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陈学文

双月刊

1671-7414

xdjyyx@126.com

029-85216794,88466792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 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收 邮编:710068 杂志http;// E-mail: xdjyyx@126.com Tell: 029-85216794 88466792 国内发行:陕西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广告许可证:陕工商广字6100004000018号 邮发代号:国内52-116/国外BM645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胰腺癌组织中KYNU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夏菊芳刘洪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犬尿氨酸酶(kynureninase,KYNU)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9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可切除胰腺癌,肿瘤TNM分期为Ⅰ~Ⅲ期,术前均为接受新辅助治疗,收集其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距离癌灶≥4 cm)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YNU蛋白表达及癌组织中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和CD11c+DCs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KYNU mRNA的相对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KYNU mRNA表达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KYNU蛋白阳性率(77.6%)及mRNA表达量(2.9±0.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8.8%,0.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8,t=17.088,均P<0.05);KYNU高表达组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及CD11c+DCs的浸润数目显著高于KYNU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3~5.806,均P<0.05);胰腺癌中KYNU mRNA表达与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及CD11c+DCs的浸润数目呈正相关(r=0.514,0.502,0.319,0.415,0.438,均P<0.05);KYNU高表达组累积OS及累积DFS显著低于KYNU低表达组(20.0%vs 42.9%,14.3%vs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4.358,4.273,P = 0.039,0.04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HR:1.653,95%CI:1.294~1.937)、低分化(HR:1.671,95%CI:1.284~2.003)、淋巴结转移(HR:1.582,95%CI:1.117~1.896)、KYNU高表达(HR:1.591,95%CI:1.106~1.902)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KYNU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胰腺癌免疫浸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胰腺癌预测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胰腺癌犬尿氨酸酶免疫浸润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血浆外泌体miRNAs差异表达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陆健冯萍吴静杨欢...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期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外泌体(exosomes)中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血浆外泌体miRNAs在RA致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01~04 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 39 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 39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血浆外泌体中miRNAs的表达水平,以log2(Fold Change)绝对值>1 和P值<0.05 为条件获得差异表达的miRNAs.按照P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挑选6条mi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qRT-PCR)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存在22条异常表达的miRNAs,4条上调,18条下调.其中,miR-30b-5p,miR-144-3p,miR-20a-5p,miR-223-5p,miR-425-3p和miR-589-5p的水平变化显著.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s可能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疾病进展,涉及Th17 细胞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蛋白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44-3p和miR-425-3p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7,3.595,均P<0.001),而miR-30b-5p,miR-223-5p,miR-589-5p和miR-20a-5p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56,1.331,1.662,1.861,均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外泌体的miRNAs表达谱发生改变,可能通过TGF-β等信号通路参与疾病进展,外泌体miR-144-3p和miR-425-3p是RA疾病诊断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类风湿关节炎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于TCG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肾癌N6-甲基腺苷相关LncRNA配对模型及其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钟双泽陈尚金林汉胜罗远成...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肾癌N6-甲基腺苷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配对模型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肾癌的RNA-sep转录组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后通过Perl软件对转录组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分离LncRNA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总共得到 564 例肾癌患者的肾癌组织和 72 例正常组织,最终纳入 540 例肾癌患者.使用caret将 540 例肾癌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训练集组(n=275)和验证集组(n=265).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N6-甲基腺苷相关LncRNA配对模型.以LASSO回归算法获取风险评估方程.根据该方程分别计算出风险评分,并以中位风险值最佳临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及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总体样本中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差异作出生存曲线图.利用Cluster Profiler软件包中对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库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运用R软件分析N6-甲基腺苷相关LncRNA配对模型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根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训练组中,低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高风险组患者(P<0.05).与高风险组相比,低风险组G1~2,G3~4,Ⅰ~Ⅱ期、Ⅲ~Ⅳ期、年龄≤65 岁、>65 岁患者总生存期较高(P<0.05).对高、低风险组获取差异基因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含有肌收缩、横纹肌细胞分化、肌原纤维、受体激活活性、血管平滑肌收缩等.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最高的驱动基因进行展示变异频率及变异信息,其风险评分与T细胞、浆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638,P=0.001).结论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N6-甲基腺苷相关LncRNA配对模型有助于预测肾癌患者的预后.为肾癌预后评估和最佳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分析胃癌发生及发展的分子机制.

