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汉平原运河建设规划方案初探

    杜木子宋洋马佰钰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江汉平原中部尚无纵贯的高等级航道及长江中游荆江航道迂曲且存在碍航因素、进而制约内河运量增长的问题,为构建和完善地区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规划建设与荆江航道并行的横向高等级航道即荆东运河,作为荆州—武汉的第 2 航道,并在汉江下游沙洋段与长江中游岳阳段间规划建设将汉江与长江及湘江航道连通的纵向高等级航道即汉湘运河,两运河与现有的荆江、汉江及江汉运河共同形成江汉平原"一纵三横"的航道格局.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比选分析等方法,考虑运河建设条件、功能定位、河道条件、水资源、地貌地质等,提出 9 梯级线路方案,进而构建沿线运河经济带,实现水路及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效益.

    长江航道荆江汉江湘江荆东运河汉湘运河

    赣江尾闾南支枢纽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裴子玥肖洋张涛涛王梓璇...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拦河枢纽的施工和运营将显著改变河道的水流条件,对通航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枢纽工程不同时期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和评价.以赣江南支枢纽工程河段为研究对象,建立南支河段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模拟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河道水动力过程,分析枢纽工程对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时期航道内流态相对平顺,不会对通航产生不利影响,在大部分流量工况下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仅在施工一期 10a一遇工况下,临时航道有部分区域流速超过赣江航道通航流速控制指标(2.00 m/s),长度约为 2 000 m,流速最大值为 2.54 m/s;在施工二期、运营期,河段航道内水流条件均满足通航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赣江南支枢纽通航安全和运行调度提供参考.

    枢纽工程赣江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

    多特征时空融合网络的水位预测技术

    谭昆黄茜子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位高低与航道通航能力息息相关,对大型船舶(队)通过某些典型航段时尤为重要.水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开发准确、可靠的水位预测模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多特征时空融合网络的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捕捉水位数据的复杂时空模式和相互作用,研究水位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根据融合后的特征生成未来水位预测结果.研究成果有助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充分发挥航道通航能力,为航运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多特征时空融合网络水位预测长江航道

    某拦河闸坝枢纽鱼道工程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胡东张震王勤振
    156-16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闸坝枢纽作为天然河道上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其修建将对原河道天然水生生态环境连续性产生阻隔,影响鱼类洄游繁殖.为保障鱼类洄游成效,需要在枢纽上修建鱼道.针对鱼道设计方案能否满足水力学条件的问题,进行了不同水位组合条件下鱼道的整体水力特性和鱼道进出口数量与布置的研究.采用比尺为 1∶16 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验证鱼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推荐的鱼道布置和进口段采取补水措施下,各项水力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当鱼道进口主流流速较小时,需要采用进口段补水措施满足诱鱼设计要求.

    结构形式水流流态水力特性模型试验

    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叶雅思徐观兵张金明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江航道整治条件复杂,模型试验研究能够为航道整治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依据.通过坝下游近坝段河床演变、水流条件分析及航道整治模型,研究不同整治方案的合理性与整治效果,提出航道整治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航道整治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岚派浅滩、横岭浅滩以及观音阁浅滩下游段航道水深大于 2.5 m,猛虎跳墙浅滩与观音阁上游段航槽水深小于2.5 m;推荐航槽整治方案,设计流量下航槽沿程水深均大于2.5 m,沿程水位降低值为0.77~2.26 m;各浅滩段局部采砂后,其上游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局部航槽采砂后,航槽水深不满足2.5m的要求.试验河段为采砂河段,而采砂对航道整治方案的影响较为敏感,东江沥口枢纽坝下游采用航道整治推荐方案,并严格控制河道采砂行为.

    东江河道沥口枢纽航道整治模型试验

    基于三峡岸电示范区的船岸快速连接技术

    覃露易琛
    169-172,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坝区河段船舶形式多样,坝上水域水位垂直落差大,江心锚泊船舶船岸连接难、接入难.为实现岸电系统安全规范、便捷高效的建设目标,为长江流域岸电全覆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根据三峡坝区内船舶实际使用岸电的场景,提出一种船岸连接插件、一种跨船连接装置、一种电缆自动提升输送装置,从而解决了岸电接入难的问题,可为稳步推进岸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船舶岸电水上机器人负载转移电缆

    船闸浮式系船柱升级改造设计与应用

    李超军周钦叶雅思陈虹宇...
    173-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船舶大型化的推进,部分船闸无法较好地满足过闸船舶安全系缆.以株洲一线船闸为例,在浮式系船柱井槽不变的前提下,对浮式系船柱进行升级改造设计.通过改变浮式系船柱结构形式,优化系缆高度、浮筒直径以及吃水深度等关键参数,将系缆力提升至100 kN,双层系缆高度分别提高至1 900 和3 700 mm.经过有限元计算分析验证,系船架结构的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后的浮式系船柱边界参数与井槽尺寸匹配合理,投产后运行可靠,船舶过闸系缆解缆效果良好,可为类似船闸工程浮式系船柱的升级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船闸浮式系船柱升级改造系缆高度浮筒优化有限元计算

    基于CAD二次开发的流场可视化研究

    黄菊童思陈孙开蒋聘凤...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动力流场计算是水利工程及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内容.为实现流场可视化自主研发和便于编辑,提出一种基于CAD二次开发的流场生成及可视化方法.采用Fortran和C#的混合编程技术,基于动态链接库,通过C#与Fortran参数的传递,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该方法可以在AutoCAD平台上快速绘制流场矢量图和流场云图,也可用不同颜色表示数值的大小,从而实现流场的可视化编辑.以三峡库区长寿河段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演示和应用,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和实用价值.

    流场可视化Fortran语言C#语言AutoCAD二次开发

    煤炭港口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及应用

    毕磊郭享柳海宇刘春泽...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煤炭港口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技术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对全链条全场景覆盖度不够、子系统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进行煤炭港口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对煤炭港口场景的深入了解和运营实践,采用物联网、系统仿真等关键技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数据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提出涵盖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煤炭港口数字孪生架构和五维模型.依托某煤炭港口进行应用,系统实现了全面准确反映港口运营情况、规避煤炭自燃安全隐患、大幅提升运营效率的目标.

    煤炭港口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智慧运营

    基于无人机+BIM的实景融合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杨琪曹子行王飞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工程方案展示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基于开源软件Blender提出一种新方法.以某航道工程为例,通过无人机航拍及视频前处理、摄像机轨迹反求、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及动画制作、合成输出等关键技术,实现在航拍照片/视频插入三维BIM/动画,并结合虚拟摄像机和渲染,达成两者在透视、材质、光影等多方面的融合嵌入.此方法既可保留航拍照片/视频低成本、高清晰、高还原度的优点,又可通过BIM/动画展示水下航道等此类遮蔽对象以及未建护岸、拌和站等目前不存在的对象及其施工建造过程.此方法学习和使用成本低,可推广性强,可应用于工程投标、方案评审以及对外汇报展示.

    BlenderBIM/动画航拍照片/视频实景融合航道工程工程方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