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江彦桥

月刊

1007-192X

sxlljy@vip.163.com

021-64185958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思想理论教育/Journal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理论教育》是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上海市科教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改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综合版,下半月为行动版(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上半月(综合)版以“聚焦德育研究前沿,荟萃德育实践方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师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努力推介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品力作,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一本集学术性、前瞻性、指导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与德育研究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新发展

    沈壮海蒋从斌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青年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对青年的价值意蕴、青年运动的主题、青年的素质要求、青年的成长道路、青年工作的要义、党的青春特质等作出了深刻阐明,创造性回答了在新时代如何对待青年、如何赢得青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实践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新时代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层次结构与实现进路

    项久雨马亚军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人民不断选择、追求、创造、共享精神资源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并在国家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富足状态,具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构成的层次结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党和国家、社会、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同时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需要发挥精神的引领作用与共享机制的保障作用.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论共同富裕的道德意蕴及其实践进路

    曹洪军周胜艳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外在体现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双重维度,内在蕴含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充裕物质财富和共同享受丰富精神生活的伦理价值,本质上归属社会道德理想.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高级目标.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多措并举、多方发力,道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道德的价值引领、规范规制和调节保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道德实践进路是:发挥道德的认知功能,形成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识;发挥道德的规范功能,强化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行为践履;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完善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评价保障.

    共同富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廖小琴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生活富裕是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呈现出的一种丰富和完善状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和价值旨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命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功能优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没有现成模板可以参照、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的探索前进过程,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现实存在的掣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阻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守正创新发展和助推共享发展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任晓伟王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从"中国实际"的范畴中相对独立出来,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史上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角度来界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逻辑运动的结果,更是新时代中国实践发展客观要求的结果.这一重大论断从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彰显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处世之道、价值导向、精神气质、生存理念,同时彰显了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中国精神

    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阐释

    付文军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共同富裕,它在处理经济事务的过程中内蕴着强烈的哲学追求.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审思必须以妥善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为核心,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寻求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正义原则的落实方略,在有力政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的互动中寻求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平衡.同时,还要在规范和价值之间完成对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既要从学理上解构共同富裕的规范性问题,又要在现实中诠释共同富裕的价值性追求.应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交互作用的张力中积极锻造并提炼共同富裕的实践智慧,为早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学理支援,在动态向前的过程中持续开辟共同富裕的新境界.

    共同富裕唯物史观政治哲学中国智慧

    对数字资本主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辨析

    温旭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数字平台把数字劳动者的数据变成数据商品,进而实现其数字价值,具体劳动的数字化形成了数字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数字化形成了数据劳动.数据是数字使用价值和数字价值的统一,数据的数字使用价值是数字价值的载体,数字价值的创造是以数据生成的形式加以呈现.数字具体劳动创造数据的数字使用价值,数据劳动创造数据的数字价值.数字劳动者同时创造了数字必要劳动和数字剩余劳动,数字平台同时使用了数字具体劳动和数据劳动,创造数字使用价值与数字价值.剩余数据使数字资本有机构成极大提高,数字资本的相对数字剩余价值具有绝对性,而超额数字剩余价值具有相对性.

    数字资本主义数字劳动数据劳动剩余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陈华洲贠婷婷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增值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评价方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一种全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以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素质起点和结果的增量为核心进行考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价值的输入与输出之差值加以审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之动静可持续过程中开展评估,对于提升教育对象的发展高度、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成长空间、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尺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意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和发展,要找准"主要航道"、把握"关键要领"、选准"有效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教育评价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维度论析

    卢岚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贯穿着一条基本线索,即二者之间相互形塑的基本关系.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维度是解决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以嵌入为切入点,将智能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衍生部分,通过剖解思想政治教育、符号与场域之间的矛盾与共生,来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再造与有效资源调配;协调与适配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维度,使其互动时能形成嵌入、赋权与辅助,而不是悬浮、越权与控制.由此,确立新的研究视域与范畴,以建构逻辑周延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体系.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实践性思考

    金林南王燕飞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深受理论哲学思维支配,它预先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性、本质性、稳定性的联系,试图通过移用系统论、生态学思维达成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范畴的理论目标.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呈现了现代社会不同实践领域之间愈益复杂多变的中介性联系,这种复杂多变的联系同样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环境之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应完成从理论哲学到实践观点的思维转换."革命的实践"是马克思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矛盾关系的决定性方式,但是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中,在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两个方面弱化了"革命的实践".面向实践的环境研究既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推动,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存在方式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