    肾癌生物信息学N6-甲基腺苷长链非编码RNA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RBP7 mRNA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

    陈冉王维伊杨翊柠
    75-8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 7(retinol binding protein 7,RBP7)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R语言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探索基因RBP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RBP7 与乳腺癌临床数据的关系.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RBP7 高低表达分组与不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TIICs)的相关性.基因组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评估RBP7 在与表型相关度排序的基因表中的分布趋势.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中RBP7 mRNA表达水平下调,该分子表达在细胞核中.ROC曲线分析显示RBP7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是 0.943(95%CI:0.926~0.960),RBP7 的最佳截断值是 6.2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2.32%,93.6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BP7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HR=0.68,95%CI:0.49~0.93,P=0.017),RBP7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揭示RBP7与乳腺癌中pDC细胞和NK细胞呈正相关(r=0.290,0.253,均P<0.05),与Th2 细胞呈负相关(r=-0.217,P<0.05).GSEA表明RBP7 富集在脂肪生成、核糖体、肽配体结合受体、钙信号途径等通路中(均P<0.001).结论 RBP7 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乳腺癌癌症基因组图谱视黄醇结合蛋白7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POFUT1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水平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于帆楼爽韦唯周义文...
    81-8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 1(protein O-fucosyltransferase 1,POFUT1)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水平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探索POFUT1 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 基于泛癌数据利用R软件分析各类肿瘤组织中POFUT1 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各类肿瘤患者风险比的相关性,筛选患者预后与POFUT1 表达相关的肿瘤类型;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以POFUT1 关联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estimate包分析所筛选肿瘤组织POFUT1 表达与免疫浸润评分的相关性;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POFUT1 表达与各类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及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OFUT1在14类肿瘤中的高水平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低级别胶质瘤、肺腺癌、甲状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Hazard Ratio>1,P<0.05);POFUT1 及其关联基因高度参与Notch信号通路、淋巴细胞激活及免疫过程调控进程;POFUT1 表达水平与低级别胶质瘤中的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肺腺癌中的中性粒细胞、甲状腺癌中的B细胞、CD4+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r|>0.2,P<0.05);上述 6 类免疫细胞高浸润程度均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Hazard Ratio>1,P<0.05).结论 POFUT1 通过对免疫调控相关进程的高度参与,对部分肿瘤免疫浸润水平产生影响并影响患者预后,具有成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

    蛋白-O-岩藻糖基转移酶1肿瘤免疫微环境免疫浸润泛癌分析

    基于TCGA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双硫死亡相关基因(DRGs)预后风险模型及评价

    王结珍梁培松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构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双硫死亡相关基因(disulfidptosis-related genes,DRGs)预后风险模型及评价.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 371 例HCC样本及 50 例癌旁样本中 15 个DRGs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DRGs,通过LASSO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DRGs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根据风险评分将HCC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制作KM生存曲线和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验证评价.结果 与癌旁样本相比,HCC样本 15 个DRGs中FLNA,MYH9,TLN1,ACTB,MYL6,CAPZB,DSTN,ACTN4,SLC7A11,INF2,CD2AP,PDLIM1 和FLNB均表达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 793~6 310,均P<0.001);经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DRGs主要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细胞黏附相关的生物过程或途径密切相关.经KM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7A11,INF2,CD2AP,MYL6,ACTB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HR=1.46(1.03~2.07)~1.93(1.36~2.75),均P<0.05].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LASSO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riskscore=(0.247×SLC7A11)+(0.289×INF2)+(0.076×CD2AP)+(0.06×MYL6);计算样本的风险评分,风险评分越高,预后不良的HCC患者人数越多;KM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的总生存率比低风险组低;1,3,5 年的AUC值分别为 0.709,0.661 和 0.648;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LC7A11[HR=1.832(1.274~2.636),P=0.001]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四个DRGs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在预测HCC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的作用.

