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1页

    水电站地下建筑通风系统数值模拟及节能研究

    边之豪李超顺丁嘉奇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一大型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负荷相对集中的发电机层以及湿负荷相对集中的水轮机层洞室进行三维建模,并建立CFD流场仿真模型,依据水电站地下厂房离线测试数据,进行厂房模型边界条件的前处理设定,对不同通风系统运行工况下的温湿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取各指标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结合夏季气候参数变化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节能特性的研究分析,通过不同工况的运行组合实现通风系统能耗大幅降低的目的 ,在保证厂房温湿度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节约运营成本,降低能耗,提升节能效果.

    地下建筑CFD通风系统节能分析

    王洼矿区5#煤层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分析

    王高皓余飞龙马秀军刘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洼矿区各井田煤质资料较为分散,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不利于固原市后期对煤炭开发利用的规划部署.通过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对王洼矿区5#煤层的煤岩特征、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沉积环境因素分析其对煤质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5#煤层主要为浅湖三角洲体系和河流体系沉积环境,古河流带来的物源控制着5#煤层硫分、灰分、显微组分的分布范围,煤层埋深控制着煤的变质程度,影响着挥发分的含量.

    延安组煤质特征成煤环境沉积环境王洼矿区

    应力异常区复合软岩大巷支护研究

    倪亚军李锋刚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成庄矿五盘区北翼大巷矿压显现强烈,补强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采用高强锚杆锚索配合滞后注浆支护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后巷道迎头80m范围顶底板移近量峰值为502 mm,两帮移近量峰值为397 mm,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应力异常软岩巷道滞后注浆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司马矿的应用

    吴连勇王亭亭梁廷魁康丽...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司马矿1218工作面瓦斯问题严重、煤柱过宽导致资源浪费等现状,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结合现场条件对切顶卸压和沿空留巷进行了重点设计,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后,工作面在0~80m时巷道累计顶板下沉量、巷道煤体侧最大集中应力变化幅度最大,80 m往后逐渐变小,并在350 m往后趋于稳定,说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能够有效控制顶板围岩变形.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

    保定地区太阳能资源实测分析

    刘克铭王洋郭一李学健...
    18-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严谨地收集保定地区太阳能资源数据,以便为光伏电站部件的区域性优化提供指引,实验在保定市区建立了一套太阳能监测系统,收集了2018-2020年的资源数据,分析了太阳能辐照度与辐射量、时长的关系,发现辐射量随辐照度区间的提升而升高,继而降低,[600,1000)辐照度区间的辐射量均值比例合计54.53%,研究光伏组件在此区间的光电性能是首要的;时长随辐照度区间的提升而降低,光伏组件有44.67%的时长是在小于200W/m2的低辐照度下发电的,研究低辐照度下光伏组件的光电性能、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是有必要的;电站运维适宜在外界光弱时检修电站,每年24.13%的强光时长用于充分发电.

    太阳能资源辐照度辐射量时长

    煤矿巷道采煤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刘听
    20-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在实际中,煤矿巷道快速掘进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此,对煤矿巷道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影响煤矿巷道采煤快速掘进的因素,提出了促进煤矿巷道采煤快速掘进的对策,对保障煤矿巷道采煤快速掘进速率及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巷道采煤快速掘进地质构造采煤设备

    碳达峰背景下能源的低碳转型发展

    孟丹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5%左右,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5%左右."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实现碳达峰,能源行业必须扭转传统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结构特征,一方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有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稳步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详细分析了中国高碳特征能源消费现状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指出了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能源碳排放碳达峰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誉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1997-2017年能源效率值进行测度,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中国能源效率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东部片区呈"急剧-递增型"、西部片区呈"平稳-提高型"、东北部片区呈"突变-延长型"、中部片区呈"波动-递增型"的演变规律;高效区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较高效区和中效区主要布局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低效区在中西部地区最为常见;中国能源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其空间关联性先增强后有所减弱.

    能源效率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时空格局演变影响因素

    "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翟威锋陈春艳郭智源
    30-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逐渐增大,除了本身节能降耗的要求之外,"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给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火力发电企业构建能源管理体系,采用P-D-C-A的模式,通过增强人员的能源管理意识,实施节能技改项目,从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方面共同推进,减少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构建能源管理体系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