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运河工程造价控制和投资分析

    刘海民潘海涛赵丽云胡文亮...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项目建设相关方对工程前期阶段造价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内河航运工程,造价控制水平不仅影响着项目前期决策,也决定着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实施.针对前期阶段如何准确控制造价,以平陆运河工程为例,采用现行水运工程造价编制规定体系,通过对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控制技术特点、造价编制方案制定、单位工程测算方法及造价控制风险进行研究和论述,得出前期阶段造价控制重点为制定工程造价编制统一规定、统筹不同建筑行业造价体系、组编项目造价整体架构、研判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案、准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分析各阶段投资差异.研究成果可为综合性内河航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借鉴.

    造价控制前期决策平陆运河投资分析

    平陆运河航标设计

    李晓宇王晨晨
    7-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广西地区尚无地方性航标标准化要求,造成同一辖区内不同工程的航标建设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助航服务水平的提升,航标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结合平陆运河工程实例,充分借鉴江苏、江西等水网发达地区航标标准化要求,深入分析内河航标设计的主要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典型场景下的航标配布方案,提出目前广西内河航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在平陆运河工程中的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和地方航标标准化提供参考.

    内河航标典型场景航标标准化

    海啸波作用下浮式水平板防波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何子豪孙宏月丁伟业赵西增...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孤立波作用下浮式单排水平板、浮式双排水平板、浮式三排水平板和浮式开孔水平板防波堤的消浪性能开展研究,对比分析在不同相对波高和系泊线倾角下4 种浮式水平板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波能耗散系数和系泊张力.结果表明,浮式单排水平板防波堤的透射系数最小,浮式三排水平板防波堤的透射系数最大;相较于浮式单排水平板防波堤,浮式双排水平板、浮式三排板和浮式开孔水平板防波堤的系泊张力均明显减小;适度调整系泊线的倾角能够改善浮式水平板防波堤的消浪效果和改变系泊线张力特性.

    浮式水平板防波堤孤立波消浪性能系泊线倾角系泊张力

    消浪曲面对孤立波消浪性能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陈思桦严士常付睿丽王岗...
    20-2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曲面消浪装置能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达到良好的消浪效果,是目前港池或水槽波浪试验中常用的消浪结构.现有研究均基于该装置对规则波或随机波等短波的消浪效果,对孤立波这类长波的消浪性能尚不清楚.在河海大学L形风浪流港池开展了栅格抛物线型消浪曲面对孤立波消浪性能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其消浪性能与相对波高密切相关.对于栅格消浪曲面,相对波高在 0.07~0.38 时,经消浪曲面直接反射的反射系数为 0.10~0.17,透过栅格被港池右侧内壁反射的反射系数为 0.17~0.44.无栅格消浪曲面的反射系数为 0.34~0.64.基于试验结果建立有、无栅格曲面孤立波反射系数的计算关系,为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依据.

    L形港池抛物线型消浪曲面栅格孤立波反射系数

    基于非静压模型与Boussinesq模型的港池泊稳研究

    王炳极吕英康王振鲁梁丙臣...
    28-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波堤掩护水域的泊稳条件对船舶进出港以及靠泊作业的安全性具有显著影响,如何精准模拟堤后的波高分布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扭王字块护面的防波堤后泊稳条件.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非静压方程的SWASH模型,对工程区域的波高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在SWASH模型中,扭王字块防波堤通过孔隙层、地形与孔隙层结合以及等效底摩阻系数等 3 种方法进行表示.采用基于Boussinesq方程的MIKE 21 BW模型对工程实际区域的波高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非静压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的港池泊稳研究方面,基于非静压方程的SWASH模型中的等效底摩阻系数方法更具优势和适用性.

