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玉厚

双月刊

2095-1922

xuebao@sjzu.edu.cn

024-24692875

110168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建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理论刊物。本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A4开本,20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吴玉厚教授是博士生导师,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刊曾获得教育部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高校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国家建设部优秀期刊奖和辽宁省高校学报一等奖等。为美国《化学文摘》(CA)、《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带分支结构平板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

    邹惠芬王宏伟刘超翔
    1054-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带有分支结构的平板脉动热管的启动性能和传热性能,对不同分支长度的平板脉动热管的热力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并搭建可视化试验平台,控制工质类型、分支长度、充液率、加热功率及倾斜角等参数,对热管的启动、传热和工质流动特性进行研究,观察工质的流形及运行温度曲线,对比分析平板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结果 平板脉动热管的启动方式为渐进式启动,工质由泡状流演变为环状流;由于分支结构的存在,使管内工质分布均匀,缩短了热管的启动时间.结论 分支结构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热管的传热性能,最佳工况下(无水乙醇、充液率50%、120 W、26 mm)传热性能相比无分支型热管提升了15.3%.

    脉动热管分支结构均匀加热渐进式启动传热性能

    方案设计阶段的严寒地区近零碳小型办公建筑影响因子研究

    李辰琦任航
    1060-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实现建筑近零碳为目标,研究严寒地区小型办公建筑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参数控制.方法 以沈阳建筑大学近零碳示范项目为例,采用天正软件模拟分析形体、平面形式、朝向、中庭比例、窗墙比、光伏屋面倾角等关键因子对建筑碳排放影响,进而利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法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参数.结果 通过模拟得出宜选取布局紧凑的混合式办公空间的平面布局、建筑朝向为南偏西0°~30°、形体规则且体型系数为0.26~0.3、中庭比例为5∶3 到2∶1、窗墙比为0.3~0.4、光伏屋面角度为 10°~25°;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体型系数、光伏屋面角度、窗墙比、中庭比例、建筑朝向、平面形式;模拟得出目标建筑比基础建筑总碳排放量减少了2 177 039.72 kg,碳排放降低率为83%.结论 充分考虑建筑的关键设计因子影响并合理控制相关参数,通过正向设计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实现近零碳化目标.

    近零碳化影响因子参数控制碳排放

    新型活性矿物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超孙丽沙鑫张春巍...
    1068-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选择以海砂和珊瑚作为骨料,海水作为拌合水,采用先预湿珊瑚,再与水泥砂浆拌合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Mineral Sea Rock Concrete,MSRC),解决建筑工程中砂石短缺等问题.方法 通过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分别分析净水灰比、骨料含水率和砂率对MSRC的和易性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 砂率在45%~58%内,坍落度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增大;砂率在58%~60%内,坍落度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骨料含水率为12%时,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最优,立方体抗压强度最高;净水灰比为0.43、砂率为47%,骨料含水率12%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比骨料含水率9%和15%分别高3.9%和10.6%;强度等级相同时,随着砂率的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对于强度等级为MSRC20、MSRC25 和MSRC30 的混凝土配合比,净水灰比分别为0.43、0.41 和0.30 时,立方体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MSRC前期抗压强度发展较快,超过15d时,抗压强度增长速度逐渐缓慢;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结果及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可得,提出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论 笔者制备的MSRC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MSRC的配合比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活性矿物海砂珊瑚混凝土抗压强度净水灰比砂率珊瑚骨料含水率

    寒地城市河岸带冬季留鸟群落与多尺度景观格局的关系

    董玉宽吴承润王秋实梁志鹏...
    1079-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为寒地城市冬季鸟类栖息地优化设计和营建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沈阳市浑河河岸带冬季留鸟群落数据,利用地理信息分析方法获取河岸带 50 m、100 m、200 m三个尺度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数据,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法和冗余分析法研究留鸟多样性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 浑河河岸带南岸冬季留鸟的丰富度与多样性高于北岸,但多度低于北岸;多度从上游至下游显著增加;在三个不同尺度的缓冲区中,100 m缓冲区内的景观格局指数对留鸟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在50m和100 m缓冲区内,灌丛斑块密度和草地斑块密度与丰富度和多度呈显著正相关;在200 m 缓冲区内,水域景观面积比例与香农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景观格局对留鸟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尺度效应,100 m缓冲区影响最显著;景观空间异质性的提高能够有效提升留鸟多样性;季节变化也间接影响了留鸟多样性水平.建议在优化设计鸟类栖息地时应重点识别关键尺度下的环境要素,提高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并考虑季节变化对鸟类获取生存资源的影响,从而制定有效的鸟类多样性保护策略.

