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

    孙英肖瑞宁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要举措.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诉求和改革的趋势导向,也是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思政课智能化转型面临教师能力不足、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风险和顶层设计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强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和跨学科思维,以思政课育人的根本目标为价值导向,以系统思维推进思政课智能化建设.

    人工智能思政课实践困境智能化建设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审视

    张晗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在大中小学课程育人体系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和生长点,为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注入强大动力.为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系统审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现实成效,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梗阻环节,着力探析破解课程思政建设"卡脖子"环节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课一体化协同育人

    一体化视域下的思政课课堂活动设计

    唐蓓王国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体验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一体化视域下的思政课课堂活动设计,既要考虑思政课教学的共性特点与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各学段特点与教学特性,坚持共向设计、力求异中见同,坚持差异设计、力求同中有异,坚持梯度设计、力求进阶有序,坚持衔接设计、力求上下贯通,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体化共向设计差异设计梯度设计衔接设计

    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

    孙进宝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讲好中国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革命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内在要求,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选择.大中小学思政课讲好革命文化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可操作性,需要处理好"多与少""粗与细"的关系,坚持学段衔接、螺旋式上升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融入的实现路径,即根据不同学段思政课的目标定位,精准选好革命文化素材;创新革命文化学习与研究的载体,以新颖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传播.

    革命文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融入

    四维一体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路径探析

    戴建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思政课一体化是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路径是多元的.构建目标递进、内容进阶、方法适切、评价跟进四维一体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路径,有利于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提升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四维一体目标递进内容进阶方法适切评价跟进

    道德与法治课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许燕云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教育生态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巩固知识基础与培养思维品质的完美结合,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项目情境创设依托社会热点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其核心素养;项目实施推进采用"三改"有机贯通关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达成,使其学会主动学习;项目评价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够促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达成育人价值.

    项目式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实施策略

    创新"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徐海霞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创新"行走的思政课"实施路径,要搭建联通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课堂与社会的桥梁.具体可通过凝练学习主题、强化深度体验、融合多种资源,推动教学设计课程化、促进教学过程规范化、保障课程实施常态化,引领学生在"行走"中学、思、践、悟,增强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行走的思政课课程设计规范课程常态实施

    实践环节优化策略例述

    陈永奇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质,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要坚持从经验学习向应用经验演进,从课堂空间向生活问题进发,从要素齐全向要素功能转化,从多元评价向改进教学调整,实现实践滋养理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践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化教学核心素养

    例谈主观题变式训练的策略

    刘沛新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式训练能够为教学提质增效.结合课程标准命题框架和新结构教学评框架,以知识、能力、情境及其构成要素作为变量,以命题视角优化与重组出不同水平的变式题目开展训练,变知识以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学科内容,变能力以促进学生多维完成学科任务,变情境以助力学生综合应对复杂挑战.基于此,可以有效解决主观题变式训练中"变什么、为什么变、怎么变"三个核心问题,助力学生熟练运用学科内容、多维完成学科任务、综合应对复杂挑战,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命题框架解题教学变式训练高三备考

    议题巧设置 促素养生成

    曾凌峰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设置恰当的议题是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值得研究的问题.议题设置是议题式教学开展的前提,主导议题式教学的施教进程,并贯穿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从广阔的时政资源及乡土资源取材提升议题设置水平.精心设置议题,能引起学生共鸣,促进思维进阶,助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议题设置价值引领个性多样主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