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于明江

双月刊

1671-0126

zy-bjb@163.com

0351-429323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2号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歧杆菌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许江山王晓冰贺双文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早产儿及低体重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胃肠功能及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腹胀持续、呕吐持续和留置胃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体重增长与每周头围增长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初次排便和胎粪排尽时间短于对照组,大便频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d、5d,观察组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胃肠功能.

    双歧杆菌喂养不耐受生长发育胃动素

    微生态制剂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马春淼侯广军张现伟耿宪杰...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微生态制剂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并发小肠结肠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行根治术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行根治术后予以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片,持续用药3个月,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小肠结肠炎发生率、Heikkinen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小肠结肠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比较血清IL-6水平均降低,血清IL-10增高,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IL-6水平较术后3个月增高,血清IL-10下降,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血清IL-6、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IL-6、血清IL-10优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予以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患儿并发小肠结肠炎风险,促进肠上皮损伤修复,改善肠道功能,对小肠结肠炎具有较好预防作用.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微生态制剂小肠结肠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观察

    王瑞星齐路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颈动脉狭窄患者114例,病变血管129条,患者均予以CEA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6~8h,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12个月随诊,分析患者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中颈动脉开放时、术后6~8h、术后1周的脑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2个月与术后6~8h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出现2例脑过度灌注,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脑梗死,1例死亡.术后12个月出现1例脑梗死,2例TIA,4例颈动脉再次狭窄,3例死亡.结论:在CDFI下行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围手术期脑卒中、脑高灌注综合征及死亡的发生,降低远期再狭窄发生率.

    颈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远期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骆战辉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退热情况、咳嗽程度、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5d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退热率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咳嗽率、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于患儿的转归有利.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丁彦荣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0例有性生活史、宫颈完整存在的妇科患者,先后进行HPV、TCT检查以及HPV+TCT联合检查.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与HPV+ TCT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联合应用临床价值.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后,640例患者中检出338例(52.81%)炎症,292例(45.63%) CIN,10例(1.56%)鳞癌;HPV检查中鳞癌的检出率为100.00%,其次为CINⅢ98.11%、CINⅡ95.65%、CIN Ⅰ 80.27%,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升高;TCT检查也显示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阳性检出率也逐渐增高的趋势;HPV+ TCT联合检查符合率为99.53%,高于HPV76.88%、TCT81.56%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准确分辨出病变程度,可作为临床筛查宫颈癌的首选方法.

    人乳头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宫颈癌诊断价值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

    董晓娟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阴道试产(TOLAC)的160例足月妊娠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阴道分娩的160例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阴道自然分娩,观察组进行TOLAC,试产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转为剖宫产.分析两组产妇围产期基本情况、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及各项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而助产率及中转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具有一定可行性,首先行TOLAC有利于降低二次剖宫产率.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

    基于七氟醚的麻醉方法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陈广军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作为麻醉药物,可有效降低对患者机体循环系统和呼吸功能的抑制,并有助于维持术中麻醉过程的平稳,麻醉效罘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老年腹腔镜手术七氟醚麻醉效果安全性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比研究

    陈小增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创伤指标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h、12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组间相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和结石清除率相比,观察组较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均可有效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相较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更小、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输尿管软镜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崔晓敏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的临床效果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生素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治疗14 d.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记录支气管肺炎相关症状缓解时间;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1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后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治疗组,支气管肺炎相关症状缓解时间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Th1/Th2与治疗前本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效果明显,支气管肺炎病症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可辅助调节Th1/Th2细胞因子,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有推广价值.

    痰热清抗生素小儿支气管肺炎Th1/Th2细胞因子

    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四肢创伤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樊红兵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四肢创伤伴有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方法:纳入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7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6例,研究组应用VSD技术,常规组给予传统处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创面面积小于常规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平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长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SD用于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中,能够缩小创面面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同时避免多次换药,加速创面愈合并减少住院时长.

    负压封闭引流四肢创伤复杂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