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于明江

双月刊

1671-0126

zy-bjb@163.com

0351-4293234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2号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Colleg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刘春雷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87)与对照组(n=87).所选患者均给予降压、保护脑组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针灸康复训练中风偏瘫神经功能缺损

    康复阶梯图联合行为干预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周盼盼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阶梯图联合行为干预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个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康复阶梯图联合行为干预护理3个月,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CSS评分、F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阶梯图联合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康复阶梯图行为干预日常活动能力

    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的影响

    时静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肠胃改善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ALB、PA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提高机体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食管癌根治术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营养状态预后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王洁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64例行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新生儿为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对综合优质护理模式加以采用,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护理方法效果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

    陶欢欢张宪芬孟海英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较对照组低,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针对性护理

    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效果观察

    胡金菊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优质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

    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王美娣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造成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预防措施展开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数量,分析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240例新生儿护理过程中,14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3%,包括2例皮肤损伤、1例导管堵塞、1例意外拔管、3例信息记录失误、3例输液外渗、2例设备故障、2例制度未落实.通过分析安全因素调查表发现,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新生自身因素、新生儿护理技术复杂等原因是引发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护理流程、重视基础护理、加强护理责任心等措施,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不良事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利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就诊时间分成对照组(n=44)与试验组(n=49),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开展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干预原发性肝癌围术期护理生存质量

    袋鼠式护理对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

    杨凤涛董玉红王粉秦俊晓...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早产儿70例,上半年为对照组25例,下半年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袋鼠式护理.对两组的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出院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大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NICU母婴分离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和出院后早产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帮助早产儿适应宫外环境,增进母婴感情,提高家庭护理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袋鼠式护理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乳喂养再住院率

    PDCA循环管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姜海贞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重型颅脑损伤PDCA循环管理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