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钱荣钧

双月刊

1000-7210

0312-3822282 3822804

072751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Journal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以及石油物探的装备制造、计算机技术、人物介绍、经验交流等。主要读者对象是石油、地质、矿山、煤炭、冶金、工程、水文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岗岩内幕储层温度预测技术及效果——以共和盆地干热岩为例

    常德双郭增虎汪关妹唐美珍...
    581-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省共和盆地印支期花岗岩是有利的干热岩资源,但花岗岩内幕地震反射杂乱、非均质性强,目前基于地震资料的温度预测方法少见,制约了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为此,提出花岗岩内幕储层温度预测技术.重构不同频段地震数据,优选花岗岩内幕横向反射连续性好的优势频带(10~20 Hz)数据开展构造解释,并结合地层岩性、电性纵向变化特征,将花岗岩内幕纵向分为四层;依据实验室结果,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温度与地震速度的关系,然后开展高精度纵波速度反演,从而预测温度空间变化规律.该方法在共和盆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干热岩优势频带温度预测共和盆地花岗岩内幕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薄煤层强反射分离参数优选方法

    朱博华熊艳梅常健强王猛...
    591-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强反射分离方法在不同强反射类型的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算法关键参数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和标准,相关研究较少.为此,在薄煤层强反射分离过程中,明确子波相位和分离系数两个关键参数的含义,提出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薄煤层强反射分离参数优选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薄煤层强反射表征的精度,更好地开展强反射分离和储层预测.首先根据不同强反射储层类型对应的强反射子波特征进行分类,分析薄煤层强反射相位参数特征;然后基于钻井处反射系数计算及分离方法,确定强、弱反射的能量关系,估算分离系数,提高强反射分离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薄煤层强反射特征的识别更加准确,分离的效果有明显提升;突出了储层弱反射特征,可为储层精细预测提供较好的资料基础.

    匹配追踪薄煤层强反射参数优选相位分离系数储层预测

    基于主控因素的潜山裂缝储层多尺度地震预测

    杜昕范廷恩马淑芳樊鹏军...
    598-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潜山裂缝性储层预测方法多用于描述单一尺度的裂缝带发育特征.为综合反映渤海湾盆地M气田太古界潜山裂缝储层多尺度特征,提出基于主控因素的潜山裂缝储层多尺度预测技术:①针对沟—脊微地貌控风化有利区,利用曲率属性刻画潜山顶面沟—脊形态,预测宏观尺度风化成因裂缝富集条带;②针对燕山—喜山期发育的近东西向高陡断缝体控潜山构造缝,基于Radon变换技术预测大尺度高陡断缝体的分布;③以区域断裂发育方向和倾角为约束,利用蚂蚁体属性预测中、小尺度微断裂带;④基于Contourlet变换依次分解得到曲率属性、Radon变换属性、蚂蚁体属性的低频端和高频端信息,分别设计低频端、高频端融合规则,实现三种尺度裂缝带预测结果的有效融合.融合属性预测结果与FMI成像测井裂缝密度以及生产测试认识吻合,综合反映了潜山多尺度裂缝带发育特征,指导了M气田开发井设计与优化,同时证明所提方法具有实用性.

    裂缝预测多尺度主控因素属性融合Contourlet变换

    本期广告索引

    607页

    临河坳陷高效油气勘探综合物探技术及应用

    索孝东王泽丹石东阳杨俊...
    608-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临河坳陷主力生烃凹陷不清、构造及地层难以落实、成藏目标不清、突破井位难以落实等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用勘探新区高效勘探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以基于多种灵活约束机制的中浅层重力多密度界面反演及归一式重力正演剥层为核心,利用深层目标重力异常提取技术重新认识了临河坳陷地质结构.淖西深洼槽是临河坳陷的主力生烃区,临河坳陷南斜坡受黄河断陷槽控制,发育了中央断垒式潜山披覆构造带,具备两侧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提出并应用基于井、震资料控制的时频电磁模拟退火电阻率约束反演及基于精细地电结构模型的极化率约束反演等时频电磁目标储层油气检测技术,提高了深层目标的电性分辨率及目标储层的油气预测精度,快速锁定JH2x、LH1x及XH1井等靶区目标,为临河坳陷油气勘探的突破发挥了关键先导性作用,为低勘探程度新区、特别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技术思路.

    高精度重力勘探重力多界面反演重力剥层技术时频电磁电磁—井—震联合反演

    时频电磁技术在黄土塬覆盖区河道砂油藏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于波王学刚李明瑞张亚东...
    620-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黄土塬覆盖区的中生界侏罗系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复杂,在未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区域,仅利用二维地震资料进行钻探的成功率较低.为了提高钻井成功率,针对该区侏罗系河道砂油藏特点,采用时频电磁双侧、双源激发、多线接收的油气检测技术方案.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ZB地区进行攻关试验,总结了适用于黄土塬覆盖区的时频电磁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方案,即两项针对性采集方案设计和三项针对性处理、解释技术.利用GeoEast软件系统,基于深度学习开展时频电磁多参数智能油气预测.根据时频电磁解释成果,在时频电磁强异常区域部署并完钻Z6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表明时频电磁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证实了在黄土塬覆盖区利用时频电磁技术对侏罗系薄储层进行油气预测的可靠性.

    时频电磁法黄土塬薄储层油气预测多参数极化率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空—地—井垂直重力梯度数据反演方法

    张显侯振隆赵福权秦朋波...
    629-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重力梯度数据三维反演能够获得地下密度结构模型,用于地质资源勘探等领域.航空、地面和井中观测的重力梯度数据含有不同频率的信息,通过数据联合可以降低反演多解性,提高成像分辨率.对于具有复杂形态的地下异常体,目前这种多尺度数据联合反演的纵向空间分辨率,尤其是异常体底部的成像分辨率有待提升.针对该问题,开展了航空—地面—井中垂直重力梯度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研究.首先,在正则化反演中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加入聚类约束降低多解性;其次,联合航空、地面和井中垂直重力梯度数据,提出一种联合反演方法,并使用GPU加速计算;然后,将反演应用于理论模型数据与美国文顿盐丘地区重力梯度数据,验证方法的效果,并讨论了井位置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对基于GPU加速的并行反演方法进行性能分析.数据试验证明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能够降低反演的多解性,通过联合反演能够获得准确的密度分布,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使用异常旁井和穿异常井数据的成像分辨率更高.计算的文顿盐丘地区密度分布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近,证明了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试验还表明,GPU并行方法具有较高的加速比,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地质找矿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空—地—井垂直重力梯度密度反演模糊C均值聚类文顿盐丘GPU加速

    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及挑战

    骆迪王宏斌蔡峰吴志强...
    640-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已无法满足储层精细评价的需求,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和高维数据处理能力,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地震储层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本文深入讨论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进展及它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认识有:①在烃类定性检测方面,深度学习技术有助于综合利用多属性地震数据去提高效率和预测结果的准确率;在定量预测方面,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更精准地逼近地震数据与目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储层的精细定量评价.②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标签数据不足和样本不均衡等容易导致模型过拟合,泛化能力差;模型复杂,计算成本高;模型的"黑匣子"特征使预测结果缺乏物理可解释性;缺乏定性预测模型的评价标准和高精度的不确定性量化算法.③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致力于克服数据可用性的不足和深度学习的局限性等,构建地球物理知识图谱,实现多源数据与知识的有效融合、共享,将深度学习与反馈强化学习等其他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地震储层预测深度学习地震反演地震烃类检测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

    投稿须知

    652页

    人物介绍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