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上游观音背滩航道整治方案

    郭琦庹莜葭张文江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江上游观音背河段暗碛浅区得不到有效冲刷而易出浅碍航的问题,提出了2 种不同的整治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该河段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2 种方案实施后的整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浅区部位水深均在 3.5 m以上,达到了预期整治目标.局部水流流态明显改善,设计流量下 2 种方案的最大流速增幅分别为 0.798、0.995 m/s.方案 2 较方案 1 对河道边界条件影响更大,局部消滩判数超过临界值 3.92,不利船舶通行,因此选择方案 1 作为推荐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该河段后续整治方案的确定提供支撑.

    长江上游碍航特性航道整治数值模拟

    浙江省内河旅游专用航道通航尺度研究

    隋博怡顾文韬田丽英
    133-13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船舶大型化及货运需求的转变,浙江省内大部分低等级内河航道货运功能已逐渐弱化,逐步向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等复合功能转变.考虑到当前缺乏内河旅游专用航道通航技术尺度的相关规定,为充分发挥低等级内河航道的旅游、生态等功能,保障旅游船舶安全通航,通过分析旅游及旅游船舶与货运及货运船舶的区别,对浙江省内河旅游专用航道建设涉及的航道尺度、代表船型等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浙江省旅游专用航道通航尺度标准,为低等级货运航道发展旅游专用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旅游航道通航尺度技术标准

    水位波动对三峡升船机运行的影响

    尚桦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升船机水位波动受电站调峰、船闸泄水等因素影响,变化非常复杂,下闸首水位变率可达 0.9 m/h.三峡升船机运行期间,水位波动导致的停机故障占比约 29%,经常影响升船机运行安全.通过收集升船机运行停机故障数据并展开分析,研究水位波动对升船机运行的影响,并从运行对接前期、船厢与闸首对接期间、开船厢门期间、船厢与航道连通期间4 个阶段提出水位监测应对建议.在易受水位波动影响的敏感环节应提前做好水位趋势预判,掌握水位波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三峡升船机发生停机故障.

    三峡升船机水位波动运行对接

    基于BIM的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工程数智化设计技术及应用

    王炜正牛作鹏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工程传统设计存在的二维表达不直观、设计效率低下、出图算量流程复杂等问题,采用BIM、GIS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系列基于BIM的护岸工程数智化设计技术,实现三维地形曲面内插优化、护岸前沿线自动生成及护岸工程模型参数化快速创建、出图算量等,并依托项目开展技术成果验证及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提升了护岸工程BIM设计效率,拓展了设计成果数智化应用领域,可为同类项目实施数智化工作提供借鉴.

    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工程BIM二次开发数智化

    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及其评价指标

    张清波梁燕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集装箱码头规划阶段,通常会根据公式计算码头年通过能力设计值,由于船舶到港时间、到港船舶尺寸、载重吨位、装卸箱量等均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导致码头设计通过能力和实际通过能力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进行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评估研究,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FlexSim建立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宏观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泊位年通过能力和堆场堆存能力对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影响,给出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码头的仿真数据,得到该集装箱码头的年通过能力评估值为260 万TEU.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的合理评估可以更好地为码头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码头服务水平.

    集装箱码头年通过能力仿真评价指标

    交互式BIM述标在水运工程投标中的应用

    钱原铭杨彪陈良志王浩...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运工程投标过程中的BIM述标问题,进行述标需求分析、工具比选和方案可视化流程的研究.结合国内某水运项目投标过程中的BIM述标,采用国产某述标平台全面整合述标内容并发布离线述标文件的方法,解决述标过程中的多类型模型集成、多源数据资源整合、述标内容和方案整合、方案可视化和交互式汇报等问题,最终实现了结合BIM模型完成全部的述标工作.结论是国产化述标平台在水运工程BIM述标及交互式汇报中优势明显,可以满足当前阶段BIM述标的要求,该研究将为水运工程类似投标中的BIM述标提供借鉴和参考.

    BIM述标交互式汇报方案可视化水运工程

    高震区斜坡式护岸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卢生军郭隆洽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位于菲律宾高震区的某斜坡式护岸结构的岸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分析国际上主流抗震设计规范,结合该工程的具体设计条件,提出合适的地震岸坡稳定分析方法、稳定标准和分析流程,并采用Newmark法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对该护岸的震后残余位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震区的岸坡稳定分析宜以控制位移为目标,水准 1、2 地震下的残余位移宜分别不超过 5、30 cm;当采用Newmark法计算时宜取其上限位移,而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可获得岸坡残余位移和最大剪应变等的分布,从而对地震下的岸坡稳定做更为全面的设计和评估.

    高震区岸坡稳定Newmark法非线性动力分析

    南亚抗震不利地段海陆交互复杂互层地基加固性能研究

    胡小波王海燕
    165-17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孟加拉国某港口工程海陆交互相复杂互层地基加固中遇到的地层特性复杂、加固效果难以预测以及软黏土和粉细砂互层土场地地震液化的问题,结合场地地质条件、使用功能、工程特点等,对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在该场地条件下的加固效果展开研究.依托项目试验区块,通过对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沉降-时程曲线、孔隙水压力-时程消散曲线等的研究,得到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加固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原状土和吹填土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法对于复杂互层土上吹填砂场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加固效果可满足设计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控制要求,该法对于减轻砂土层的液化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南亚地区复杂互层土吹填场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海陆交互沉积复杂互层地基砂土液化沉降特性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DCM平面布置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朱幸科谢万东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用于边坡稳定问题时,DCM(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形式直接关系到其受力的合理性,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和安全.针对当前工程实践中采用不同DCM平面布置形式解决边坡稳定问题时,其受力机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结合不同的DCM平面布置形式(桩式、横墙壁式、纵墙壁式、格栅式),对加固后边坡从整体稳定、位移和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采用不同DCM平面布置形式加固边坡后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及特点.研究表明:纵墙壁式和格栅式布置相对于桩式布置,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显著提高,位移和应力明显减小且分布更为合理,其中纵墙壁式布置优势最为明显.

    三维有限元DCM平面布置边坡稳定

    大荷载矿石堆场中深厚吹填软土的地基处理及后评价

    刘晓鹏孙新鹏任增金李业伟...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吹填淤泥形成陆域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质解决方案,但当前吹填软土形成陆域的工程中,多数为荷载较小的堆场、工业园区道路、绿化区等.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工程 20 万吨级散货泊位后方预留堆场区的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及使用后6 年的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从多个角度展示深厚吹填软土的演变情况,详细介绍土体含水量、孔隙比、抗剪强度等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对比施工期沉降计算和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时期抗剪强度指标下矿石堆存的高度.结果表明,在大荷载矿石堆场中采用吹填软土形成陆域是可行的,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和有序增加堆存荷载,最终可使矿石堆场达到满载堆存.

    深厚吹填软土土体含水量孔隙比抗剪强度沉降计算矿石堆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