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陈学文

双月刊

1671-7414

xdjyyx@126.com

029-85216794,88466792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 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通讯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收 邮编:710068 杂志http;// E-mail: xdjyyx@126.com Tell: 029-85216794 88466792 国内发行:陕西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广告许可证:陕工商广字6100004000018号 邮发代号:国内52-116/国外BM645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郑博杜蕊
    168-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脂质运载蛋白 2(lipocalin-2,LCN-2)水平表达与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来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98例确诊的RVO继发ME患者为观察组,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分为重度组(n=46)、中度组(n=32)和轻度组(n=20),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36)和预后良好组(n=62);另选取98例单纯RVO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FABP4,VWF,LCN-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FABP4,VWF和LCN-2水平对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 FABP4(35.24±4.43 ng/ml vs 23.19±3.69 ng/ml),VWF(2.67±0.67 ng/ml vs 1.48±0.38 ng/ml),LCN-2(112.53±12.74 mg/L vs 85.49±9.86 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90,15.294,16.616,均 P<0.05);随病情逐渐发展,轻、中、重度组血清 FABP4(33.38±4.29 ng/ml,35.79±4.49 ng/ml,38.64±4.65 ng/ml),VWF(2.36±0.59ng/ml,2.72±0.66 ng/ml,3.29±0.87 ng/ml),LCN-2(105.84±12.24 mg/L,114.61±12.88 mg/L,124.59±13.69 mg/L)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194,13.294,15.703,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 FABP4(39.64±4.59 ng/ml vs 32.69±4.34 ng/ml),VWF(3.26±0.87 ng/ml vs 2.33±0.55 ng/ml),LCN-2(124.56±13.42 mg/L vs 105.54±12.34 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82,6.487,7.122,均 P<0.05));血清 FABP4(OR=2.236,95%CI:1.109~4.510),VWF(OR=2.069,95%CI:1.044~4.100),LCN-2(OR=1.875,95%CI:1.015~3.463)为 RVO 继发ME 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 FABP4,VWF,LCN-2 水平预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 AUC(95%CI)分别为 0.817(0.726~0.888),0.791(0.697~0.867)和0.798(0.705~0.87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2(0.863~0.973),三者联合预测优于各因子单独预测(Z=2.034,2.375,2.385,P=0.042,0.018,0.017).结论 RVO 继发 ME 患者血清 FABP4,VWF 和 LCN-2水平均上调,且均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RVO继发ME患者发生预后不良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视网膜静脉阻塞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脂质运载蛋白2黄斑水肿

    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Syndecan-1,PTX-3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张宏颖黄开飞张明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9)和非MODS组(n=91),并根据患者入院28天内的生存情况,将MODS组分成存活组(n=21)和死亡组(n=2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Syndecan-1和PTX-3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yndecan-1和PTX-3对MODS的诊断价值及二者对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MODS组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创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24.41±5.22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u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 评分(22.02±4.41 分)以及血清 Syndecan-1(77.76±8.25 ng/ml)和 PTX-3 表达水平(34.87±4.53 pg/ml)高于非 MODS 组(18.62±4.06 分,16.69±3.54 分,63.98±7.52 ng/ml,25.43±3.9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65,7.783,9.994,12.766,均 P<0.05);血清 Syndecan-1 和 PTX-3各自单独诊断多发伤并发MOD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0.867,而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1,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优于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诊断(Z=4.029,2.681,P=0.001,0.007),且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炎性指标 IL-6,PCT.死亡组患者血清 Syndecan-1(85.17±9.03ng/ml)和 PTX-3 表达水平(40.20±5.21pg/ml)均高于生存组(67.90±7.22 ng/ml,27.77±3.6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1,9.345,均 P<0.05);血清Syndecan-1和PTX-3各自单独预测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状态的AUC分别为0.845,0.792,而二者联合预测的AUC 为 0.932,二者联合优于 Syndecan-1 和 PTX-3 各自单独预测(Z=1.982,2.311,P=0.047,0.020),对多发伤并发MODS患者预后状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Syndecan-1和PTX-3表达水平与多发伤并发MODS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多发伤并发MODS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多发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配体蛋白聚糖-1正五聚蛋白-3

