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最大差异选择算法的代表性海况选取

    王潇晨郑振钧董华韦李鹏达...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近岸波浪的重要方法.在实施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前,需要根据近岸波浪特征确定入射波浪要素.近岸波浪往往是由混合浪主导的,包含多个独立的波浪系统,每个波系都需用多个波浪特征参数进行描述,因此实现多波浪系统的代表性海况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算法,随后根据汉班托塔港的实测波浪数据,运用最大差异选择算法(MDA)分别选取了二维、三维以及多维特征参数描述下的代表性波浪条件.结果表明,对于可进行人为筛选的二维波浪特征参数,MDA算法的筛选结果优于人工筛选结果.在三维及多维波浪特征参数条件下,MDA算法选取的代表性海况在数据空间上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证实了MDA算法适用于选取混合海况下的代表性波浪特征参数.

    最大差异选择算法波浪观测代表性海况混合浪多波浪系统

    气泡帷幕对爆破冲击波的削减效果及鱼类安全防护研究

    卢林李文杰万宇杜洪波...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道整治工程中多采用水下爆破的方式对碍航礁石予以清除,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会对鱼类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多采用气泡帷幕的方式削减冲击波峰值压力.研究通过构建更接近实际的气泡帷幕数值模型,探明不同布置方式下气泡帷幕对爆破冲击波压力的削减效果及其作用下的鱼类存活最小体长.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帷幕对冲击波压力的消减程度在前半段(65%~69%)大于后半段(10%~12%).随着气泡体积占比的上升,气泡帷幕对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削减率也随之提升,但当气泡体积占比达到 40%后,削减率增幅减小且趋于平缓.气泡帷幕距爆源 10、15、20 m下的鱼类存活最小体长分别为 20~34、14~30、12~24 cm,气泡帷幕厚度为 2、3、4 m下鱼类存活的最小体长分别为 12~24、10~22、6~17 cm.研究结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实施下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气泡帷幕爆破冲击波削减作用鱼类安全

    新时期中国特色航运中心的使命内涵和评价体系研究

    张晓晴孙瀚冰黄川沈益华...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支撑我国航运中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出新时期我国航运中心的中国特色、内涵构成和使命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航运中心发展"4+19+26"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以及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航运中心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方面普遍处于较好水平,在海陆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呈现多梯队发展格局,在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方面呈现以上海绝对龙头、其他多个航运服务中心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在战略支撑效果方面普遍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航运中心中国特色评价体系航运服务产业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地震效应组合方法研究

    高树飞荆范礼冯云芬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桩码头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会出现扭转效应,我国码头设计规范对此并无具体规定,但国内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国外码头设计规范一般是将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来处理类似问题.为验证规范中的组合方法对码头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选取 30 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记录,对码头案例进行时程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按规范的组合方法计算反应谱分析得到的桩基内力,再计算组合值与时程分析所得内力之比,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内力比均值进行回归分析,以提出桩基内力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双向地震作用下桩基内力比单向地震作用下大得多,抗震分析时应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2)相较于国外码头设计规范所用的组合方法,采用国内建筑规范中的平方和方根法组合得到的内力与时程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更好,所得内力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均值接近 1,离散程度较小,建议将此法用于码头抗震分析.3)对于长周期码头结构,组合方法会低估地震反应,应使用所提出的公式对桩基内力予以修正.

    高桩码头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程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扭转效应

    集装箱码头引桥不同结构造价比较

    赵丽云刘国宝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装箱码头引桥结构形式较多,使用时对造价无明确对比的问题,进行长江口地区集装箱码头引桥结构及投资研究,采用符合现行规范的设计方法,在当地施工条件下,提出不同跨度的小箱梁结构、空心板结构、空心板梁结构等不同桥面方案,计算其受力并确定合理结构断面,采用现行水工概预算软件计算对比不同方案的引桥概算投资.结果表明:排架间距小于等于20 m的引桥,空心板方案投资较低;大于 20 m的引桥,小箱梁结构投资较低.综合比较,又以 20 m跨空心板结构投资最低;在 20~30 m区间内,小箱梁投资变化不明显.

