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于明江

双月刊

1671-0126

zy-bjb@163.com

0351-429323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2号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胰腺炎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任宏龙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胰腺炎腹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9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奥曲肽+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痛消失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腹痛消失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短.

    急性胰腺炎奥曲肽前列地尔腹痛消失时间并发症

    阿奇霉素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比较

    薛晓丽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不同疗程的阿奇霉素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时间≤4d,观察组阿奇霉素的治疗时间为5 ~7 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除退热时间外)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不同,治疗7d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阿奇霉素不同疗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翟秀梅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0例COPD患者为患病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吸烟史、家族呼吸疾病史、粉尘接触史、室内外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次数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家族呼吸疾病史、粉尘接触史、室内外空气污染以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家族呼吸疾病史、粉尘接触史、室内外空气污染以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COPD发病与年龄、吸烟史、家族呼吸疾病史、粉尘接触史、室内外空气污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危险因素

    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及报告解读

    王蔚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密度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骨密度临床诊断报告578份的误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在扫描分析、诊断报告解读方面,各种不正确率高达32%.结论:BMD测定在不同程度上受操作人员、环境、机器、方法及测量部位等诸多因素影响,使的BMD测量值极易出现误差,从而使临床诊断和药效评价等都有可能出现假象,值得重视.

    骨质疏松骨密度双能X线(DXA)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患者术后高危型HPV转阴率的动态监测的意义

    赵巧霞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术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转阴率动态监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HR-HPV感染的CIN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这168例患者均进行LEEP治疗,术后6个月再次检测宫颈HR-HPV的平均负荷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分析对比手术前后宫颈HR-HPV检测结果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各级别CIN术前HR-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术后,各级别HPV-DNA平均病毒负荷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EEP术后6个月,168例CIN患者HR-HPV总转阴率为72.02%,各级别CIN患者的感染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术后6个月HR-HPV阳性患者47例,其中TCT检查正常者35例且活检未发现CIN,TCT异常者12例,活检确诊CIN Ⅰ级1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8例,各级别CIN患者宫颈病变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负荷量组术后CIN阳性例数多于低度负荷量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的动态监测可作为判断CIN术后预后的良好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CINHR-HPV宫颈环形电切术

    CT扫描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

    张强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提升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效率和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通过影像资料分析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者SFTP病灶均为单发性病灶,其中左侧7例、右侧8例,肿瘤大小:5例<3 cm,6例在3~5 cm之间,4例>5 cm.平扫CT检查可发现4例低密度,5例等密度,6例混杂密度(其中钙化4例,坏死2例);多期增强扫描:9个均匀强化,6个“地图样”不均匀强化;10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有中度强化,3例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更高;2例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稍减低.结论:SFTP在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多期增强扫描能反映瘤体特点,提升了临床对该病的认知和诊断效率.

    多层螺旋CT纤维瘤影像学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在乳腺良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艳君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在乳腺良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乳腺肿瘤患者21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钼靶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0例乳腺病变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90.00%高于单独应用超声78.10%和X线钼靶77.62%;157例不同直径恶性肿瘤超声联合X线钼靶正确诊断率88.54%高于单独应用超声77.71%和X线钼靶76.43%;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检查对乳腺致密型、脂肪型正确诊断率分别为79.57%和100%,均高于单独应用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钼靶具有各自的检查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相互弥补及提高乳腺癌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钼靶摄影诊断

    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王晶涛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七氟烷用量、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七氟烷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采取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七氟烷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麻醉苏醒期躁动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类药物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谢伟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类药物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丙戊酸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8%,较对照组75.8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70.2±5.8)分,较对照组(62.4±6.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率5.17%较对照组18.9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类药物能有效提高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癫痫综合效果较好.

    癫痫拉莫三嗪丙戊酸疗效安全性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观察

    周丹丹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观察.方法:选取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NIHSS <4分)36例、中度组(4分≤NIHSS< 15分)34例、重度组(NIHSS≥15分)30例,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浓度均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浓度高于轻度组,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尿酸浓度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两者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可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判断,评估价值较高.

    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缺血性脑卒中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