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意蕴

    齐卫平樊士博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阶段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精辟概括.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要从中国与世界相交融、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应变与求变相统一、信心与能力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加以全面认识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两个大局"互相影响、彼此互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统筹"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治理论纲

    项久雨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观念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中推动国家建构,在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机制、教育活动,事实上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形式.从历史与现实的整体性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治理是通过主体的身份转换、内容的深度嵌入、功能的优化配置、载体的现代发展等方式实现的.展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服务、赋能国家治理的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国家治理的成就更具有解释力、对国家治理的主体更具有引领力、对国家治理的实践更具有影响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找准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结构性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国家战略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

    叶方兴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由"辩护性"角色逐步向"建构性"角色的拓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方向的"指引者",它通过传递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价值意蕴,解决"何种国家治理",又通过坚定价值立场,系统回答"谁之国家治理"的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基础的价值共识的"缔结者",以思想的沟通、说服、引导等观念交往的方式达成共识.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国家治理主体的"培植者",担负着塑造现代公民的重要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精神氛围的"营造者",通过澄清、辩驳以及合理引导营造多维的精神氛围.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性

    面向新征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论要

    金林南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征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体性、实践性、反思性、有机性的现代化观,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范式是由现代化观、现代化原理和现代化应用性知识有机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应紧紧围绕范式构成要素展开,研究着力点包括: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主要依据,建构现代化观,针对时空两个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变化探索转换、转型、融入、结合等内在机理以形成现代化原理;凝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智慧.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现代化观现代化研究范式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革命向度

    曾瑞明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地贯穿着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创新主线,因此其核心内容和整体构架表现出明确的社会革命向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被重新确认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互动机制得以重建.这一向度的理论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世界历史进程内考量,从历史正当性确认、历史必然性把握和历史任务自觉三个层面,全面揭示出当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大历史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三重边界

    贾鹏飞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从历史、政治与思想三个维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阐发,规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的三重边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决定了历史边界为首要边界,它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既不能违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也不能背离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价值取向.政治边界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它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不可逾越政权合法性维护这一底线,具体则需要妥善处理意识形态连续性与调适性、先进性与大众性的内在张力.思想边界是历史与政治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要求坚持构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硬核的不变质,拒绝任何可能颠覆理论硬核的"拿来主义"、修正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的"伪创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历史边界政治边界思想边界

    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认识

    李合亮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一般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在从精神到精神的传递中、从观念体系到观念体系的扬弃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独特性体现在:与一般性的获得感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理念等精神资料,推动参与者有感而生即产生精神满足与意义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非单一因素的获得感所能代表,也不是这些单一因素获得感的简单累加,而是由多种获得感融合而成的整体性感受,获得感被引用至思想政治教育中,目的不在于进行具体数量的检测,而是给我们认识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理念与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意义建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发展研究

    宗爱东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初创阶段和实践探索阶段,当下正处于体系完善阶段.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工作,必须处理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工作与量化测评指标之间的矛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与国际接轨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中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之间的矛盾,以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评价,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反馈机制,必须积极回应立德树人现实需要,注重价值导向,通过科学评价建立起更广泛的终身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评价结果的可用性,提升应用实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立德树人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分析

    胡华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的视角审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涵盖了教育主题、建设主线、基本要求、总体布局等系统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理论特质.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推进,将系统思维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引导性、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贯通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素耦合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聚合性,已成为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系统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概念史视域下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究

    陈红娟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实现范式转化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途径之一.把概念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说服力.在教学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关注概念语境化,弥合历史概念与书写概念之间的差异性,诠释概念大众化,理清概念"下沉"过程中意义的发展,比较与审视不同地域民众对概念的受容;注重概念过程性,阐释概念更迭下思维与惯习的延续性,观照概念历时性变动的意义变迁.概念史理论与方法的借鉴有其自身的诠释限度,教育者应在观照历史发展主线与主流基础上接近"历史现场".

    概念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历史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