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运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运工程
水运工程

吴澎

月刊

1002-4972

sygcbjb@yahoo.cn

010-64066347;841995234

100007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水运工程/Journal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交通部主管、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本刊及时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重点报道港口、航道、航电枢纽、道路、桥涵、修造船厂、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施工、监理、水运经济及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及技术改造成果和主要经验教训;贯彻“双百”和“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介绍国内外水运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动向,是我国水运工程界发行量和影响面较大的科技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牢牢把握历史观、系统观、实践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

    刘可王劼耘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运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将重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格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平陆运河,需要遵照历史观,充分发挥水运优势,释放"海"的潜力;需要遵从系统观,利用科学思想方法统筹资源,实现预期目标;需要遵循实践观,综合运用新发展理念带动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平陆运河历史观系统观实践观高质量发展

    平陆运河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杨斌潘海涛苏川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陆运河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释放运河的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投资开发的问题,研究立足运河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宏观视角,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梳理运河综合效益发挥的传导机制,厘清平陆运河经济带的开发思路,提出需系统处理好综合规划、开发主体、合作模式、项目实施之间的关系,形成超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合理路径.在此基础上,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开发、土地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等不同类型项目群的特点,构建合理可行的投融资模式,探索市场化收益实现机制,最终形成保障运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本研究能够为平陆运河综合开发的实施提供合理路径,为推动同类型跨水系连通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平陆运河综合开发开发模式投融资模式

    中长周期波作用下系泊集装箱船水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严明宇马小舟郑振钧董国海...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外港口建设的海域中,显著的中长周期波浪给系泊船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波浪周期的变化开展系泊船水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并考虑船舶在系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同装载状态和不同系泊布置情况.利用系泊分析模型MIKE21 Maritime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系泊船的水动力响应主要受到波浪周期的影响,特别是纵荡和横荡运动;横荡运动受系泊布置方式的影响较为明显,横摇运动受装载状态的影响最为明显;相较其他缆绳而言,系泊船的横缆系缆力对入射波浪谱峰周期的变化最为敏感.

    波浪周期模型验证系泊船水动力响应

    西江航运堵点分析及对策

    李露露姚海元武哲宇陈权海...
    18-2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西江干线通道面临着下游不畅、中游梗阻、上游和支流不通不畅等问题,对于保障珠江内河水运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基于广西内河货运量发展特点和相关货运量预测结论,从航道通过能力角度,对西江航运干线及主要支流开展堵点分析,系统分析分区段的航道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西江航运干线及主要支流堵点对应问题,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促进船型优化发展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提高航运服务能力等提供技术支撑.

    内河航运西江干线堵点航道通过能力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建设思路

    高晓义
    24-2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是重塑全球能源市场的一年,短期来看,LNG增量有限,供需处于紧平衡态势,供应相对紧张,为满足未来LNG需求,需加大供应侧投资力度,以提高市场供需适配性.从长远来看,全球向低碳转型的进程需要天然气来平衡系统,为此,天然气需要实现脱碳,尤其是在工业、运输和供暖等电气化难度较高的行业.海南靠近东南亚、东北亚主航线,为海上能源通道南海第1站,勇担着能源安全保供重任.通过分析市场需求,提出海南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建设思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碳达峰碳中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投资

    临港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周游朱冯源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临港物流园区有助于拓展和完善港口功能,为临港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对全国主要港口后方临港物流园发展现状的梳理,发现部分园区存在定位不明晰、基础设施不足和与港口功能协同不力等问题.通过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梳理临港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的重难点和对策,从园区定位、选址及规模和功能布局三方面,提出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园区定位要与港口发展、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结合,做到港、产、园三位一体联动发展;选址充分考虑公路、水运、铁路等集疏运条件,以促进多式联运为出发点;功能布局要以进出港货物为切入点,结合周边关系、交通衔接、地块条件等因素统筹考量.研究成果为临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并以连云港徐圩港区临港物流园区为例进行分析.

    临港物流园规划布局产业定位功能布局

    基于EMD-VMD-LSTM预测算法的高桩码头结构安全预警方法

    栾宏高刚刚沈龙清沈思程...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桩码头健康监测数据,针对存在复杂环境因素影响监测精度问题,提出EMD-VMD-LSTM组合算法处理并预测高桩码头结构中的监测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验证在高桩码头结构现场监测大数据的预测预警分析中采用EMD-VMD-LSTM 组合算法的可行性.同时,基于EMD-VMD-LSTM方法和固定预警阈值,提出动态预警阈值的确定方法,设计动静态预警结合的高桩码头结构预警方法,构建多指标、多层次的高桩码头结构安全预警体系以及相应的预警流程.研究成果可以提升高桩码头结构安全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可为类似工程结构的安全预警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桩码头现场监测组合预测算法监测预警安全性评估

    "双碳"背景下国内外绿色港口建设发展综述

    贺林林金勇彭银霞刘洋...
    42-5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际港口界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港口的建设运营中,提出"绿色港口"的概念.绿色港口建设目的在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使用绿色技术和实施绿色管理,引导港口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以绿色港口建设发展为出发点,从绿色港口理念、绿色港口技术、绿色港口管理以及绿色港口评价4 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针对绿色港口的研究动态及港口的应用现状,针对当前国内绿色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改善意见与提升路径,旨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港口全生命周期,为我国港口向绿色化转型提供参考.

    绿色港口双碳目标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

    港口碳排放核算体系研究及应用

    梁军波陈睿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统计核算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针对港区缺少统一的核算体系,依据《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明确港口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和核算内容,将燃料、电力、热力、自来水和空调制冷剂以及绿地作为港区碳排放的核算内容,计算和归纳核算内容的碳排放因子.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对碳排放核算体系进行应用,并依据碳排放核算结果提出降碳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快速,可为港区碳排放核算提供科学的依据.

    港口碳排放核算体系降碳路径

    基于排队论的湛江港湾内锚地总体布局分析

    李燊名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湛江港湾内船舶密度大、种类多、大小各异以及锚位供不应求的情况,为科学规划锚地,通过实地调研湛江港锚泊需求和锚地运行状况,在锚位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排队论方法建立湛江港湾内最佳锚位数的计算模型,并基于测算出的锚位需求提出近期和远期锚地规划方案.相比于不做锚位等级划分而单一计算锚位数的做法,得出的湛江港湾内锚泊需求更符合实际,锚地位置布局更合理、功能划分更完善、锚泊安全更有保障,可以减少锚地过度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锚位等级划分排队论锚位需求锚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