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孟秀峰

季刊

2096-4102

SXMGYXB@126.com

0351-4117088 4117043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许坦西街29号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山西煤炭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具有以煤炭经济管理和煤矿实用技术为主而兼及其他、文理兼容的办刊特色。本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经济、交易效率与居民消费升级问题研究

    臧正丽王艳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经济的发展引领居民消费的巨大变革,考察交易效率进步是否是引致消费升级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理论剖析网络经济发展和交易效率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而通过选取2004-2018年省级样本数据展开实证考察,具体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GMM估计方法检验交易效率提升在网络经济影响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交易效率与网络经济规模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网络经济发展有助于交易效率提升;交易效率提升和居民消费升级在时间维度上均存在动态滞后特征;网络经济发展能够推动交易效率提升和居民消费升级,且交易效率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推进网络经济规模扩张,应不断完善网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居民消费渠道,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经济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拉动作用.

    网络经济交易效率消费升级中介效应

    论人民陪审制改革的价值导向

    王勇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影响着人民陪审制改革的价值导向,社会公众的观念认知和利益实现也对制度改革提出价值需求.通过考察人民陪审制改革的立法和实践可以发现,强调法官和陪审员角色分工与协作、强化法官职权对陪审程序干预、回应现实司法需求、制度功能设计趋于分化是改革的价值导向.对实践中人民陪审制暴露出难题的化解以及未来人民陪审制的发展应围绕改革的价值导向稳步有序推进.

    人民陪审制改革角色分工与协作法官职权对陪审程序干预司法需求功能趋于分化

    语文专业类报纸栏目设计实证分析研究

    刘应伦
    66-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纸的栏目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人的"骨骼",一系列的栏目支撑起一张报纸的"整体骨架",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编辑内容、编辑理念、编辑特色甚至编辑手法等.对语文专业类报纸而言,科学合理的栏目设计尤显重要.本文以《语文报·七年级版》为研究样本,抽取3年期间的报纸,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总结了该报栏目设计的特点,并提出设计栏目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报纸栏目设计实证分析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法制建设研究

    李鑫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我国现行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并分析了所显现立法较为分散、条文原则性大于实用性、监督管理制度落后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加强旅游生态环境执法力度、构建国家公园建设法律制度以及加强保护宣传力度和提高民众守法意识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完善的对策.

    生态旅游现状对策法制建设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研究

    宋博纳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环境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内容结构从单一变为多元,发展到现今,已逐渐趋于完善.但与此同时,环境立法内容中还存在大量法律法规相互分散、重复、矛盾的情况,为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还需建设更具系统化、一致性的环境法律体系.因此,就需要将环境法法典化.本文阐述了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对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环境法法典化进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构想.

    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法法典化系统性气候变化

    论后羿从史话到神话、仙话的形象流变

    陈蕾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后羿的形象历来争论不休.从先秦到两汉的文献记载中,有史话中善射的羿、有穷氏后羿,也有神话中上射十日的羿,以及仙话中求仙药未遂的羿.在史话到神话、仙话的流变中,文学史上的羿形象最终得以定型,名称也被统一为后羿.而史话与神话、仙话的相互叠加消解了后羿形象本来的结构模式与精神内涵,但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反映了先民对于世界的认识.

    后羿史话神话仙话

    《诗经》拟声词浅析

    欧阳王娴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中有大量的拟声词,通过对《诗经》中所描述的各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活动的拟声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先民们对拟声词的特殊关注和对各种声音现象的高度重视.这些拟声词也有利于构造诗歌的动态画面,塑造诗歌意境,更好地突出诗中人物的心情.

    《诗经》拟声词类别修辞功用

    《文心雕龙》对柳宗元文论观的影响

    罗娱婷
    84-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文心雕龙》对柳宗元文论观的影响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文章要反映现实,反对偏重形式,忽视内容的不良文风;二是从"镕钧六经"到"五经"为本而旁及子史;三是从"情采"到重道不轻文;四是从"通变"到文章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五是从"叙情怨"到"感激愤悱";六是道德修养对文章写作的影响.并对这六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

    刘勰《文心雕龙》柳宗元文论观

    对悲剧的喜剧性超越——论《京华烟云》中的"道家"生存哲学

    王淑苹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从小不仅接触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而且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向往,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为人所忽视的道家思想.本文沿着林语堂的思想演变轨迹,并围绕他在《京华烟云》中对婚姻、个体生存方面的哲学阐释来透视他的道家生存哲学,即在悲剧的现实中如何获得生命及人生的喜剧性的超越,并推衍出"参儒于道"的个体生存方式.

    悲剧喜剧《京华烟云》"道家"

    《透明的红萝卜》与《初吻》的儿童视角对比

    王芋平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的红萝卜》和《初吻》都是运用儿童视角进行写作的作品.儿童视角的选择既是作家童年和自我反映的需要,也是其共同的审美追求.一方面,这两部作品在表现男孩的性意识觉醒、色彩的描写、意象的运用等方面具有诸多相同点;另一方面,莫言和端木蕻良运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方法使得两部作品彰显出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对儿童的爱的呼唤、对自我与民族的反思、视角的复调意味,给人以纯真、自然、忧伤的审美意蕴.

    儿童视角叙事策略意象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