    引桥高桩投资

    制约船舶码头岸电使用率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建议策略

    王新平林科丁凤霞宋欣...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政策,推动提升船舶靠港的岸电使用率,进一步减少船舶靠港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介绍船舶、港口岸电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岸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简述国内主要港口和航运企业的岸电建设情况.结合当前国内重点港口和航运企业岸电使用情况,分析制约岸电使用率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围绕岸电设备设施硬件标准不统一、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孤岛、设备临时性故障等方面,提出统一设备标准、强化组织调度、推进智能化建设、平衡收费政策、政策引导等多项建议对策.政府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和服务、港航企业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行业部门需要广泛协同参与,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船舶码头岸电使用率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船舶港口岸电技术岸电使用率

    斜向浪作用下斜坡堤顶部挡浪墙受力分析

    张丽珍刘海欣覃杰
    42-4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某斜坡式引堤工程的挡浪墙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国标、Jensen&Bradbury方法、Pedersen方法以及Martin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artin方法计算冲击、脉动压强公式的合力数值以及分布形态都与断面物理模型结果较为吻合,推荐用于计算挡浪墙水平波压力、浮托力.挡浪墙水平波压力在掩护棱体上方达到最大值,在掩护棱体上方和掩护棱体内都减少,L形挡浪墙结构可以使水平波压力在挡浪墙底部迅速减小,从而减小整个挡浪墙底部受到的浮托力合力.浮托力沿着挡浪墙底部线性减小,在挡浪墙后沿根部并不为 0.通过比较断面物理模型和整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挡浪墙对未掩护区域的折减效果显著,对掩护区域的折减效果较差,而对浮托力基本没有折减;波向角越大,折减系数越小;折减后的波浪形态基本不变.

    挡浪墙斜向浪Jensen&Bradbury方法Pedersen方法Martin方法

    基于泊稳分析的防波堤布置方案优化研究

    马如彬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中心渔港港池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设计,针对港池锚地泊稳条件不满足相应的波高要求的问题,利用MIKE21 BW模块计算港内水域的波高分布,为提高港池内有效泊稳面积,提出两种防波堤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并综合考虑工程造价、运维等因素,确定防波堤最终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延长防波堤和调整口门角度,可以有效减小港池内的波高,从而增加港区的有效掩护面积,满足锚地的泊稳要求.

    波要素泊稳面积防波堤布置优化方案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宽肩台抛石堤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

    费成鹏刘鸣洋朱颖涛栾英妮...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测绘、建筑物建模以及文物修复等,为了拓展这项技术在物理模型试验上的应用,利用Trimble CX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宽肩台抛石堤物理模型整体形态进行测量,并联合使用Trimble realworks 9 和GMT 5.4 两款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并成图.与相机照片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操作更便捷、精度更高、可视化效果更突出等特点,在物理模型上能够取代部分传统测量仪器的功能.试验前后扫描结果显示,宽肩台抛石堤在波浪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变形,但最终会形成动态稳定的S形剖面形态.

    三维激光扫描宽肩台抛石堤物理模型试验

    广东石化产品码头消防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汪作凡鞠进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体化工码头业务运行以及码头对消防系统可靠性、安全、可控性要求较高的问题,进行液体化工码头消防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应用的论述,提出采用消防工业冗余环网以及一键启动控制技术手段将码头消防炮设备、消防泵站设备和泡沫站设备进行组网,实现码头消防系统的完整性、可管可控的要求.结合广东石化产品码头工程介绍消防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网络架构、操作方式、功能,通过消防控制一键启动操作手段的应用提升港口生产消防系统的安全性、可操性,降低误操作率.

    液体化工码头消防控制一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