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为总体性的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

    毛勒堂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话语叙事,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共同富裕是一个蕴含丰富内涵和价值维度的总体性范畴.全体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社会和睦、生态和谐,本质地构成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共同富裕的总体性集中体现在富裕内容的总体性、富裕主体的总体性、富裕途径的总体性和富裕过程的总体性.实现共同富裕有赖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水平的社会供给、高品质的文化创造以及高自觉的绿色生产生活.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当代中国实践进程中,必须警惕并破除关于共同富裕的各种认知迷误和价值迷思,进而确立共同富裕的总体性视域,以系统性的思维和整体性的方案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总体性中国实践

    共同富裕的哲学理据

    江畅魏敏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今天中国追求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对两极分化的历史跨越,开启了全体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共同富裕的理念和目标所针对的是基于市场经济的现代文明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传统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制度导致的长期无法解决的富人与穷人的严重不平等和尖锐对立问题.把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的根本合理性在于,实现共同富裕不是要"均贫富",剥夺富裕者,而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富裕者,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这些历史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已经成为得到实践检验的伟大真理.

    共同富裕本体论理据价值论理据知识论理据

    迈向共同富裕时代的价值观挑战

    张彦魏颖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这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如何从全面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时代,如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澄清和应对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一系列价值观挑战,如"经济合理性与伦理合理性如何统一"的财富观挑战、"满足需要与改变需要如何实现"的需要观挑战、"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如何治理"的风险观挑战等.唯有切近审视和直面回应这些价值观挑战,才能从前提处证成作为价值承诺和发展目标的共同富裕具有何种意义上的正当性与可行性.

    共同富裕财富观需要观风险观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

    刘洪森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条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现实基础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上,还体现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

    新时代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坚持"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田克勤位杰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百年来,从党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再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深入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具体实际、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为什么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向未来,坚持"两个结合",必须不断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认清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公平的历史伟业和时代新路

    孙力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彻底铲除不公平的制度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体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公平,走出了一条通过革命和制度重建创造社会公平的新路.如何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快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作出了宝贵的制度创新,这体现在影响社会分配最基本的体制机制方面."大锅饭"的打破、所有制形式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分配方式的重塑,创造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伟大成就.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伟大贡献,实现了公平制度构建之上的治理创新,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精准扶贫的治理机制.

    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脱贫攻坚

    数字文明的多重面相与建构路径

    姚聪聪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文明的生成归因于数字生产方式的智能化与生态化,由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与数字社会构成一个整体.当前,数字文明的发展面临挑战:"数字自由"的西方操纵引致价值同化的威胁、数字技术的异化应用诱发价值理性的缺场、数字劳动的资本控制形成全景统治的"敞视环境"、数字霸权的新型垄断导致发展藩篱的"文明极差".为此,应从创新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增强数字文化、优化数字社会环境、保障数字安全和加强数字合作等方面着力,推动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让数字文明更好造福全人类.

    数字文明数字技术建构路径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奠立的几重视野

    白显良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大厦的奠立有坚实的基础和科学的前提.构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从历史视野看要将其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探寻必要的历史积淀和历史智慧;从理论视野看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既有的研究成果探寻多维支撑;从实践视野看要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实践现象、实践样本中开展理论提炼和总结;从学科视野看要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中借鉴相关学科的发展思路.

    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视野理论视野实践视野学科视野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新要求

    熊建生郭榆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科学规定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的时代内涵,阐明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和现实针对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的优化.这要求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质度、精度、温度和效度,深刻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力量,注重融入、融合、融通,落细、落小、落实,恒常、恒新、恒久,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为切实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术"与"道"

    隽鸿飞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术"与"道"的关系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所谓"术",是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所谓"道",是指教学内容及其理论逻辑.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道"作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根本,"术"作为教学方法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手段.只有做到"术"与"道"的统一,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