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网与清洁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网与清洁能源
电网与清洁能源

孙强

月刊

1674-3814

psce@vip.163.com

029-87504085 8750408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六路15号汇金国际5楼548室

电网与清洁能源/Journal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电网与清洁能源》原名《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唯一一个立足西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开放型电力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61-1474/T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3814,月刊。 《电网与清洁能源》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广泛开展电网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传播和推广行业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促进电力和能源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电网与清洁能源》依托西北电网技术中心和风电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电网、清洁能源领域专业学会、协会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杂志未来茁壮成长开辟了无限发展空间。 《电网与清洁能源》是国家权威部门解读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引领发展方向的路标,是著名院士专家和权威专业人士发布技术研究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广大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了解技术动态的窗口,是相关知名企业展示技术实力、推介高端产品的舞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接触网停电检修接地线接地可靠性检测方法

    刘家军娄瑶刘家罗瑞琦...
    92-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挂接地线是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的关键环节,为电力检修提供有效保障.为进一步加强电力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针对在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时现有检测装置无法检测接地线是否可靠接地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接触线上的残余电荷和感应电压来检测接地线是否可靠接地的方法.建立单线区段和复线区段停电检修挂接地线时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将接触线的残余电荷和"V"形天窗检修的感应电压作为等效激励源,对接地线电流进行理论计算;研制基于该文方法的接地线接地状态检测装置,用以判断接地线是否良好接地;通过所搭建的电流发生平台进行实验,并通过LoRa自组网与原有系统通信,在后台远程监测接地线的状态信息.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接触网停电检修挂接地线接地可靠性"V"形天窗检修

    基于潮流计算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

    曾光辉叶容慧刘伟斌黄永麟...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中压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实现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提出基于潮流计算的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中压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分析该配电网中的潮流分布情况,确定采用均衡度指标描述网损结果;构建中压直流配电网在单个调度周期内的有功损耗和线路负载均衡目标函数,并设定潮流约束等多个约束条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同时优化均衡度变量参数和整个网络,获取协同优化调度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协同优化调度效果良好,电压标幺值的结果均低于 1.00 pu,各节点在日运行时间内的电压波动变化也在期望标准范围内;网损结果均低于 0.047 MW;可实现削峰填谷,避免电压发生越限.

    潮流计算中压直流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潮流分布负载均衡

    直驱风电场单机等值模型下次/超同步振荡模式特征的准确度分析与评价

    郭孟杰杜文娟王海风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详细模型的复杂性,并网风电场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单机等值模型(SEM).然而,SEM对于并网风电场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适用性仍然不确定.提出了从数值和趋势两方面综合评价的方法比较等值前后振荡模式特征的准确度,分析说明了SEM的充分性.通过两种常见的单机等值方法对并网风电场进行单机等值建模;研究了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参数以及风电场结构变化的条件下单机等值模型与全阶模型次同步振荡模式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单机等值会降低小干扰振荡模式的准确度,不同等值方法的适用场景不同.

    等值准确度风电场单机等值次同步振荡数值与趋势评价小干扰稳定性

    基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建筑侧光伏系统灵活功率控制

    李直帆张辉王绪利邓其军...
    114-12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在建筑侧光伏系统中的柔性功率调节特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辅助变量法识别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动态模型.基于所得模型设计出内模控制器,快速稳定控制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能够抑制家庭刚性负荷投切及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保障建筑侧光伏系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提升光伏消纳率.

    光伏发电数据驱动建模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基于差动调速的风氢联合发电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性能

    王乐尹文良李明孙晨业...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差动调速型风电机组可在无需整流-逆变装置下与电网友好连接,为大规模风电并网和特大型风电装备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面向国家"双碳"需求,以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及并网运行稳定性、经济性为导向,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调速的风氢联合发电系统方案,并分析了其基本结构和调速原理,构建了关键单元的数学模型.为确保风氢联合发电的系统稳定、经济运行,在综合考虑风电出力及负荷需求等不确定性因素条件下,建立了制氢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模型;在保持高水平风能利用的条件下,完成了制氢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并揭示了关键参数对容量配置的影响规律.搭建了所提风氢联合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不同风速条件下,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原理可行性及其在运行性能上的优越性.

    风力发电差动调速制氢储能容量配置风电系统运行性能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并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袁昊刘宇航孙洁戈君...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新能源并网储能容量配置输出功率与荷电状态波动大、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基于"双碳"背景,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并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选取新能源典型历史样本作为出力样本,计算全数据样本周期中每个连续时间周期的功率波动率;根据功率波动情况,通过平滑处理的方式,得到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利用超前控制方法改进传统储能控制,通过维持当前状态、提前放电、提前充电 3 种方式,合理把控储能容量,并在保证平抑波动效果的基础上优化储能成本;从功率和成本两个角度,完成对新能源并网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稳定输出功率和荷电状态、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说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设计预期.

    "双碳"战略新能源并网储能容量配置平滑波动超前控制方法

    西北盐渍土地区光伏支架混凝土修复界面耐久性研究

    宋山茂王瑞骏李占海王琦...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冻融、盐蚀作用下,西北盐渍土地区光伏支架基础混凝土劣化迅速.针对水泥基砂浆-混凝土界面进行耐久性试验,研究不同侵蚀作用后耐久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建立以界面抗剪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的损伤度,利用扫描电镜对试件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替作用下试件损伤最严重,其次为盐冻循环,最后为硫酸盐干湿循环,且交替作用对试件所造成的损伤为超叠加效应,其损伤度比单一侵蚀叠加结果高 6.43%;相比于MgSO4 溶液,Na2SO4 溶液对界面劣化更为严重,交替作用 6 次时两者损伤程度分别为 95.24%(Na2SO4)和 82.41%(MgSO4);微观试验显示,在经历交替作用后,试件粘结界面扩展变宽,并有侵蚀产物生成.

    水泥基砂浆界面干湿循环盐冻交替作用

    考虑资源灵活性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度

    张浩陆海罗恩博李远...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挖掘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灵活性,针对各类型灵活性资源进行建模,研究了多区域系统的协同调度方法.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的灵活性资源分为固定和可移动两类,并对各类资源的灵活性特征进行数学表征;描述了考虑各类型设备的运行特性和多能网络的能流传输特性,并对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各类型运行成本进行建模;建立了考虑资源灵活性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调度模型.通过3类算例模型的仿真对比,论证了各类型灵活性资源及其可移动特性对于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改善系统供能质量的有效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协调互补能力.

    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资源能量枢纽协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