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节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节能
能源与节能

月刊

2095-0802

sxnyyjn@yahoo.cn nyyjnzzs@126.com

0351-4049736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佳华街明坤产业园B座313室

能源与节能/Journal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能源与节能》是宣传国家能源与节能政策的窗口,推进能源与节能建设的助手,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朋友。本刊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与节能新战略;报道全国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发表能源与节能工作者的学术论文、技术专利;探讨与能源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开发与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节能环保的典型经验;促进国内外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交流;服务国内外能源与节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热忱欢迎朋友们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等离子体氛围下生物质固定床气化性能的模拟研究

    袁文华张正彪张俊霞伏军...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生物质固定床的气化效率,研究等离子体的加入对气化效率的影响.运用了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采用银合欢木材作为生物质原料、O2作为气化剂,对生物质在等离子体固定床中的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将等离子体看作一个额外的热源(改变重整区的温度),探究等离子体氛围下生物质固定床中的热解影响因素和热解产气分布.模拟并分析了O2当量比、等离子体重整区热解温度分别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2当量比=0.30、等离子体重整区热解温度为1000℃时,能得到较高的气化产率.该次模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生物质等离子体AspenPlus气化

    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陆飞宇马吉楠冯芷盈余咏丹...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以化石燃料为海水淡化的驱动力会加快能源短缺、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相比之下,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进行淡化对环境友好,既缓解了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在加热海水的过程中,可以回收利用冷凝潜热,提高海水淡化系统的单位产水量.因此,整理了太阳能与传统热法相结合的海水淡化系统,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过程中冷凝潜热回收的研究现状.预计将对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水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在传统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继续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太阳能蒸馏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平衡模型构建

    王小惠常磊周明正张涵月...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燃料电池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电池运行时水平衡计算模型.通过理想气体等一系列简化假设,分别以状态方程和含湿量方程两种推导方式计算燃料电池运行时电池进口水、反应生成水和电池出口水,这两种推导方式无偏差.实验中,电池恒电流运行数小时,采用电池阴阳极出口接汽水分离器的方式,将液态水和气态水分离,液态水的质量称量得到,气态水的质量通过水平衡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即通过将水平衡模型与实验耦合,计算实验中电池阴阳极水平衡及电池总体水平衡.结果表明,电池总水平衡的误差在±3%以内.由此可见,水平衡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燃料电池运行当中,对研究燃料电池运行时水的跨膜运输及水淹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燃料电池水平衡状态方程两相流热力学过程模型

    碳中和目标下氢能与CCUS技术耦合研究

    刘元媛陈露露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发展氢能技术和CCUS技术对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H2制取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制约着氢能的清洁利用,而CCUS技术可以将H2制取过程中排放的CO2提纯后,进行封存或者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氢能和CCUS技术的耦合可以减少制氢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降低捕集CO2的成本,两项关键技术的互补对能源的低碳利用至关重要.

    氢能CCUS技术低碳能源氢能与CCUS技术耦合

    双碳战略下的ORC余热发电应用前景展望

    杨剑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双碳战略下节能环保问题的紧迫性进行了阐述,指出ORC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在余热发电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最后以工程项目为实例,深入分析了该发电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下一步采取节能环保措施提供了支持.

    双碳战略余热发电ORC循环

    "双碳"下安徽电网荷储柔性消纳与调控模式研究

    王杭婧周颖吴夙莹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为安徽省能源转型升级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大规模地并网会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若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就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严重时可引发停电事故;相反,若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超过了用户的用电需求,弃风或弃光等现象也会应运而生.研究新业态下的源网荷储柔性调控与运营模式,提出构建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增强电力交易柔性,全力服务可再生清洁能源消纳,把发电和用电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割开来,可有效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

    双碳能源战略可再生能源消纳管理系统

    燃煤发电机组供热蒸汽余压梯级利用方案

    崔殊杰王玮杨利郑天帅...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抽汽减压环节普遍存在的火用损大、整体经济性较差问题,提出基于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回收供热蒸汽余压,接带厂用电系统,实现供热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案,并以一超超临界1000 MW和亚临界300 MW燃煤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BSILON热力建模软件分析了工业供汽和居民采暖余压梯级利用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及其经济性.结果表明:与节流减压直供方案相比,工业供汽600℃进汽方案供电煤耗率下降2.25 g/(kW·h),535℃进汽方案供电煤耗率下降1.38 g/(kW·h),因而从提高供热经济性角度出发,不建议余压梯级利用系统在进汽前进行减温;居民采暖新增单台6 MW背压机改造方案供电煤耗下降0.54 g/(kW·h),可采用计划电量调度模式和市场竞价电量调度模式对其改造项目收益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计划电量调度模式净收益率优于市场竞价电量调度模式.

    燃煤发电机组EBSILON软件梯级利用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供电煤耗

    实际天然气液化工厂脱酸系统胺液筛选及工艺优化

    褚洁唐建峰花亦怀张国君...
    29-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醇胺法脱碳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气预处理脱酸系统中,以免酸性气体腐蚀设备及在低温状态下冻结而堵塞管道和阀门.高效的胺液配方可大幅度降低工厂能耗,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针对实际天然气液化工厂能耗高的现状,基于实际天然气液化工厂运行数据和流程,采用软件模拟和机理实验,对再生温度、吸收温度及胺液循环量进行优化,最终优选出胺液配方36%MDEA+4%PZ,可降低胺液采购成本36.76%,每年可节约电费7.1×104元,为工厂脱碳胺液筛选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脱酸系统MDEA+PZ胺液配方参数优化液化工厂

    煤矿综放开采煤岩运移规律研究

    李超
    32-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回收率,以薛虎沟矿12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采高下顶煤的应力峰值和水平位移变形量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采高的不断增加,应力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顶煤的水平位移量同样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采高为3.0 m时,应力峰值和水平位移量均达到最大值.同时,对不同采高下的顶煤冒落状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采高顶煤冒落均类似于漏斗状,当采高为3.0 m时,顶煤回收率和含矸率均为最优,分别为86.1%和8.4%,所以最佳采高为3.0 m.希望所述内容能够为矿井厚煤层高效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值模拟顶煤冒落回收率采高

    赵庄区块煤层气井测井解释含气量模型应用研究

    王越张永成刘亮亮张为...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煤层煤质和含气量是煤层气测井评价的重要内容.从煤层体积模型出发,通过对沁水盆地赵庄区块煤芯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结合测井响应特征,提取了与煤质以及含气量相关的测井信息,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赵庄区块煤层气井测井解释含气量模型,并通过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储层的煤质及含气量等储层参数进行了实测解释,解释结果也与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符合.该模型为赵庄区块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赵庄区块煤层气测井含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