰富内涵;从政治上、全局上、长远上、整体上看问题、想问题,构成其战略思维的鲜明特质;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理论基础,加强战略谋划,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主动,构成其战略思维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战略思维治国理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思维的哲学意涵——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

    王治东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依据、认识基础、方法原则和价值体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重维度来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思维的哲学意涵,无论是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是对于有效推进理论创新,均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是一门科学,把握历史思维,也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思维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底线思维

    许丽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底线思维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观察、思考和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之"的"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时代创新和发展.底线思维以事物保持自身本性及其发展的最低目标这一"底线"为基准,重在强调凡事从最坏处着眼、立足最低点,向最好处努力、争取最大期望值,蕴含着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问题导向、秉持人民至上、彰显历史自觉、发扬斗争精神的哲学意蕴.进一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底线思维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需要遵循"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化险为夷、开展积极防御、敢于善于亮剑"的内在逻辑,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制定科学政策,以历史主动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战略定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以高超的斗争本领对逾越底线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底线思维哲学方法论

    新时代社会思潮批判的现实偏向与引领探析

    王永贵程权杰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思潮的实践转向、交叉"合谋"等新特点的出现,使社会思潮发生的瞬间性与理论批判的滞后性、系统性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对社会思潮批判的危害揭示与本质厘清的忽视、微观视角与日常生活化取向的不足、网络叙事与整体性批判的弱化,使社会思潮批判的重要性、紧迫性再次彰显.因此,必须在强化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重视制度建设、阵地建设、能力本位的基础上,突出社会思潮批判的基础地位与根本作用,提升批判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为社会思潮的引领和治理提供有效供给,从而有效弥合理论批判与实践引领之间的矛盾,优化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清朗格局.

    意识形态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须廓清的几种错误倾向

    冯冉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时代发展的深化认识.从学理上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结合"、"结合什么"、"如何结合"内在逻辑的论证,需要廓清两者在结合认识上存在的几种错误思想倾向:在结合可能性问题上的"不可能结合论",在结合必要性问题上复归儒学"正统地位"的"文化复古主义论",在结合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上模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主次颠倒论",在结合内容问题上窄化、矮化中华传统文化论,在结合路径问题上理论脱离现实的"简单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同富裕的伦理内涵

    陈伟宏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美好生活的伦理期待,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显著标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伦理目标.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平正义伦理原则作为行动的价值指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有效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成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共同富裕与道德进步相辅相成,道德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共同富裕为道德进步奠定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伦理内涵公平正义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内涵特质、动力根源与实践进路

    张毅翔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一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目的性、规律性、预见性等特质.环境变迁、目标变化、思想转化、矛盾作用分别是驱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外部动因、方向牵引、内在根据和根本动力.我们需要把脉新时代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掌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与学科化,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性、精准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特质动力实践

    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石书臣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表彰党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卓越功绩和杰出事迹,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这一制度在倡导和引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风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典型示范、劳动教育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此,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融入学校教育、强化法治保障、规范实施机制等途径,切实发挥好这一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表征与记忆:红色文化的具象化建构

    陈钿莹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内蕴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信息.由于记忆代际递减与虚无拟像的侵蚀,红色文化面临着延续性断裂的挑战,必须对红色文化进行具象化建构以抵御红色文化被遗忘的风险.红色文化具象化能通过符号凝缩、介质表征、技术赋能的双向循环流转机制,有效地诠释红色价值、外显红色意象、激发红色情感,促进个体对红色文化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我们在红色文化具象化建构的实践中要多样化地立体呈现红色文化具象内容,增强红色文化流动性;仪式化地动态复归红色文化真实记忆,锻造共享记忆信码.

    红色文化具象化符号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