    肝细胞癌癌症基因组图谱双硫死亡相关基因预后风险模型

    HIV/AIDS患者并发EBV和HCMV感染临床免疫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林颖刘兴伍勇胡金伟...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情况,检测相关临床免疫学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 年 1~12 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住院并接受EBV和HCMV筛查的1 093例HIV/AIDS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荧光定量PCR检测HIV-RNA载量、EBV-DNA载量和HCMV-DNA载量.采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并发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93 例HIV/AIDS患者中,EBV-DNA阳性率为 48.22%(527/1 093),HCMV-DNA阳性率为19.03%(208/1 093).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下降(χ2=39.50,143.0,均P<0.001);随着HIV-RNA载量增加,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124.3,均P<0.001).另外,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也可明显降低EBV-DNA和HCMV-DNA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60,96.59,均P<0.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HIV-RNA载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4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个/μl(OR=1.46,95%CI:1.02~2.08,P=0.037),HIV-RNA载量>200 copies/ml(OR=1.70,95%CI:1.18~2.44,P=0.004),年龄>30岁(OR=2.15,95%CI:1.44~3.19,P<0.001)是HIV/AIDS患者并发EB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未持续接受ART(OR=1.83,95%CI:1.10~3.02,P=0.019),HIV-RNA 载 量>200 copies/ml(OR=2.56,95%CI:1.50~4.35,P<0.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个/μl(OR=4.61,95%CI:2.57~8.28,P<0.001)是HIV/AIDS患者并发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艾滋病的治疗与管理中,当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200个/μl),HIV-RNA载量升高(>200 copies/ml)或者年龄>30岁时,应加强对病毒的监测和ART,减少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可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T淋巴细胞艾滋病病毒载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广西来宾市育龄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黄媛媛叶丽花黄俊蒋爱琼...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在广西来宾市本地人群的携带率,为来宾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血细胞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测定对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在广西来宾市四县一市一区妇幼医院门诊就诊的 88 152 例样本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采用多重裂口PCR(ga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BD)等技术,对初筛阳性者进行常见型和罕见型基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 22 553例初筛呈阳性,其中8 327例初筛阳性者接受基因诊断,共检出4 944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推导出该地区育龄人群总携带率为15.19%,其中α-为3 200例(64.73%),β-为 1 424 例(28.80%),αβ复合型为 320 例(6.47%).②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中,常见型为 3 168 例(99.00%),罕见型 32 例(1.00%),共检出 13 种突变基因和 34 种基因型,基因型--SEA/αα排在首位.③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中,常见型为 1 411 例(99.09%),罕见型 13 例(0.91%),共检出 19 种突变基因和 25 种基因型,以CD41-42(-CTTT)最为常见.④αβ复合型携带者中共检出 53 种不同基因型,排在首位的是--SEA/αα βCD41-42M/βN.⑤瑶族与汉族携带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P=0.584),壮族与瑶族、壮族与汉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6,116.98,均P<0.001).⑥象州县携带率最高(20.04%),合山市携带率最低(12.38%).⑦女性携带率(16.56%)高于男性(1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3,P<0.001).结论 来宾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变异基因类型复杂,该研究首次调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在来宾地区人群中的携带率和基因突变谱,为该地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线数据.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型基因携带率

    孕早期妇女血清C18∶1-Cer和LPC18∶0水平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崔蕾高丽丽孙志华王瑛...
    103-10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妇孕期血清样本中血清十八碳一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酰鞘氨醇(serum stearoyl sphingosine,C18∶1-Cer)和 1-硬脂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lysophosphatidyl choline,LPC18∶0)水平在预测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6 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GDM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n=66)和对照组(n=60).采用质谱法检测研究对象孕早期和孕中期血清C18∶1-Cer和LPC18∶0 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GDM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C18∶1-Cer,LPC188∶0 和两者联合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血清C18∶1-Cer和LPC18∶0水平在孕早期(18.92±2.77ng/ml vs 23.47±4.18ng/ml,41.32±17.55ng/ml vs 88.08±16.02ng/ml)和孕中期(23.14±4.10ng/ml vs 18.76±4.05ng/ml,84.60±14.53ng/ml vs 40.50±17.79ng/ml)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27,15.637;-5.984,2.174,均P<0.05).C18∶1-Cer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P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呈正相关(r=0.458,0.209,0.317,0.223,0.219,均P<0.05).LPC18∶0 与FPG,FPI,HOMA-IR,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TG呈正相关(r=0.715,0.426,0.580,0.465,0.232,0.37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18∶1-Cer[OR(95%CI):1.522(1.136~.039),P<0.05]和LPC18∶0[OR(95%CI):1.198(1.102~1.302),P<0.001]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18∶1-Cer,LPC18∶0 和两指标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9,0.971和0.986,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检测.结论 妊娠早期血清中的C18∶1-Cer和LPC18∶0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C18∶1-Cer联合LPC18∶0对GDM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血清十八碳一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酰鞘氨醇血清1-硬脂酰-sn-甘油-3-磷酰胆碱妊娠期糖尿病预测效能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2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范玲李文生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 2023 年 6~9 月确诊的 2 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small RNA,EBER)检测,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 例老年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均为右侧鼻腔,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中小不等,以中大细胞为主,胞核不规则,胞质淡染或透明,核椭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多见,凝固性坏死及凋亡明显;背景见小淋巴细胞灶状聚集,淋巴滤泡散在分布.免疫组织化学CD2,CD3,CD56,TIA-1 和颗粒酶B(GrB)阳性表达;CD20,CD79a和PAX-5 局灶阳性表达;CD21,CD23及CD35见残存FDC网;CD5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30%.原位杂交检测EBER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结论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少见,尤其是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淋巴滤泡时,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诊断困扰,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综合分析和诊断.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B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性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