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钱荣钧

双月刊

1000-7210

0312-3822282 3822804

072751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Journal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内容包括地球物理勘探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以及石油物探的装备制造、计算机技术、人物介绍、经验交流等。主要读者对象是石油、地质、矿山、煤炭、冶金、工程、水文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主频带约束高精度Radon变换的多次波压制方法

    马继涛赵凯歌廖震
    1286-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Radon变换是地震资料处理中常用的一种算法,通过特定路径求和实现地震数据插值、多次波压制和波场分离.然而,由于采集数据和算法限制,变换域的分辨率较低,提高Radon域分辨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最常用的提高分辨率方法是多次迭代重加权算法,通过迭代更新权重,将加权值聚焦到地震数据曲率上,但很难将加权值聚焦到真实曲率位置.文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提高变换域分辨率的新方法,即在地震数据的主频带内求取一个加权矩阵,并将加权值聚焦至真实地震曲率位置.首先,计算地震数据的主频,并以主频为中心频率,向低频和高频方向各取一个范围作为约束频带;对主频带内的地震数据采用低频约束策略,从低频到高频迭代计算加权矩阵;从主频带的最后一个加权矩阵得到最终的加权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其他频率的计算.主频带数据的信噪比高、振幅强,因此,该方法更加稳定,得到的加权矩阵可以显著增强变换域的分辨率.此外,与其他迭代方法相比,它避免了每个频率加权矩阵的迭代过程,计算效率更高.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在多次波压制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

    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高分辨率主频带约束效率

    提高黄土山地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保真处理方法

    李斐许磊明李美陈娟...
    1297-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山地地表条件复杂、干扰强,表层介质非均质性强,同时受表层巨厚黄土吸收衰减影响,出现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主频低、频带窄等问题.经叠前保真噪声衰减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后的叠加数据仍存在随机噪声及散射干扰,制约了薄储层的预测精度.业界通常采用F-XY域四维去噪+叠后零相位反褶积方法提高信噪比、分辨率,笔者则采用F-X域Cadzow滤波实现三维叠后数据的散射干扰及随机噪声同步压制,在此基础上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提高分辨率.各处理环节中,应用噪声剖面、F-K谱、振幅谱、时间切片、分频扫描、井震标定等多种质控手段确保参数的合理选择.该套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可为后续反演、属性分析等环节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随机噪声散射干扰F-X域Cadzow滤波连续小波变换保真度

    基于重加权TL1范数的非稳态谱反演算法

    江雨濛周昕郝越翔孙耀光...
    1305-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数据反射系数反演是联结地下储层和地震数据的桥梁,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反射系数反演大多基于L1范数约束的稀疏脉冲反褶积.近年来,奇偶分解算法的出现使得子波间调谐效应减弱,这使得基于L1范数约束的谱反演得到进一步应用.稀疏约束的能力关系到待求解反射系数的准确性,本文针对常用的L1范数和Lp范数稀疏能力约束度不足的问题,引入TL1范数(Transformed L1Norm)稀疏约束,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反演反射系数;同时考虑反射系数较大的位置拟合能力需要增强,提出重加权TL1范数(Reweighted Transformed L1Norm,RTL1)进一步提高稀疏约束能力.参数测试结果证明了重加权类范数重建能力强于未重加权类范数,RTL1在稀疏重建上的有效性.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明RTL1相比于常用的稀疏约束项更有利于提高谱反演的反射系数精度.

    稀疏脉冲反演奇偶分解谱反演重加权TL1范数

    频率域稳定化的黏声波逆时偏移方法及其应用

    马雄申天赐田永净韩刚...
    1315-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和频散均与频率有关,因此,在频率域研究黏声波逆时偏移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物理含义.与时间域黏声波逆时偏移一样,频率域方法在补偿地层吸收衰减时也将不可避免的引起高频噪声放大,造成吸收衰减补偿的不稳定问题,影响偏移算法的稳定性和成像精度.为此,利用Kolsky-Futterman模型在频率域建立黏声波波动方程,并据此实现了一种稳定化的黏声波逆时偏移方法.其实现过程如下:首先,利用Kolsky-Futterman模型推导出频率域的黏声波波动方程,在该方程中振幅衰减和相速度频散是解耦的;然后,基于该方程的解耦特性,利用黏声波波场和仅含频散波场的稳定化比值,构建一种稳定化的吸收衰减补偿算子;最后,利用稳定化的吸收衰减补偿算子对震源正传波场和检波点反传波场分别进行吸收补偿处理,并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对地下结构进行黏声波偏移成像.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在补偿地层吸收的同时,较好地抑制了高频噪声的放大,保证了偏移算法的稳定性和成像精度,改善了成像剖面的质量.

