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骨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卫小春

月刊

1008-5572

sygkzz@163.com

0351-3365826,3365705

030001

山西太原五一路382号

实用骨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宗旨是以实用和普及为主,兼顾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赵昱尹崑赵瑞鹏马永胜...
    289-292页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在踝关节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飞刘云翔陈崇伟李昊...
    293-297页

    ASA分级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研究

    王君王郝
    298-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关系,分析ASA分级对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ICU收治的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资料,根据ASA分级分为ASA Ⅱ级组和ASA Ⅲ级组,其中ASA Ⅱ级组男性32例,女性51例;中位年龄87岁;ASA Ⅲ级组男28例,女35例;中位年龄86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分级与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关系,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出ASA分级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46例患者,其中发生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者13例,发生率为8。90%。与ASA Ⅱ级组比较,ASA Ⅲ级组患者的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更高、住ICU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SA分级可以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770(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ASA Ⅲ级者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更高、住ICU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ASA分级对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老年人髋部骨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医院获得性感染

    膝骨关节炎评分指数与冠状位生物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陈连伟李啸尹世林孙志鹏...
    302-305,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关节炎指数与冠状位下肢力线角度及腰椎生物力学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KOA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三科门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67例KOA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8例;年龄50~83岁,平均(61。55±8。72)岁。拍摄腰椎联合双下肢全长正位负重位X线片,观察腰骶偏移方向,测量冠状位下肢力线角度:髋膝踝角(hip knee ankle,HKA)、机械轴偏移距离(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以及腰椎生物力学因素:腰骶偏移距离(lumbosacral offset distance,LOD)、腰膝偏移距离(waist and knee offset distance,WKOD),并对受试者进行WOMAC评分及基线资料记录,分析其与冠状位力线角度及腰椎生物力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腰骶偏移方向与KOA疼痛严重侧存在相关性(P<0。05,r=0。569),LOD、WKOD、HKA、MAD、JLCA、病程与 WOMAC 评分均存在相关性(P<0。05,r 值分别为:0。585、0。579、-0。156、0。173、0。175、0。189)。结论 KOA患者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与腰椎重心的偏移及下肢力线角度存在相关性,KOA患者关节僵硬程度与病程存在相关性,其腰椎冠状位重心偏移是诱发或加重KOA的危险因素之一。

    膝骨关节炎腰椎退行性疾病腰骶偏移距离腰膝偏移距离下肢力线

    不同麻醉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廖远平曹国瑞史小涛王啸...
    306-310,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评价不同麻醉方式,即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h,TKA)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初次单侧TKA的3 568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腰硬联合麻醉组966例,其中男210例,女756例;年龄45~85岁,平均(66。69±7。70)岁;全身麻醉组2 602例,其中男597例,女2 005例;年龄46~85岁,平均(66。63±7。5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指标(诊断、并存疾病、血容量、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细胞比容、手术侧别、手术时间等),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率、引流量、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变化量等,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情况,最后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等康复指标及住院治疗费用等。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的围术期总失血量、血红蛋白最大变化量及血细胞比容最大变化量分别为(743。67±546。36)mL、(27。94±17。85)g/L、(0。14±0。05)L/L,全身麻醉组分别为(800。47±564。95)mL、(29。86±17。37)g/L、(0。14±0。06)L/L,前者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率及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要略少于全身麻醉组(P=0。04),而术后1个月关节活动度及治疗费用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初次单侧TKA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在控制围术期总失血量方面更有优势,也有利于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但对于术后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全膝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失血量术后并发症

    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在矫正胫骨畸形中的应用

    许兆辰陈永程张保刚张萌...
    3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数据六轴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胫骨畸形矫正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选择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架组30例。内固定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83±7。73)岁。外固定架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17±8。4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截骨处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的影像学测量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6。97±1。69)个月。与内固定组比较,外固定架组的切口长度更短(P<0。05),截骨处愈合时间较长(P<0。05);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机械轴偏移(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股胫角(femoro tibial angle,FT 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LDFA)、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双下肢长度差(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FTA、MPTA、LDTA、LDFA、JL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的MAD、LLD小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内固定组术后的M AD、FT A、MPT A、LDT A、J LC 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术后的 M AD、FT A、MPT A、LDTA、JLCA、L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与内固定矫正胫骨畸形具有相同临床疗效,但外固定架矫正畸形具有切口较小、创伤小、精确性高、可术后多次调整等优点,对于合并LLD者尤为适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胫骨畸形外固定架内固定截骨矫形

    两种锁定钢板治疗Rüedi 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胡东束伟平陈志军贡碧洲...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variable angl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VA-LCP)与普通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Rüedi 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8例Rüedi Ⅲ型Pilon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7例采用VA-LCP内固定(研究组),男11例,女6例;年龄31~62岁,平均(46。3±6。7)岁。31例采用传统LCP内固定(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年龄36~67岁,平均(48。7±7。6)岁。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并发症、术后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4。4)个月。两组间年龄、性别、骨折侧别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放射学评价、骨折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研究组70~95分,平均(85。4±11。3)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踝关节跖屈 36 °~51 °,平均(40。3±7。5)°,背伸 16 °~25 °,平均(20。7±3。6)°。对照组 56~94 分,平均(81。2±14。6)分,其中优18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83。9%;踝关节跖屈32 °~50 °,平均(37。4±8。5)°,背伸13 °~22 °,平均(18。1± 3。6)°。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切口乙级愈合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乙级愈合5例,神经激惹1例,肌腱激惹4例。研究组软组织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LCP与LCP两种钢板在固定Rüedi Ⅲ型Pilon骨折时,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具体选择视骨折情况而定。

    Pilon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并发症

    髋臼外缘缺损对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顾彬王跃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探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物型臼杯置入时初始稳定的髋臼缺损临界条件。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设计不同的髋臼外缘缺损,并分别对不同的缺损模型进行力学加载,计算出不同缺损模型下髋臼杯的覆盖率以及臼杯相对宿主骨的临界微动位移。结果 当α=-25°时,臼杯相对宿主骨的最大微动位移为39μm,髋臼覆盖率为67。1%,此时达到臼杯稳定的临界值。结论 采用生物性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在无额外固定条件下,应保持髋臼杯骨覆盖率不低于67。1%,以保证正常步态下置入髋臼杯的初始稳定性。

    髋臼缺损臼杯三维有限元微动位移

    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α角的研究进展

    栗智刘学淼万璞田康...
    326-329页

    近5年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机制及疗效综述

    赵孔熙孙可石泽锋
    330-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