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放射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宦怡 郭佑民

月刊

1002-1671

syfsxzz@sina.com

029-82122004;88404722(社长)

710068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实用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用放射学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1671 CN 61-1107/R。 本刊坚持以术性为前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面向基层,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全面报道X线、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DSA、CT、MRI、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等医学影像学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是医学影像学发展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本刊受到广大医学影像医务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和喜爱,读者和作者遍布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刊现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特种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选入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主要栏目:中枢神经放射学、头颈部放射学、胸部放射学、腹部放射学、骨骼肌肉放射学、泌尿生殖放射学、血管放射学、乳腺放射学、小儿放射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实验研究、综述、讲座、继续教育、论著摘要、经验交流、读片窗、病例报道等。 本刊为月刊,大16开,144页,每册12元,全年144元。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52-93 编辑部地址: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05室 电话:编辑部、发行部 029-82122004 (传真) 社长室 029-88404722 办公室、广告部 029-82122003 电子信箱:syfsxzz@sina.com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吉 主 编 鱼博浪 宦怡 副 主 编 郭佑民 刘振堂 王泽忠 孙立军 刘士远 娄明武 孟兆瑞 王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比剂注射剂量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差异性分析

    李慧民陈启龙杨莹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技术联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02例糖尿病疑似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接受双能量CT Mono+技术联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根据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分为A组(1。5 m L/kg)34例、B组(1。2 m L/kg)34例、C组(1。0 m L/kg)34例。所有患者行双源CT扫描,并以1周内超声多普勒血管成像扫描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下双能量CT Mono+技术与超声多普勒血管成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B组患者的腹髂段、股腘段和膝下段的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于A组、C组(P<0。05),C组患者股腘段和膝下段的CT值高于A组(P<0。05)。102例糖尿病患者中,经超声多普勒血管成像诊断,确诊84例存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组、B组、C组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0%、97。65%、93。9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00%、94。14%、68。42%;与超声多普勒血管成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90、0。897、0。715。B组诊断准确性高于A组、C组(P<0。05)。结论 双能量CT Mono+技术联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效能良好,且尤以1。2 m L/kg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下肢动脉显像质量最佳。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燕翠芳丁小勇牛婷婷牛涛...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DTS)和肾脏-输尿管-膀胱(KUB)X线平片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 将14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DTS前进行肠道准备(BP),对照组行DTS前未行BP。对2组患者均行KUB、DTS以及非增强多排CT(UMDCT)检查,由3位医师对3种图像进行判断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X线平片对≤5 mm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46%vs 33。33%,χ2=30。75,P<0。01),对>5 mm结石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 58。44%,χ2=43。12,P<0。01);观察组DTS对≤5 mm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vs 55。56%,χ2=17。44,P<0。01),对>5 mm结石检出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96。10%,P>0。05)。X线平片、DTS和UMDCT之间的有效剂量(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DTS外,2组不同影像学敏感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S是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一种合适的检查方法,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诊断率,降低患者辐射剂量。DTS对≤5 mm结石检出率会受到BP的影响,而>5 mm结石检出率不受BP影响。DTS诊断敏感度不受BP影响。

    数字断层融合肾脏-输尿管-膀胱非增强多排CT泌尿系结石

    18F-FDG PET/CT预测淋巴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短期疗效的价值研究

    胡静代岳徐凯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预测淋巴瘤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后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淋巴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前的18F-FDG PET/CT成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总代谢肿瘤体积(T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和最大病灶的最大直径(Dmax)]及血清学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CAR-T细胞治疗后4周评价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非CR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PET/CT参数差异,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评价短期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 30例淋巴瘤患者经CAR-T细胞治疗后4周CR 14例,非CR 16例,组间SUVmax、TLG、Dmax及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是评价CAR-T短期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最佳阈值为12。5,曲线下面积(AUC)为 0。83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7。5%和 78。6%。结论 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用来预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淋巴瘤患者短期疗效,SUVmax是评估短期疗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淋巴瘤嵌合抗原受体-T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短期疗效评价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及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李伟叶兆祥
    151-153页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古志聪杨日辉宋建勋
    154-157页

    急性心肌炎的无创性影像学评估

    孙凯芬王倩李丹丹张维升...
    158-161页

    臂丛神经形态学MRI技术的进展

    孙艳雯彭志刚
    162-164,172页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创评估研究与进展

    杜昕雨黄增发王翔
    165-168页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技术本科实习中的应用

    方静张蓉李欣石永贵...
    169-172页

    儿童腰椎管硬膜下神经内神经束膜瘤1例

    牛雄雄郝跃文
    173-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