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于明江

双月刊

1671-0126

zy-bjb@163.com

0351-429323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2号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排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

    俞泽阳王昊雨贾迎春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1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原发性胃淋巴瘤11例,CT表现为胃壁局部不均匀增厚10例,其中2例伴有溃疡,弥漫性增厚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6例,其中小肠病变2例,结肠病变1例,回盲部病变3例,CT表现为肠套叠伴肠壁增厚3例,肠壁环形或偏心性增厚3例伴管腔明显狭窄,同时出现瘤样扩张征象1例;病变同时累及胃及小肠的原发性淋巴瘤1例.所有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伴周围和(或)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多排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

    胃肠道肿瘤淋巴瘤非霍奇金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交叉耐药性的体外研究

    程燕芝苗艳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为临床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菌种鉴定确诊的肺结核患者,选取其中行罗氏结核菌药敏的痰标本319例,以比例法药敏为金标准,比较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交叉耐药性.结果:319例标本中,281例标本对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均敏感,16例标本对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均耐药.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莫西沙星敏感的标本22例,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莫西沙星耐药的标本0例.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中有(22/38) 57.9%对莫西沙星耐药,莫西沙星耐药菌株中(16/16)10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结论:以罗氏培养,比例法药敏为金标准,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对莫西沙星大部分敏感,为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结核分枝杆菌交叉耐药性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39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李炳昕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配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7例,随机分观察组(n=39)、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配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喘憋、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配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迅速,且安全性高.

    毛细支气管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疗效

    持续血液净化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

    李静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者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60例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1例(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2)、HCO3-]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存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87.1%,相比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者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存活率高、肾功能恢复好.

    肾功能障碍存活感染性休克连续性血液净化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心电图改变

    李巍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接受射频消融的107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行导管消融治疗)和正常节律药物组(使用转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术后3周时间对心电图的影响情况.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比使用正常节律药物严重,在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ST段下降3方面,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且变化呈现出统计学性差异(P<0.05).结论:行射频消融术和使用正常节律药物都会引起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且射频消融对心电图的影响更大,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行射频消融患者心电图逐渐趋向正常.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心电图

    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血液透析后对患者生化检验的影响

    刘鸿燕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对血液透析后患者生化检验应用肝素锂抗凝血浆的评估效果及影响.方法:将42例血液透析后患者采取普通真空采血管、肝素锂抗凝管与分离胶/促凝剂管抽取静脉血,详细记录普通管与分离胶/促凝剂管在37℃水浴箱中的血液凝固时间,之后同时对分离胶/促凝剂管中的血清与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在37℃水浴箱中,普通管凝固时间长于分离胶/促凝管剂,肝素锂抗凝血浆则未发生凝固;生化指标中Bun、Cr、Phos、CO2-CP、Mg2、Ca2、Cl-、Na+、K+、UA浓度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能替代血清对行血透患者后的样本实施生化检验,且提高了检验效率,确保准确性,给患者的救治争取时间.

    肝素锂抗凝血浆血液透析生化检验

    Cellavision 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临床应用评价

    刘朔婕陈志奇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Cellavision DI60全自动形态分析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不同疾病类型选取250份外周血液标本,涂片染色后分别采用DI60系统和人工镜检两种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并比较结果.结果:DI60系统对正常人外周血涂片的辨识度较准确,与人工镜检结果相比可达90%以上,而针对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原始细胞虽可以检出,但是评估能力有限,错误率在20%以上.结论:DI60系统可以承担日常外周白细胞分类检验的初筛工作.

    DI60白细胞分类外周血

    三种血压监测方式在危重症患儿临床应用价值

    刘艳王峥李玉萍张玮...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3种血压监测方式在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59例危重症患儿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人工听诊测压、有创血压测压及多参数监护仪测压的3种血压监测方法,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危重症患儿在休克期,有创动脉血压与人工听诊的测量值接近,但与多参数监护仪的测量值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处于休克的转归期即病情稳定时,3种测压方式的测量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数值准确、可靠,可持续监测动脉血压,但对于休克期置管困难的危重症患儿,可参考人工听诊测压;对于休克纠正后的患儿,可考虑停用有创操作而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无创血压监测.

    危重症患儿人工听诊测压有创血压测压多功能监护仪测压

    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探析

    骆衡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内科药物常规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采用内科药物常规治疗加螺内酯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和血清钾值,分别为(277.57±70.11) pg/mL、(395.1±7.68)m、(4.54 ±0.14) mmol/L比参照组(515.42 ±65.36) pg/mL、(344.2±15.72)m、(4.33±0.06) mmol/L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情感(88.6±11.5)分、躯体(85.3±7.7)分、角色(86.2±9.4)分、认知(89.3±17.0)分比参照组(69.2±13.9)分、(62.4±9.9)分、(69.0±8.5)分、(67.0±15.4)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给予螺内酯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而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螺内酯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临床效果

    应用胃功三项评价功能性胃肠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

    陈璐璐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胃功三项评价功能性胃肠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依照患者就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6)与试验组(n=56),对照组施以药物治疗,试验组施以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胃功能三项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汉密顿焦虑(HAMA)评分、抑郁(SDS)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SD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HAMA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胃功三项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指标,使得应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效果显著.

    胃功三项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