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妇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四川省医学会

赵霞

月刊

1003-6946

JPOG1985@163.com

028-86136595

610041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实用妇产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以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妇产科计划生育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宗旨,创刊18年来,不但使每日从事大量临床工作的专家们爱不释手,也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提供了极为实用的临床指导,多年来,妇产科医生们一致认为,《实用妇产科杂志》不但看得懂,学得会,而且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后出血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朱盛兰张慧婷冯玲
    161-163页

    产后出血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谭婧刘春容刘兴会
    163-166页

    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性药物使用

    陈锰何国琳刘兴会
    167-170页

    产后出血输血和液体复苏

    于洋张龑
    170-173页

    如何避免产后出血的初次干预失败

    顾永忠连岩王谢桐
    173-176页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防治的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张培陈叙
    176-178页

    中国助产机构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现状和防治能力

    石慧峰尹韶华吴天晨陈练...
    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严重产后出血(SPPH)发生现状、变化趋势和机构变异,以评估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方法:研究利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全国助产机构上报的2018~2022 年历年医院水平汇总数据。研究纳入上报了2018~2022 年产科指标完整数据的助产机构3871、4034、4028、4683 和5277 家。计算历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和类别助产机构SPPH(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1000 ml)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利用 2022 年数据,用P5 和P95之差描述助产机构上述指标发生率在地区和机构间的变异程度。结果:在纳入的助产机构中,SPPH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从2018 年(0。95%、35。91/10 万)到2019 年(0。94%、34。18/10 万)下降,SPPH并输血率基本平稳(2018 年和2019 年都为 0。62%),但在 2020 年SPPH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0。99%、0。67%、36。34/10 万)都上升;随后 2021 年(0。93%、0。62%、29。00/10 万)和2022 年(0。90%、0。59%、27。34/10 万)3 项指标连续两年下降,且都低于2018 年水平。2022 年数据显示三级(2。86%、1。92%)和二级(2。55%、1。65%)公立综合医院机构间 SPPH率、SPPH并输血率变异程度(P5 和 P95 之差)最大,西南地区 SPPH 率(1。30%)、SPPH 并输血率(0。73%)、妊娠子宫切除率(39。89/10 万)均呈最高水平。结论: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持续提高,但仍需进一步促进地区和机构间的同质化发展,特别是聚焦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未来仍需探索SPPH防治的综合管理策略,并在我国孕产妇死亡从产科直接原因逐渐转为产科间接原因为主之际,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系统性措施,以保障孕产妇安全。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输血率医疗质量中国

    北京市区域严重产后出血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的现况调查

    杨怡珂陈欢赵扬玉王妍...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 例,根据其是否为市级转诊中心分为转诊中心组(125 例)和非转诊中心组(76 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大量产后出血,即产后出血量≥4000 ml,和(或)输注悬浮红细胞(RBC)>10 U和(或)输注血浆>10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SPPH病例分析,转诊中心组较非转诊中心组患者的年龄大,分娩孕周小,伴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中心组SPPH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而非转诊中心组的首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诊中心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高,采用B-Lynch缝合/血管缝扎的比例低,宫腔填塞比例高(P<0。05);非转诊中心组血浆输注量、重返手术室、剖腹探查、各种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转诊中心组(P<0。05);非转诊中心组大量产后出血病例数显著多于转诊中心组(P<0。05)。在大量产后出血病例中,转诊中心组具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多于非转诊中心组(71。4%vs。33。3%,P<0。05),转诊中心组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57。1%),非转诊中心组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42。9%,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转诊中心分娩(aOR 3。47,95%CI 1。40~9。18)、多次宫腔操作史(aOR 12。63,95%CI 1。24~131。30)是大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区域内高危孕产妇转诊管理效果较好,加强非转诊助产机构的高危因素识别、手术缝合技术和SPPH综合管理培训,预防SPPH、大量产后出血和输血的发生。

    严重产后出血危重孕产妇管理转诊剖宫产大量输血

    孕30周,阴道流液8小时

    侯磊田宁刘静郝文静...
    192-194页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年)解读

    周玮
    195-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