    城市河岸带鸟类多样性多尺度景观格局寒地城市

    沈阳市建成区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多元协整分析

    王曦初亚奇曹晓妍石铁矛...
    1089-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弥补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分析中城市建成环境影响参数的缺失,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科学量化的参考依据.方法 以沈阳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将气候、降雨、地理、土壤、水文、绿地等多个元素纳入沈阳市自然水文循环过程的分析中,通过代入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温度、风速、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等基础数据,量化分析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和蒸发蒸腾过程.结果 通过对地表-地下-大气的各个循环过程阶段进行多元协整分析可知,沈阳市建成区的整体水汽循环量较大.结论 城市建设导致水文循环系统不畅,呈现极端化倾向,容易引发雨涝灾害的产生.

    沈阳市建成区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多元分析

    黔东南侗族鼓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陈波黄镇李松林杨睿...
    1099-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实现传统民族建筑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平衡,综合研究黔东南州侗族鼓楼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235座侗族鼓楼进行分析,探索黔东南州侗族鼓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各因素对侗族鼓楼空间分异的交互影响,并确定所占的权重.结果 黔东南侗族鼓楼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凝聚分布态势,形成了"核心集中,周边扩展至多点"的空间结构特征;科教文化、交通设施和生活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和海拔高度、水系和坡向等自然因素对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生活服务和科教文化对空间分布的交互影响力最大,其次是交通设施.结论 黔东南州侗族鼓楼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在历史演变中与地域条件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相互关联关系,侗族鼓楼保护规划应遵从地域分布规律.

    侗族鼓楼黔东南空间分布特征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因子探测器

    基于空间测度和空间品质的工业历史文化街区绿视率研究

    孙冬周福健林俊杰付瑶...
    1108-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方法 以沈阳市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街区空间现状,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绿视率与其他空间测度的影响关系以及对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耦合影响,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品质的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空间品质与空间测度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绿视率、历史建筑可见度、围合度、景观多样性为高值显著特征,天空开阔度、参与度为低显著特征且空间差异明显;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品质主要受到绿视率、天空开阔度、历史建筑可见度、围合度的影响;绿视率与空间品质成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空间测度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以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测度特征量化研究为导向,根据空间测度结果提出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的设计导则,为制定控制项奠定基础.

    历史文化街区绿视率空间品质图像语义分割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建筑构件生产线主计划编制方法

    韩忠华富若涵卢铁林
    1116-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按层投产的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主计划编制方法,确保编制的主计划能够有效指导实际生产,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方法 分析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方式和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建立数学模型,提出按层投产的面向建筑构件生产线主计划编制方法;通过设计动态非线性因子、增加惯性权重以及设置概率选择因子的方法改进鲸鱼优化算法,优化周计划投产立数.结果 在40 次仿真实验中,使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与其他三种算法对比,平均单周内建筑预制构件产量分别提高了6.42%、4.40%和 0.95%,平均完工时间分别降低 13.74%、7.53%和 2.17%.结论 编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鲸鱼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最优解的定位精度,平衡收敛的全局性;按层投产的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主计划编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完工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保障生产过程的高效性.

    主计划编制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建筑预制构件周投产计划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罗继曼刘丰源
    1126-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全局搜索效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局部路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人工势场的蚁群路径规划算法.方法 首先,通过引入人工势场目标方向因子来增强目标方向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搜索效率;然后,考虑路径质量和路径长度,提出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从而得到最优解;最后,该算法利用三角修剪法对规划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提高机器人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相同地图中,笔者所提改进算法较传统算法路径长度缩短9.74%;在运行时间上,较传统算法缩短10.71%.结论 笔者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整体路径上减少了拐点,且缩短了行走路径与时间,提高了搜索效率,更符合机器人的实际运行要求.

    蚁群算法路径规划人工势场信息素更新策略三角修剪法

    清河流域分水期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

    唐玉兰何亚婷孙杨李学峰...
    1137-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遏制水环境污染,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方法 构建包含清河流域环境状况、操作状况和管理状况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清河流域2005-2010 年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进行评估.结果 丰水期的绩效水平在三个水期中最高,枯水期绩效水平最低,但是丰、平、枯三个水期总体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经过实施一系列污染物减排措施后,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政府采取的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措施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均对水污染治理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总量减排绩效评估集对分析分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