    地层吸收Kolsky-Futterman模型黏声波黏声波逆时偏移稳定化

    2025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征订单

    1329页

    井—震结合曲流型储层构型研究及应用——以大庆长垣西部斜坡区为例

    杨春生焦艳丽蔡东梅杨莹彬...
    1330-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萨尔图油层萨Ⅰ组储层以曲流型河道砂体沉积为主,由于点坝砂体边界及其内部废弃河道识别精度低,制约着开发水平井的部署.为此,在高密度地震资料基础上,采用基于动态Q补偿的偏移处理技术,大幅提高了河道砂体的成像精度,明确了地震剖面上曲流型河道砂体点坝及其内部废弃河道的波组特征;平面上为进一步突出曲流型河道砂体内部非均质特征,利用楔状地震正演模型,建立了不同频率地震数据体可识别的极限砂体厚度,根据研究区砂体厚度分布值域,优选基于S变换的3个单频体采用RGB三色融合技术,实现了不同厚度级别砂体精准预测;同时,建立了点坝砂体边界及其内部废弃河道的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响应模式,明确了点坝及废弃河道的含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动态Q补偿的偏移处理技术,提高了河道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识别精度;基于S变换的分频体RGB属性融合技术,能够在平面上精准预测废弃河道、点坝边界及其内部非均质性;建立的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的响应模式,能够准确预测不同类型砂体的含油性.应用研究成果指导部署井位304 口,其中188 口直井钻井成功率98.0%,116 口水平井平均实钻水平段长度387.8 m,平均含油砂岩钻遇率93.4%.

    点坝废弃河道地震正演RGB融合非均质性

    基于OVT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李创程冰洁徐天吉王啟...
    1340-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等储层的各向异性及裂缝发育特征,基于HTI介质模型和地震波衰减各向异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O VT(Offset Vector Tile)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广义S变换(GST)对OVT矢量片叠前道集进行高精度时频分析;然后,通过T-K(Teager-Kaiser)能量算子计算地震波的单频T-K能量;最后,计算抽样波长距离内的相对衰减量,获得衰减拟Q值进行椭圆拟合,并以椭圆扁率表征衰减各向异性强度和预测裂缝发育密度.该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 OVT叠前道集较叠后数据包含了更丰富的储层流体和裂缝信息的优势,而且将衰减属性与储层裂缝表征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种裂缝预测新思路.该方法在川西坳陷XC气田的应用中取得了地震资料预测结果与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吻合度较高的裂缝识别效果.

    裂缝预测衰减各向异性品质因子HTI介质OVT地震数据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储层流体识别

    丁富峰吴少波姚志纯马玉龙...
    1353-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体识别对于储层的预测至关重要.在各向同性介质中,Russell流体因子的获取主要基于Zoeppritz方程近似公式的反演或者弹性参数间接计算,然而,基于近似公式的反演容易受到小入射角和低对比度等假设的干扰,影响反演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首先,将精确Zoeppritz方程重新改写为包含Russell流体因子、泊松比和密度的形式;其次,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构建了流体因子、泊松比和密度同时反演的目标函数;最后,通过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IRLS)对反演目标函数进行非线性求解.合成数据和实际工区数据测试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流体.该方法可为储层流体预测、储层流体标定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Zoeppritz方程流体因子贝叶斯叠前反演

    牛庄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

    刘旭锋李凤磊刘华徐杰...
    1362-1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砂体相变快、规模相对较小、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复杂,决定了该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复杂.通过有针对性地分析现有三维地震资料品质,优选适合进行目标处理的地震数据体开展研究.利用沙四段油页岩地震响应特征、多井正负极性子波分别标定等手段,判断资料极性,为目标处理打下基础.针对牛庄油田沙三中亚段地球物理特征、浊积砂岩体发育特征,设计不同砂体组合的理论正演模型和实际砂体正演模型,确定合理的参数完成三参数小波高分辨率目标处理方法,效果显著.获得以下认识:①处理后地震数据体高频成分较老资料明显拓宽,且实现了复波分离,波组特征清楚,合成记录标定显示,处理后资料品质明显优于原纯波资料;②处理后资料波组连续性提高,能量关系清晰,有利于浊积砂体等的识别;③处理后资料利于标定,通过多井标定,建立精细构造模型与井约束模型完成地震反演,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度较高,在详细地层划分对比、地质研究基础上,采用地层切片技术,完成对沙三中亚段第5~第8砂层组主力含油砂岩体纵向发育、平面分布研究,确定砂体边界,为断陷湖盆重力流砂体储层精细刻画提供了新的思路.

    极性判断三参数小波重力流复波分离井约束模型反演

    基于微扰法的裂缝发育层段的感应测井电磁场解析解

    刘智颖徐松罗兵张绪平...
    1378-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微扰法的思想,将裂缝的影响看作原状地层电磁场的微扰,在径向分层介质的亥姆霍兹方程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柱外无穷小天线振子电磁场的解析解,从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裂缝产状,以及任意井径、任意泥浆电阻率的感应测井电磁场的解析解法.据此,以中国常用的HDIL 1515 EA/MA阵列感应测井仪为例,计算了 4种裂缝性地层模型中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并绘制了视电导率曲线(理论图版).研究表明,在裂缝发育层段,阵列感应视电导率曲线并不会出现"大幅度尖峰"的现象.同时,在油基泥浆条件下,微裂缝密集发育的地层段中,7个子阵列的视电导率曲线呈现出幅度差异,且其特征明显不同于泥浆侵入层段,可以作为微裂缝发育段的识别标志.

    感应测井裂缝性地层电磁场微扰法并矢格林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