    初产妇分娩后血清TIMP-1和Fibulin-3水平变化及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王利伶张银于波
    179-18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初产妇分娩后血清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细胞外基质蛋白-3(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3,Fibulin-3)水平变化及其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诊断价值,为PFD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F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单纯盆腔脱垂(POP)组(n=34)、单纯压力性尿失禁(SUI)组(n=51)以及POP并发SUI组(n=13).同期选取产后复查无PFD初产女性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IMP-1,Fibulin-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IMP-1,Fibulin-3水平对PFD的预测效能.结果 PFD组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患者比例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933,P<0.05).PFD组血清TIMP-1(3.68±0.41 ng/ml),Fibulin-3(20.18±2.29ng/ml)水平比对照组(4.25±0.53ng/ml,23.04±2.64ng/ml)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21,8.101,均P<0.05).POP并发SUI组血清TIMP-1,Fibulin-3水平低于单纯POP组和单纯SU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940,14.871,均P<0.05).随着单纯POP组与单纯SUI组患者病情加重,血清TIMP-1,Fibulin-3水平逐渐降低(F=8.411,13.173,18.425,10.965,均 P<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 TIMP-1,Fibulin-3 预测发生 PFD 的 AUC 是0.770,0.784,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93,优于单独检测(Z=2.996,2.766,均P<0.05).结论 PFD患者血清TIMP-1,Fibulin-3水平降低,且二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独检测,可作为预测产后PFD的血清学指标.

    盆底功能障碍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细胞外基质蛋白-3

    晚期肾移植术后贫血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血液实验室指标观察及临床效果评价

    张蓬杰王小艳王坤英丁通...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罗沙司他(Roxadustat,Rox)治疗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的血液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1例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其中使用罗沙司他治疗48例(Rox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53例(rhEPO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铁剂以及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铁调素(hepcidin,HePc)、他克莫司谷值浓度(Tacrolimous trough concentration,Tac CO)、环孢素谷值浓度(Cyclosporine A trough concentration,CsA CO)、霉酚酸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ycophenolic acid area under curve,MPA-AUC)、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Th/Ts比率(Th/Ts)、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变化.并观察6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RBC,Hb,EPO,SF,TSAT,HePc,Tac C0,CsA CO,MPA-AUC,Lym,Th/Ts,Scr,BUN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19~2.024,均P>0.05).治疗1,3,6个月后,两组RBC,Hb,EPO,SF,TSAT较治疗前上升,HePc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4.890,219.907;256.171,201.231;138.023,89.247;92.890,215.780;189.198,179.092;112.132,76.127,均 P<0.05);且罗沙司他组 RBC,Hb,SF 高于促红素组(F=9.672,8.165,139.360),EPO,HePc低于促红素组(F=124.437,7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A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118,P=0.119).Tac CO,CsA CO,MPA-AUC,Lym,Th/Ts较治疗前变化不大,Scr,BUN较治疗前略上升,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65,1.167,1.097,1.343,5.219,0.696,1.106,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0.773).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晚期肾移植术后贫血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调节体内铁代谢水平,对移植患者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移植肾功能稳定,安全性好.

    罗沙司他晚期肾移植后贫血血液实验室检验安全性分析

    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蔡远凤贾城壹王光丽
    189-19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原核表达、纯化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Hcp),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PCR扩增霍乱弧菌Hcp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28a-hcp转化E coil BL21(DE3)中,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及表达形式鉴定.获取可溶性Hcp蛋白行Ni-NTA柱纯化,纯化的Hcp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以评估其免疫原性.再以Western blot法分析抗体对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识别.结果 重组载体pET28a-hcp的酶切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hcp基因序列一致,成功构建pET28a-hcp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相对分子量为28kD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纯化后获得较纯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可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抗Hcp多克隆抗体(anti-Hcp);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anti-Hcp具有识别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获得可溶形式表达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的抗Hcp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Hcp蛋白在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T6S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建立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的方法及初步性能评价

