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技术与管理
实验技术与管理

李德华

月刊

1002-4956

sjg@tsinghua.edu.cn

010-62783005;62797828-205,207,203,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10号楼2层

实验技术与管理/Journal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实验技术与管理》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学术技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月刊,每月20日出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会刊。收录我刊的国内媒体: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我刊的国外媒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工程技术)、美国《化学文摘》(C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磁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实验平台建设

    张凯张黎明蒋佩吟岳丽宏...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力压裂是油田提高勘探开发效率的核心技术之一,电磁监测是评估水力压裂效果的有效测量手段.该文升级改造了传统裂缝监测装置,搭建了基于电磁法的水力压裂裂缝在线监测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包含多种裂缝模型,且能合理设计各裂缝模型参数,以油田现场压裂裂缝监测问题为导向,灵活优化组合裂缝模型,使用COMSOL数值模拟及可视化方法,在实验室探索压裂裂缝参数与电磁监测信号间的规律,为反演有效裂缝参数提供理论依据.该实验项目具有前沿性、学术研究性和应用性选题特点,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电磁监测技术水力压裂裂缝形态有限元模拟教学实验

    匀场线圈研究与设计工程实践平台搭建

    翟跃阳黄彬越刘颖陆吉玺...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匀场线圈是量子传感器中的关键部件,在原子磁强计实验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用于抵消剩余磁场,使磁强计在接近零磁的均匀磁场下工作,实现超高灵敏磁场测量.实验室搭建了支持匀场线圈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测试验证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以线圈磁场分布物理模型为基础,支持利用程序算法优化线圈结构参数,设计加工并测试线圈常数和均匀度指标.学生通过平台完成理论建模和工程实验,加强了对线圈磁场原理的理解,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锻炼了数学思维,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匀场线圈量子传感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电磁场

    放射性实验模拟仿真教学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胡传皓曾国强郑雄峰顾民...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放射性实验教学中,因难以大规模装备放射源及射线测量装置而无法支撑开设实验项目的问题,该文研制了一款放射性实验模拟仿真教学设备,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了实验教学平台,开展了核辐射探测器信号输出、射线能谱测量等多个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教学设备具有使用安全、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可拓展性强的优点,基于该设备可以开展大部分认知类、基础类以及综合类放射性实验,从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进实验教学质量.

    放射性实验核辐射探测实验教学设备

    风力机周围流场可视化平台设计与教学应用

    王相军蒋丽凤杨俊伟杨华...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机广泛应用于海上、陆上和建筑物上,而复杂的流固耦合特性成为制约风力机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力机周围流场可视化在目前教学和科研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该文基于现有的风洞实验室平台,设计风力机气动流场可视化教学实验方案和装置,旨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不同风况下的风力机尾流特性和气动规律,阐明屋顶垂直轴风力机的耦合流动机理和流场变化规律,探明复杂地形和风力机周围流场的时空特征,量化不同参数对风力机流场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该平台探索"双碳"目标下风力机结构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建立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反馈机制.

    复杂地形风洞试验可视化平台风力机本科生教学

    智能化气垫带式输送机性能测试平台设计

    王明旭解迎鑫刘梦飞宣秋泽...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设计了一种智能化气垫带式输送机性能测试平台,通过调节气室入口的风压、风速,气孔排布方式、孔径及孔间距,可探究气室气压、气膜边缘风速及气膜厚度的变化规律.平台基于可控文丘里装置的反馈系统控制气垫带式输送机的气流,实验平台可以反映输入气流参数与形成气膜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将抽象的相关知识具象化,加深学生对气垫式输送装备的理解.

    气垫带式输送机可控文丘里装置气膜传感器反馈系统

    表面活性剂辅助的煤矸识别教学实验设计

    张锦旺王逢辰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液体介入+红外检测"技术设计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辅助下的煤矸识别实验,从煤矸温变规律、煤矸温差规律、混矸率及识别准确率计算三方面分析了活性剂辅助对煤矸石识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极大增强煤矸温变效应,但不同浓度的活性剂扩大煤矸温差的程度不同;与清水对照组相比,0.05%浓度的DTAB溶液具有最佳的煤矸短时温差提升效果,可大幅提高基于红外图像的煤矸识别准确率.该实验设计基于智能放煤领域学科前沿成果,涉及采矿、计算机、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交叉,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能采矿煤矸识别实验表面活性剂红外图像

    SHPB循环冲击实验技术在岩石冲击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荣周徐颖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将SHPB实验与岩石冲击动力学相关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岩石冲击力学响应和能量演化特征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态度,发挥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联系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探索更多"SHPB+",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思维创新精神.

    冲击动力学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岩石循环冲击压缩SHPB+实验教学

    虚实结合的智能制造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张翰明徐宏海魏领会姜凤...
    203-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阐述了校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体系架构,并以刀柄为教学案例,介绍了产品设计、加工、物流、管理四个环节中,虚实结合教学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环节的工程师,合作完成整个实训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虚拟环境能够辅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设备使用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意识.

    智能制造虚实结合教学方法工程实训新工科

    石墨涂层改性锌负极及其在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王玉林顾承真周学酬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将石墨涂覆于锌片上,运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涂层对锌电极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石墨修饰的锌电极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具有良好的矩形特性,石墨/锌复合电极全电池的比容量为102.8 mAh/g,经过173次循环后,比容量保留率为97.66%.该综合实验操作工艺稳定,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再现性,涵盖的知识点丰富,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储能器件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水系锌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石墨综合实验

    纸质双层地下空间结构模型设计优化分析

    姚韦靖宋远王湘吉彭泉森...
    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第七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为背景,以纸质双层地下空间结构模型为分析实例,从模型概念设计、选型制作、理论计算、数值分析等方面,对模型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完成了加载实验.该模型结构满足题目要求,在承受满载100 kg时,模型结构沉降量仅为2.80 mm.参赛实践表明,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可以像实际工程结构设计一样,通过概念设计、力学分析、数值计算优化等找到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反复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纸拱模型模型设计竞赛地下空间结构优化设计承载自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