    非静压波浪模型Boussinesq方程扭王字块防波堤数值模拟

    长周期波浪对潜堤-弧板式防波堤作用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邓紫阳李雪艳丁琰鑫曲恒良...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长周期波浪条件下海洋防护结构物的消浪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潜堤—弧板式防波堤结构.基于开源流体力学平台OpenFOAM,采用连续方程和雷诺平均斯托克斯方程作为流体控制方程,建立波浪与潜堤-弧板式防波堤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采用试验结果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弧板宽度、潜深对潜堤-弧板式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潜堤-弧板式防波堤弧板上下表面所受波浪压力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波浪周期范围内,潜堤-弧板式防波堤的透射系数随潜深和弧板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反射系数随潜深和板宽的增大而增大.潜堤-弧板式防波堤弧板下表面的正负压力值关于横轴近似对称,上表面不同测点之间的正负压力值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潜堤-弧板式防波堤消浪性能波浪压力OpenFOAM

    海工混凝土中严重锈蚀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特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杨帅应宗权李嘉民刘梅梅...
    45-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服役 35 年高桩码头原型构件中的锈蚀钢筋为研究对象,采用 3D扫描获得钢筋的非均匀锈蚀特征,通过拉伸试验研究钢筋的锈蚀率对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和回归试验数据,建立锈蚀钢筋质量损失率与最大截面损失率关系式,获得海工混凝土构件锈蚀钢筋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特征值的回归公式,并与现有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钢筋锈蚀程度的增加,锈蚀的不均匀性加剧,相同质量损失率的钢筋所对应最大截面损失率相应增大;同时,钢筋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等参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且屈服平台逐渐消失;所提出的回归公式能更准确地表述海工混凝土结构中的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的退化规律.

    非均匀锈蚀钢筋力学性能在役结构

    揭阳港波浪入射角对港内波高影响试验研究

    吴月勇苏丹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有航道海港波浪入射角对港内波高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依托物理模型和波浪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不同波高、周期、航道尺寸下波浪入射角对港内波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波浪入射角θ≤30°时,港内波高随周期的增大而减小,随航道内水深的减小而增大;30°<θ<40°时,港内波高基本不受周期影响;当θ>40°时,港内波高随周期的增大而增大.此外,θ<40°时,航道宽度越小、边坡越陡,港内波高越大;θ≥40°时,航道宽度、边坡对港内波高影响较小.θ<30°时,航道内水深越小,港内波高越大;θ≥50°时,航道内水深越大,港内波高越大.揭阳港内波高对应的波浪入射角为 30°~40°时港内波高最大,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减小该波向对港内船舶泊稳的不利影响.

    波浪数值模型航道波浪入射角波浪折射港内波高

    厚抛石基床重力式码头结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丁泽祥别社安朱铭徐韬...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行规范未系统性研究厚抛石基床重力式码头设计技术标准的问题,进行厚抛石基床重力式码头受力状态、设计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结合典型的厚抛石基床重力式码头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设计计算方法分析等方法,揭示厚抛石基床应力分布规律,提出厚抛石基床应力的改进算法、基槽开挖底宽和基槽抛石体断面的上限和下限取值以及厚抛石基床判别标准.结果表明:基床应力并不是从前趾向前按照 1:1.5 扩散线传递,随着深度加深,应力分布呈现前大后小、前后相近、前小后大的变化趋势;基床应力改进方法较规范计算方法大有改善;明确了厚抛石基床的判别标准.研究结论丰富了厚抛石基床重力式码头设计理论,可为同类型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重力式码头厚抛石基床结构优化判别标准

    钦州自动化码头江海联运挖入式港池设计

    耿卫宁宋海涛
    63-6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钦州自动化码头投产近两年,系统、设备运行稳定,作业效率稳步提升.平陆运河的建设正加速推进,预计于2026 年建成通航,通航后钦州自动化码头挖入式港池将成为集装箱江海联运的衔接枢纽.根据多因素动态系数法,预测得到平陆运河开通后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量,结合钦州自动化码头挖入式港池的建设条件,最大限度释放码头岸线能力.通过分析钦州自动化码头运营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针对挖入式港池服务的船舶特点,在装卸工艺模式、岸桥设备选型、码头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多种实施方案,并通过多维度的对比提出综合分析意见,确保挖入式港池泊位与主泊位的作业衔接顺畅,兼顾未来自动化码头建成后的整体运营,为同类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参考.

    挖入式港池自动化集装箱江海联运船舶吨级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