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

    王培培王成玲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教师群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教师要顺势而为,聚焦发展学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从政治使命、道德人格、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仁爱情怀和格局视野六个层面,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争做思政"大先生",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教育家精神高中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

    《理想国》中的辩证法教育论析

    张立国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国》中的辩证法教育是培养哲人、助人走出"洞穴"的重要"技艺".作为"技艺"和"知识",辩证法以"实在"为关切的重心,体现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态度并确定注意力和行动的方向.辩证法通过雄辩和讨论(对话)说服人,而且讨论构建的"相互支援"关系优于雄辩构建的"相互竞斗"关系.辩证法通过培养人对智慧的爱,提高人洞察实在、把握永恒真理的理性能力,最终帮助人获得真正的 自由和幸福.柏拉图关于辩证法教育内容、形式和目的的论述,为现代人走出数智时代的信息"洞穴",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追求自由和幸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辩证法教育技艺讨论爱智慧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研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罗滨任兴来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培育时代新人的有力抓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着眼于"四通":教学研究互通,建立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机制;教学内容联通,衔接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融通,形成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合力;教师培养贯通,培育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师队伍,从而持续推进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赋能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质量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教研实践

    基于"情思共生"的小初一体化教学——以道德与法治"同伴交往"教学主题为例

    印琼张翰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一体化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一体化教学要关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注重学段衔接,从整体上把握.教师可根据"情思共生"理念,从内容中厘清"情思"共生要素,把握一体化教学目标;从方法中探索"情思"共融环节,寻求一体化教学策略;从路径中打通"情思"共振通道,突破一体化教学壁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情思共生同伴交往小初衔接教学一体化

    大概念视域下学科逻辑推理能力的培育

    张立华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建构知识情境,注重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提升;以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建构问题情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以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建构议题探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以上三个环节能够提升学生学科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 目标的思政学科大概念教学路径.

    大概念核心素养逻辑推理能力学科任务

    跨学科视域下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郝思琪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是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以跨学科整合为途径,积极吸纳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成果,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核心内容,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着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教育逻辑的统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跨学科视域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表现性评价:指向解决问题的理解性学习——以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为例

    董琰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表现性评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基于持续性理解的表现性评价目标,建构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设置基于学力生长的表现性评价规则,坚持教学评一致原则.运用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有效设计、组织和实施活动,发挥评价对课堂活动的引领、诊断,凸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让活动真正发生,让素养真实可见,实现学力进阶.

    表现性评价理解性学习活动任务解决问题

    辩证把握矛盾关系 落实落细读本教学

    余国志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课程是一门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注重思想价值引导、注重政治认同的重要课程.在《读本》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内容落实落细,是一线思政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读本》教学实践中,通过把握立德树人与知识传授的辩证关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落细读本思想基本要求;把握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政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教学改革

    主题式学习的优化设计——以"共筑生命家园"为例

    王欢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学习主题设计中需要明确学习主题,介入真实情境,设置思辨问题,布置有意义有价值的任务,这样才能从"在何种情境下能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来有效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为此,教师需要优化主题式学习.首先,基于素养立意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在价值上认识学习主题;其次,创设两难情境,启发学生在冲突中理解学习主题;最后,设置思辨问题,鼓励学生在探索中认同学习主题.

    主题式学习两难情境设计优化

    党史育人三策

    徐明辉
    4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