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董海原

月刊

0253-9926

sxyyzz@163.com

0351-5261401,5261402,526140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山西医药杂志/Journal Shan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层螺旋CT在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芬吕祥柱王冉冉
    1791-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与眼科A/B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准,分析2种检查方式对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效能以及获取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86例疑似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80例。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对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的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926,P<0。05);眼科A/B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一般的一致性(Kappa值=0。677,P<0。05)。多层螺旋CT诊断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的效能数据较眼科A/B超声明显更高,且图像质量评分较眼科A/B超声也更具优势(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诊断中应用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的诊断数据支持,相较眼科A/B超声的图像质量更好,准确率更高,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改善均具有指导价值,推荐推广应用。

    探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检查单纯性眼球外伤性白内障图像质量诊断价值

    益生菌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肖璐尚莉
    1795-1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叶酸对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儿展开前瞻性研究,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益生菌,即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叶酸。对比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肠道菌群结构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类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液T细胞亚群结构,提升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叶酸肠道易激综合征T淋巴细胞亚群肠道菌群结构炎症反应

    助产士主导孕期管理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谢菊秀梁玉涵韩广静
    1798-1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孕期管理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接收的11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给予回顾性分析,按产妇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辅以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辅以助产士主导孕期管理。对比2组产妇自我效能感、分娩恐惧感、分娩结局、产后焦虑及抑郁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量表(CBSEI-32)评分、分娩恐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CBSEI-32评分升高,分娩恐惧评分降低并且观察组CBSEI-32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娩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会阴损伤、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焦虑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主导孕期管理能够增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自我效能,减轻产妇分娩恐惧感,改善妊娠分娩结局,避免产妇产后焦虑、抑郁。

    助产士孕期管理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结局心理状态

    Snyder希望理论辅助群组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负面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何绍慧邬碧波谢兰
    1802-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Snyder希望理论辅助群组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负面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94例需进行乙型肝炎患者(于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取Snyder希望理论辅助群组干预应用于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耻感肚会影响量表(SIS)]、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及希望水平[赫匹希望指数量表(HHI)]。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有关病耻感的S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关负面情绪的SAS量表评分为(41±4)分低于对照组的(47±5)分、SDS量表评分为(43±3)分低于对照组的(4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关希望水平的HH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辅助群组干预可有效消除乙型肝炎患者的病耻感,降低负面情绪,提高希望水平。

    理论研究乙型肝炎负面思维希望病耻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1805页

    基于循证医学的整体护理对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的应用研究

    王粟裕何秀扬
    1806-1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循证医学的整体护理对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灌注化疗。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47例)和循证组(48例),常规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治疗期间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的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结果 在不同护理方案下,循证组护理7 d、14 d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25±5)分、(21±5)分,均低于常规组[(28±5)分、(24±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0±5)分、(26±5)分,均低于常规组[(33±5)分、(28±5)分];循证组护理7 d、14 d后的Kolcaba主观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分别为(70±10)分、(89±10。41)分,均高于常规组[(65±10)分、(83±10)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分别为(4。1±1。3)分、(2。8±0。5)分,均低于常规组[(5。1±1。8)分、(3。7±0。8)分];循证组的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QOL)评分分别为(87±10)分、(85±10)分,均高于常规组[(81±10)分、(80±10)分],体力状态评分(ZPS)评分(1。4±0。6)分低于常规组(1。9±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整体护理能改善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积极意义。

    卵巢肿瘤腹腔灌注化疗循证医学整体护理身心状态

    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指标及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的影响

    连一晓刘旭岚董艳朱冰洁...
    1810-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干预模式,对比2组术后恢复时间、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水平及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量表(SCNS-ED)评分。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更短(t=3。33,P=0。001;t=3。01,P=0。003;t=3。37,P=0。001;t=3。24,P=0。002);实施后,观察组 BMI 较对照组更高(t=2。17,P=0。034),观察组ALB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2。82,P=0。007),观察组T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2。32,P=0。024);实施后 7 d、14 d、1 个月,观察组 SCNS-E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10,P=0。003;t=2。82,P=0。005;t=5。03,P<0。001)。结论 精细化营养支持结合支持性照护理论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可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增强体质量与BMI,提高营养指标,降低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精细化营养支持支持性照护理论食管癌血清白蛋白特异性支持照护需求

    精细化护理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彭琴
    1814-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炎应用精细化护理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封一五五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炎儿童80例,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精细化组(精细化护理),每组40例。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精细化组儿童症状改善时间短、儿童依从性高、家属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相比,2组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精细化组肺功能更好,炎症因子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用于儿童支气管炎中有助于更快缓解症状,提高依从性,同时提升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家属更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支气管炎精细化护理肺功能炎症因子

    医护患三位一体化护理联合家庭延续护理在帕金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代凤
    1818-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医护患三位一体化护理联合家庭延续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8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所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化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延续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精神状态量表(MMSE)]、情绪状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结果 经干预后患者MoCA、MMSE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医护患三位一体化护理联合家庭延续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

    医护患三位一体化家庭延续护理帕金森病应用

    阶梯性营养干预对重症监护室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周欢宋梦高辉
    1821-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梯性营养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肿瘤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肿瘤重症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及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阶梯性营养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变化,营养干预不良反应发生率,入住ICU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最后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支持风险变化。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LB)、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干预不良反应率5%低于对照组22%(P<0。05);观察组入住ICU期间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25%(P<0。05);干预后2组患者营养支持风险评估量表(NRS2002)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ICU肿瘤重症患者实施阶梯性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且营养干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进一步辅助降低ICU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营养支持风险。

    阶梯性营养干预重症监护室肿瘤重症营养水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