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黄春长

双月刊

1672-4291

Lkxuebao@snnu.edu.cn

029-85308734

71006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刊物,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刊登数、理、化、生物环境,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多次获奖,被多个统计源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入境旅游流与世界遗产依附地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高楠张旭红马耀峰张新成...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88个世界遗产依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入境旅游流与世界遗产依附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对2000-2017年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我国已形成“入境旅游流-世界遗产依附地”复合系统;两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具有间断性涨落更迭的波动发展规律;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较低且波幅较小,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格局;两者协调发展是多维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是核心驱动力,旅游从业人员是双重驱动力,社会消费品销售额是向导功能,绿化覆盖率是非必要条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是潜在因子,客运总量是非敏感因子.

    旅游流世界遗产耦合时空分异

    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化与主要影响因素

    王永明王悦嘉孙骜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洲内旅游一直是世界入境旅游的主体.为揭示大洲尺度下国家间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1998-2017年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和规律,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探讨影响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差异可大致分成两个阶段,即波动阶段(1998 2004年)和持续下降阶段(2005 2017年);入境旅游高值国家和低值国家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态势,并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少部分国家一直处在高或较高等级,而大部分国家一直处在低或较低等级;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入境旅游重心在加速向东偏南方向转移,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形成“入境旅游高值集聚区”;外国直接投资、航空运输能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对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有显著影响.

    入境旅游空间格局重力模型空间自相关亚洲国家

    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流量-流质(Q-Q)模型分析

    康莉李振亭李文瑞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入境旅游流的流量份额与流质指数双重指标,提出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流量-流质(Q-Q)分析模型,把反映流量的市场份额数量指标和反映流质的质量指标结合,用两个指标组合从两个维度综合地反映一个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质量状态.将入境旅游流流量、流质研究与市场结构分析相结合,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把我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瘦狗市场”和“问题市场”.以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Q-Q模型对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入境旅游的“明星市场”集中于经济发达、交通区位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不均衡,优质市场较少,整体质量偏低;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正在不断趋于优化.

    入境旅游流流质市场结构Q-Q模型

    1978-2018年陕西入境旅游发展地位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庞闻王舒王果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978-2018年中国及陕西省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洞、中心度、首位度和Pearson相关分析,从宏观和中观两种尺度对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入境旅游发展地位演变及动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陕西入境旅游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在2008年左右超越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陕西一直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是西北地区入境旅游最为重要的门户和枢纽,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陕西入境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疏导能力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入境旅游社会网络结构洞陕西省

    1990-2014年美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李创新蒋蕾邓宇张颖...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BCG Matrix模型剖析1990-2014年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对美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在美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格局,以及主要入境客源国对美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与开发潜力.研究发现:在时间上,美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呈现复杂波动和逐级演替的发展态势,结构不断优化;在空间上,美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的地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张,从欧洲扩展至亚太.美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长期高位良性运行有各种主客观因素,其把握时代变迁规律特征、适时开发潜力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也可为优化我国当下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格局提供现实范本.

    BCGMatrix模型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势时空视角美国

    ICTs视角下的旅游流和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杨敏李君轶徐雪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ICTs)对旅游和旅游者产生了巨大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使用通信网络、互联网和物联网会产生大量的具有地理标签的数据,这些大数据为大规模即时旅游流和游客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旅游流和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1)在研究驱动力方面,海量、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为旅游流和旅游时空行为研究提供新视角,数据和问题共同驱动来发现知识成为未来旅游流和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的重要特征;(2)在研究方法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旅游热点分析、网络分析并进行可视化,最终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发现知识,提升对旅游者行为的认识,进而推进旅游者时空行为理论的完善;(3)在数据来源上,除传统数据外,手机数据、UGC数据将成为研究旅游者时空行为的重要数据源,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数据源及其组合;(4)在研究主题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者时空分布规律、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发现等方面,对于隐藏在旅游者时空行为规律背后的原因、过程和机制探究不足,因果分析、过程和机制研究是未来的重点方向;(5)未来的研究热点可能有基于大数据的游客时空行为建模全过程体系化研究、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数据融合与同化研究、大数据下旅游者隐私和伦理问题研究、旅游者时空体验研究等.

    大数据旅游流旅游者时空行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机数据社交媒体

    旅游消费的情境化取向:旅游飞地效应与景区消费恐惧——以海口骑楼老街片区中山路景观街区为例

    谢彦君于佳杨昆
    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关注海口骑楼老街游客消费水平和结构这一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角度切入,尝试从社会地理学以及旅游体验理论角度对海南旅游消费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因果解释,从而将旅游消费纳入旅游体验的理论范式之下.从现象层面上看,海口骑楼老街片区中山路景观街区内的游客量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游客的消费行为在特定场域存在着差别,受消费空间的动态影响很大,形成突出的场域效应.为此,该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借助于建立景区消费恐惧、旅游飞地效应等理论概念,对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景观街区场域空间内旅游消费所存在的业态和肌理失宜以及情境消费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旅游飞地效应在解释旅游地消费现象的空间非均衡规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串联该文理论脉络的核心范畴和主线.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的旅游消费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基于游客在场体验而形成的综合现象.中山路骑楼老街作为一个在意象认知和功能感知上被旅游体验为具有功能性矛盾的“旅游飞地”,由于与周边毗邻街区之间在业态上存在雷同性而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伴随而来的则是“景区消费恐惧”现象,从而显现出中山路骑楼老街业态失宜的现实局面.这种情况仅存于旅游目的地消费场域,因此这种“飞地替代效应”具有理论上的独特性,可以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消费规律.此外,通过识别旅游消费场域中的物质消费空间与精神消费空间的二元对立统一性,探讨了游客在不同消费空间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认知差异以及所形成的消费恐惧和消费极化现象.

    旅游消费情境消费景区消费恐惧消费空间飞地效应

    资源型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以山西省为例

    王冠孝张佑印晋迪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资源型地区旅游经济增长驱动机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定量分析了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并提出了培育其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相关对策.结果 显示:需求规模增长和要素投入增长仍在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求因素的拉动机制和支持因素的保障机制对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增强趋势,而供给因素的推动机制和中介因素的带动机制作用呈现减弱趋势;旅游系统整体对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减弱,这是导致山西省旅游经济增速下降的根源所在;今后应采取引领旅游需求升级、促进要素配置升级、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等措施,来培育其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

    资源型地区旅游经济增长驱动机制新动能山西省

    乡村旅游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以袁家村为例

    吴冰贾榕榕卢欢马瑛...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乡村旅游情境下,构建了创业环境、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并以袁家村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表明:乡村旅游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对机会识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优质的创业环境、丰富的创业学习经历可以促进机会识别;创业学习在创业环境与机会识别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即创业环境不但对机会识别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而且通过创业学习对机会识别产生间接效应.最后,基于袁家村旅游小企业的创业启示,就如何优化乡村旅游地创业环境、拓宽小企业创业学习渠道提出了具体建议.

    乡村旅游小企业创业环境创业学习机会识别

    张家界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时空演变过程及机理分析

    麻学锋吕逸翔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张家界为例,构建旅游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动力贡献度模型、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从时空角度对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时序角度看,张家界旅游城镇化过程中,驱动力和响应力均成正向影响,城镇化响应力大于旅游化驱动力,并且其内部各影响因素的推动作用强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从空间角度看,张家界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过程主要是旅游业在“集聚-扩散”经济效应推动下,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完善、质量提高而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旅游城镇化“驱动-响应”脉冲响应动力贡献度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