    王梦霞贾江花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建立一种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含量的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三明治"夹心法,血清中的sFlt-1与生物素化sFlt-1单克隆抗体和吖啶酯标记的sFlt-1单克隆抗体反应,形成生物素化抗体-抗原-吖啶酯标记抗体的免疫复合物.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反应,免疫复合物被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捕获,标记在免疫复合物上的吖啶酯在碱性H2O2条件下产生化学发光.利用免疫复合物的光强度计算血清中sFlt-1的浓度,优化抗体浓度,建立检测sFlt-1的磁微粒CLIA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准确度及方法学比对等性能进行评价.收集2022年2~8月宁波鄞州中医院孕妇血清样本100份,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最终确定试剂中生物素化抗体的最佳浓度为2 μg/ml,吖啶酯标记抗体的最佳浓度为100 ng/ml.该方法空白限为1.67 pg/ml;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CV)均<5%;线性范围为8.9~81 206 pg/ml;血红蛋白浓度不大于500mg/dl,胆红素浓度不大于20mg/dl,乳糜浓度不大于1 450 FTU,生物素浓度不大于50μg/L时,对检测结果不产生明显干扰;添加回收率为98%;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比对的相关系数r2为0.995 3,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初步性能,进一步开发后可应用于子痫前期的辅助筛查.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磁微粒化学发光子痫前期

    临床实验室四种血培养瓶对常见病原菌检出效率及抗生素吸附能力实验比较

    饶亚华贾珉王永涛胡志敏...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生物梅里埃BMX-FA/N Plus,郑州Anto,珠海DIER和重庆Zhongyuan四种血培养瓶在常见病原菌检出和抗生素吸附能力的差异.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光滑念珠菌).将预制的菌悬液和无菌马血注入四种血培养瓶,分别用于模拟未使用抗生素和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血培养样本,其中模拟抗生素治疗样本中添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和米卡芬净六种临床常用抗生素.通过记录比较各培养瓶在有、无抗生素干扰下五天内的报阳情况和检出时间,评估其检验性能.结果 在无抗生素干扰情况下,四种血培养瓶对上述9种病原菌的检出率均为100%.DIER需氧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时间早于BMX-FA Plus需氧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08,5.547,12.247,均P<0.05);Zhongyuan厌氧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时间快于BMX-FA Plus厌氧瓶,平均缩短1.92~10.80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87,5.367,33.068,24.855,均P<0.05).在使用抗生素模拟实验中,BMX-FA Plus培养瓶在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峰浓度抗生素组病原菌检出率均为100%.Zhongyuan血培养瓶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米卡芬净峰浓度抗生素组病原菌检出率均为100%.峰浓度亚胺培南抗生素组国产瓶仅Anto厌氧瓶检出,阳性检出率(66.7%)低于BMX-FA Plus(100%),且检出时间Anto厌氧瓶更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00,P=0.030).结论 无抗生素干扰时,四种血培养瓶对上述病原菌阳性检出率相同,检出时间上DIER和Zhongyuan总体上较BMX-FA/N Plus更短.在有抗生素干扰时,BMX-FA/N Plus培养瓶病原菌检出能力最佳,国产Zhongyuan树脂瓶次之.

    血培养病原菌抗生素吸附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

    融合基因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张志远郑直田晓怡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基因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基因片段在基因组中发生重组而形成的新序列,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融合基因的检测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风险分层和靶向治疗等提供重要指导.传统的融合基因检测方法占据主导地位,但存在灵敏度偏低,成本偏高或技术复杂,难以大规模应用的局限.随着生物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全新的融合基因检测方法逐渐涌现,为融合基因检测提供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融合基因检测的传统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测序技术,旨在为融合基因的检测提供思路,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指导.

    融合基因下一代测序液体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