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阎志坚

月刊

1009-2528

sxdk@263.net

010-58581402;58581401;58581400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1层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ournal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主要服务于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政确的理论导向,积极推进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积极探索和反映高校“两得”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教育主管部门的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最新举措、动态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教育出版服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冯云生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理解把握"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等重大论断的丰富意蕴.新时代出版工作者要坚持党建引领,层层压实责任;坚持编研一体,强化理论支撑;坚持质量优先,完善保障体系;坚持人才为本,塑造发展优势,不断健全完善适应思政课教材发展的出版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教育出版服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教育出版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教材建设教学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核心概念探讨

    齐卫平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概念形成理论标识,结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实践成果.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初心使命、理论强党、党内政治生态、党的组织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大党独有难题、红色基因、伟大建党精神十个核心概念,为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提供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建史上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核心概念,阐释由核心概念延展的相关思想理论,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杰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朱旭张馨宁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外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做出原创性贡献.具体表现为提炼了一系列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打造了富有时代意蕴的新判断,建构了符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论新范式.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标注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向新台阶.

    习近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国际秩序观的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质

    应霄燕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面临深刻的调整与变革,习近平立足中国实际,胸怀天下世界,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伙伴关系,塑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习近平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确保世界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习近平的国际秩序观具有"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鲜明特质,为世界各国走向共同发展繁荣提供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习近平国际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产阶级在民族问题上矛盾性的论述及启示

    史巍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一些国家的政治抉择和行动当中,民族保守主义立场与国际主义的主张往往轮番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从其阶级本性出发在民族问题上体现出来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关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作品中有诸多集中论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对资本控制空间的需求,既打破地方主义塑造了现代民族国家,也构成了冲破民族国家地理空间界限的力量.资产阶级固有矛盾和阶级性反映在价值观念上还体现为:一方面倡导"民族自由主义原则"和"民族权利平等",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有限的自由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并将民族主义情感作为重要的统治工具和武器.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审视民族问题应该看到,只有在充分尊重民族性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更广泛共同体内部的和解,同时也只有在消灭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国际主义的主张.

    资产阶级民族民族问题矛盾性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健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当今"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为构建更加合理有序和谐的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它们的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的学说.今天,我们要特别在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相统一的基础上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维度.这一价值维度尤其体现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价值方法和价值目标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现实的人"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规定,我们将全人类共同价值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实践,两者统一于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阐释,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解释力和现实生命力在21世纪得以更好地彰显.

    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人现实的历史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关键和本质

    郑吉伟初传凯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创新,不仅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的过程,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变革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探索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依靠"质优".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质优"的物质载体,为"质优"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在实现"质优"的过程中,必须既瞄准国际前沿,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生产力先进化的不断发展,重点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优化和创新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能够持续促使生产力向更加高端、智能和绿色的方向演进,从而成为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来源.

    新质生产力特点关键本质先进生产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科学内涵、建构价值与实践路径

    刘艳房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消解西方的舆论威胁,是中国面临和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以其独特科学内涵出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本质、实现路径、世界意义等内容为具体言说对象,以追求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基点的体现话语主体意志、价值观念及思想情感的话语表达体系,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为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立提供了话语基础,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提供了话语方案,为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诉求凝聚提供了话语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建构话语体系这一"中国之答"来破解"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须以厚植话语底蕴、坚定话语自信、优化话语传播为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话语体系的全球辐射力与理论说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科学内涵建构价值实践路径

    对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领悟

    梅荣政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这一"根本",二要紧紧抓住思政课队伍建设这一"关键",三要牢牢把握思政课教材建设这一"重点",四要正确处理"三大关系",五要做好历史总结.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仅会牵引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在多个方面的提升,而且具有重点突破、把整个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推向纵深的重大意义.

    思政课守正创新内涵式发展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四章教学应把握的问题

    凌胜银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的,理清逻辑架构,吃透教材内容,关注相关要素.

    习近平强军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军目标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