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射流水平移动速度对冲刷粉沙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倪雁夏保琴顾磊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疏浚工程中射流冲刷如何提高产能和降低能耗的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中值粒径为 0.048 mm的粉沙沙床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泥沙冲刷模型建立了移动射流冲刷模型,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参数选取的可靠性.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垂向淹没射流冲刷沙床现象,并分析了移动速度对射流冲刷深度、产能与比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大,冲刷深度及冲沟截面积不断减小;存在最经济射流移动速度范围,使得冲刷产能保持良好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能耗量.研究成果为射流冲刷提高产能和降低能耗提供了理论支撑,最经济射流移动速度范围可用于指导疏浚工程实践.

    移动射流冲刷粉沙数值模拟

    船闸浮式系船柱结构受荷敏感区域研究

    刘明维纪旭东古明洁吴林键...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水运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船闸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保证船闸内船舶的泊稳安全,实时感知船闸浮式系船柱的运行状况至关重要.浮式系船柱受荷敏感区域的确定与结构监测传感器的布设方案密切相关,然而针对该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依托某大型船闸工程,通过建立浮式系船柱结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浮式系船柱在不同系缆力、系缆角度情况下的结构应变路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式系船柱结构受系缆力作用的敏感区位置在靠近浮式系船柱空心圆柱体与固定钢板焊接位置附近,为浮式系船柱结构受力监测传感器的安设以及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数值仿真浮式系船柱应变受荷敏感区

    对苏南运河"三改二"及江苏省航道网格局调整的思考

    沈建霞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江苏水运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正在开展部分航道"三改二"的研究工作.通过引入"每公里航道吞吐量"的概念,分析 2022 年江苏省内河港口及航道数据,结果表明:苏南水网每公里航道吞吐量是苏北的 4 倍,在苏南现有土地及岸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避免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优先发展苏南运河"三改二"是合理的.结合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地区的航道网特点,分析对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问题,以期为江苏水运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苏南运河三改二每公里航道吞吐量

    高水头船闸双层输水系统数值计算

    张文传蒋筱民童迪王亚洲...
    90-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头船闸由于水头高、输水时间短等因素常存在流速大、结构空化以及闸室出流不均匀等问题,对过闸船舶及船闸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结合三峡船闸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一种新型双层等惯性输水系统,将部分廊道和分流口布置高程降低,形成底层输水廊道,增大闸底板出水孔布置区域,在输水量增加、输水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能够保证输水系统结构的安全以及闸室水流条件的均匀性.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进行中间级船闸的充泄水过程模拟计算,分析输水过程流量、闸室水位变化情况、输水系统流速及压强分布等水力特性,验证了双层等惯性输水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高水头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数值计算

    多种通航建筑物组合布置的通过时间研究

    董霞赵凯吕小龙张震...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航道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多采用船闸、升船机、隧洞和中间渠道组合布置的形式.多种通航建筑物组合布置时,各通航建筑物的通过能力相互制约和影响,计算较为复杂.结合工程实际,在通过能力计算中,分析了通过各建筑物时间的匹配性及其对通航效率的影响,指出在组合布置通航建筑物时,应以船闸或升船机1 次运行时间为基础,复核计算通航隧洞、辅助闸门等其他通航建筑物的1 次运行时间是否小于基础时间,当大于基础时间时,应合理调整组合形式、布置形式和建设规模,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船闸升船机隧洞船闸通过能力临界航速

    伊洛瓦底江管道穿越河流的综合治理与成效分析

    韩建强王强王世华李涛...
    105-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洛瓦底江(伊江)江心岛 2010 年起进入退化期,岸线消退,管道穿越的河段存在险情.为维持河道稳定,消除油气管道安全隐患,采用了膜袋混凝土、透水丁坝群、刚性护岸、半刚性护岸和简易护坡等手段进行河道和岸坡的长期治理.为评价伊江管道穿越河流治理方案和成效,结合伊江河段的演化特点和历年治理工程,采用江心岛面积、冲蚀程度和管道埋深等指标综合评判不同阶段治理方案对穿越段河道和管道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调节水流、加强护岸、落淤护滩为核心措施的治理方案延缓了江心岛的退化及主河道向西迁移的趋势,在汛期有效保障了管道安全,露管现象逐渐消除.伊江系统治理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整治提供借鉴.

    伊洛瓦底江管道穿越综合治理治理效果护岸工程

    跨山区航道桥梁改建工程水沙条件影响研究

    王畅赵鹏李焱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航道通航尺度小、比降大、流速快、枯丰变化明显、水文情况复杂.丽水莲都碧湖大桥改建工程位于瓯江干流中游,其所跨河段现状航道和规划航道线路不同,桥梁建设需同时满足现状航道通航和预留规划航道发展空间两项要求,因此对桥墩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桥梁通航净空尺度的计算分析表明,规划航道布置在主桥主跨内满足通航要求,而现状航道布置在主桥左侧桥跨内时,左侧主墩位于现状航道边缘,将对现状船舶通航安全构成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桥梁改建对现状航道和规划航道水流条件和泥沙冲淤的影响,并提出将现状航道向左侧疏浚拓宽 4 m,以满足通航要求的改善措施,可为跨山区航道的桥梁改建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借鉴.

    山区航道桥梁通航净空尺寸碍航紊流

    平陆运河内河段沿线河流水生生态影响识别

    张宁韩兆兴程金香肖杨...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河开发对区域交通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然而其较大的开发强度和复杂的建设内容所造成的消极环境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运河水生生态影响的识别问题,通过对平陆运河内河段工程建设内容的分析归类,结合航道整治及航电枢纽建设的生态影响分析,采用类比分析、生态因子识别等方法,提出平陆运河内河段水生生态影响的3 类重点评价内容,分析了建设内容对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并从工程设计和生态修复两种维度梳理了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研究成果可为运河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平陆运河水生生境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水系连通

    梯级枢纽间深水复杂流态航道的治理

    王海江易琛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受汛期流量及水库调度等综合作用,流速大、流态乱、通航条件差,大流量下船舶航行困难,需限制通行,成为制约两坝枢纽通航效率提升的控制性河段.两坝间深水急流险滩主要位于主航道的咽喉地段,无法通过常规整治方法治理.通过炸除礁石等方法调整河床形态、减小河床陡升度、扩大过水面积,对典型碍航滩段"四滩一弯"进行整治.根据莲沱段航道整治实际效果得出,该航段整治效果明显,航道水流条件提升显著.

    梯级枢纽航道急流险滩船舶航行

    广西沿海主要航路规划及通过能力研究

    孙美燕段宇干伟东周俊伟...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北部湾是发展海洋运输业、港口物流业的重要水域.基于 2020 年海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绘制了北部湾水域习惯航路,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广西北部湾水域习惯航路上 21 个船舶交通流门线的船舶交通量与交通密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航路规划建议,同时对航路通过能力进行计算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北部湾水域船舶航路总体呈现"五干十六支"的基本格局,船舶交汇区内船舶数量大、交通流复杂,需加强重点水域和特殊水域通航风险研究和管理.广西北部湾沿海船舶航路通过能力可满足水域船舶通航现状需求及 2035 年港口吞吐量规划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北部湾海上船舶航路规划、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北部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船舶交通量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