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航隧洞内船舶通航数值模拟

    卿正阳薛宏程陈明崔诗豪...
    63-6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航隧洞可实现高山峡谷条件下通航建筑物间的有效衔接,但隧洞断面尺寸与船舶航速、航行阻力、下沉量等船舶航行特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与GMO运动模型对 1 000 吨级船舶在通航隧洞内的运动过程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隧洞内水力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船舶行驶速度与隧洞宽度对船行波、横向流速、船舶阻力及下沉量的影响,并给出通航隧洞断面系数与船舶下沉量之间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当隧洞内航深为 5 m、船舶行驶速度小于1.5 m/s、隧洞宽度大于18 m时,船首孤立波波幅、船舶两侧最大横向流速、船舶阻力和下沉量均有明显改善.此外,研究还发现船舶下沉量与通航隧洞断面系数成反比关系,通航隧洞断面系数越小船舶下沉量越大,且通航水深相较于隧洞宽度对于船舶下沉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1 000 吨级船舶通航隧洞断面及航行关键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通航隧洞船舶水动力下沉量数值模拟断面系数

    淤泥质浅滩航道疏浚过程中水流输运能力变化分析

    孟江山
    69-7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阳港位于苏北淤泥质浅滩,水深条件相对较差,航道回淤强度大.构建了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航道自现状疏浚至设计底高程的水流输运能力的过程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航道的浚深,航道内水流流速整体呈减小趋势,航道流速减少程度与航道浚深幅度呈正比,涨急流速最大减少 43.4%~61.7%,落急流速最大减少 39.8%~58.5%.航道浚深至6.5 m时,航道落潮水流输运能力减小幅度达 40%~80%;航道浚深至 10.5 m时,航道落潮水流输运能力减少 80%~95%,航道涨潮水流输运能力强于落潮的范围相比现状增大约 80%,当周边泥沙进入航道后,不利于泥沙的向外输运.

    射阳港航道疏浚数值模拟水流输运挟沙能力

    融江麻石船闸改建工程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陈明姜鹏周绪生王多银...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麻石船闸改建工程闸室规模大、工作水头高、水力指标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建立比尺为 1∶25 的整体水工物理模型,对船闸输水过程水力特性、船舶停泊条件、输水廊道压力特性、进出水口及引航道水流条件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明沟内增设消力槛、增大廊道突扩体升坎转弯半径、增加进水口面积以及降低进水口高程等优化措施,在推荐的阀门运行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麻石船闸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基于船舶操纵仿真试验的弯曲河段复线船闸引航道方案论证和优化

    刘江林冯伟钟华林胡伟...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淮岗复线船闸上游折线形引航道设置警示分隔墩后,下游引航道回流严重、横向流速局部超标.针对安全航行的问题,开展船舶操纵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上游引航道宽度、转弯半径可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的需要;曲进直出的折线形引航道布置方案,上行出闸船舶为航行安全的控制工况,在停泊段双排停靠 1 000 吨级船舶时,安全富余较小;两闸之间的警示分隔墩平面布置长度过长对出闸船舶的航行存在不利影响,其纵向布置范围不应与停泊段重叠;下游引航道不超标部分宽度可满足船舶安全航行需要.

    复线船闸引航道船舶操纵仿真试验警示分隔墩

    白河包营枢纽船闸下游口门区优化方案研究

    付旭辉杜洪源龚慧玲何京霖...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营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流场复杂、混乱.为保障内河船舶通航安全,对枢纽下游河道整体水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对比分析扩宽河道、扩宽河道+口门区设置导流墩、扩宽河道+布置隔流堤 3 种优化方案前后的枢纽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原始方案中,当流量最大时横流、纵流最大流速分别为0.95、3.60 m/s,超出0.65、1.60 m/s的安全限值,且延长隔流堤导致末尾处下泄主流出现较大回流、横流的不良流态.最终选定在扩宽河道的基础上设置导流墩为最佳优化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此方案可加强主流与口门区局部流场的动量交换,减小速度梯度以及主流与口门区夹角,显著改善口门区水流条件,保障船舶通航安全.

    口门区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方案优化

    长江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蔡健哲徐言民金其强骆艺...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干线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长江运输大通道的核心,也是建设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绿色生态廊道的重要依托.在《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背景下,武汉—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成为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全面缓解通航瓶颈的重要工程.基于相关现实案例和资料的搜集研究,结合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整治工程特点,以及航道改造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长江绿色航道评价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给出的各指标权重,以武安段绿色航道整治工程为典型案例,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旨在为航道整治工程及其他内河航道工程提供评价参考.

    绿色航道航道整治工程评价指标低碳生态

    长洲五线船闸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

    李艳黄军刘洋马立...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随着长洲枢纽货运量持续高速增长,现有4 线船闸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量过闸要求,需修建五线船闸来满足货运量发展需求.采用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长洲五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并提出下引航道通航条件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受长洲五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河床地形不衔接、外江下泄水流斜冲和下游弯道凸嘴顶托等问题,口门区存在较大横流和回流等不良流态,通航条件较差.通过采取调整口门区下游衔接段河底高程、削除下游弯道凸嘴、疏浚扩挖外江河道左岸边滩等措施,可有效改善五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调顺船舶进出闸航线,使之满足船舶安全航行要求.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

    木京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优化布置数值研究

    谭静袁浩胡瑞昌谢春航...
    110-11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闸灌泄水时会引起闸室内水流流态不稳定,极端情况下还会扰乱自由液面流场,严重威胁船舶的停泊安全、影响船闸通航效率.受多因素影响,木京船闸目前正面临进出口水流条件恶化、闸室内往复流影响、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超标、船舶航行条件差等多重技术难题.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布置进行三维模拟,研究其水力特性、局部水流条件等,基于木京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设计方案,详细分析讨论船闸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学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措施.结果表明:喉口宽度和布置顺序显著影响进水口水流流态,通过改变喉口宽度与间距可有效改善进水条件、稳定水流流态,改善进流不均的问题.

    通航船闸进水口布置水力特性输水系统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卢鹏伏建民张家虎刘双...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阶段尚缺少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针对该阶段碳排放量化困难的问题,建立以碳排放因子法为基本原理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工程调研和理论分析等手段,探讨能源、人工、船舶机械设备及运输服务的碳排放因子取值思路和计算方法.考虑施工阶段的特征将其划分为施工方案阶段与实施阶段,进而提出基于分项工程的单位工程量基准碳排放因子以及实际资源消耗的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实现基于低碳理念的施工方案优选,并可用于施工过程或完建后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

    航道整治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汉江兴隆—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析

    张芹张雯郭敏
    125-13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兴隆枢纽蓄水运用后,枢纽下游河段的河床发生沿程冲刷,同流量下水位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为确定汉江兴隆—蔡甸段 2 000 吨级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综合历时曲线法计算航道设计通航流量,通过近期水位-流量关系、枯水期水面比降等确定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结合通航水位的变化趋势,提出后期根据冲淤变化调整后的地形、设计流量、水位-流量关系等对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实时复核调整,以确保水位下降后设计水位的合理性.

    最低通航水位水位-流量关系综合历时曲线法水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