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科技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科技论坛
石油科技论坛

张镇

双月刊

1002-302X

sylt8065@sina.com

010-64523597

100011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西里3区18号楼

石油科技论坛/Journal Oil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油工程"四提"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

    孙丙向成海毕研涛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攻关石油工程技术重点领域,提升装备水平,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实现众多技术的迭代升级.文章围绕石油工程"提质、提速、提效、提产"工作目标,重点阐述了旋转导向、套管钻井、钻井管柱自动化装备、重建井筒重复压裂等一系列石油工程"四提"技术成果,在工程质量、钻井速度、施工效率和油气井产量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效支撑了深层特深层、非常规、低品位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随着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开发难度不断增加,亟须通过技术革新和装备升级进一步推动油气资源高效高质开发,在现有理论实践基础上,提出开展跨界融合赋能、研发颠覆性技术、耦合信息化专业知识等建议和对策,力求石油工程"四提"再加速.

    石油工程提速提效提质提产技术进展攻关方向

    长庆安塞油田剩余油开发区DAS井地联采技术探索与实践

    陈策王学刚陈浩林代波...
    95-10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长庆安塞油田开发区"三低"和"双复杂"的典型特点,面对老油田剩余油预测突出问题,从井地、井震协同一体化研究思路出发,开展国内首次面向开发区剩余油预测的多井DAS三维井地联采技术探索与实践,通过井地联合勘探实现地面地震测量和井中地震测量的优势互补,取得了良好成果.(1)通过井震同步井驱处理,三维地震资料保真度和分辨率明显提升,有效频带拓宽8%以上.(2)通过井地、井震一体化油藏静态描述剩余油预测研究,减少了单一地面地震解释成果多解性,可分辨更小地质单元,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依据.(3)DAS三维井地联采配套技术支撑了安塞油田新增地质储量,并通过低产低效井组挖潜措施调整,提产效果明显.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井地联合立体探测是提升油田开发过程中微幅构造刻画和储层、流体预测精度的有效技术手段,形成的技术可推动物探技术向油田开发延伸、向井地立体探测发展,可为老油田稳产增效、推进高效开发提供支撑.

    井地联采DAS剩余油预测三维地震安塞油田

    煤层气产量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上下游一体化项目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李彦忱刘杰王箴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海量生产数据开展煤层气产量预测是上下游一体化大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挑战之一,针对该难题,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海外技术团队研发了煤层气产量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SQL、Spotfire、OFM及Enersight等主要应用软件为底层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及整合,搭建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预测转化及成果应用4个主要模块,以煤层气产量预测复杂性及经常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煤层气产量预测综合分析、类比分析及递减分析,实现对产量预测的高效管理.该系统具有方便快捷、固定流程、分工明确、团队协作的特点.通过应用实例,展示了该系统针对海量生产数据,自上而下、由面到点、聚焦关键领域,高效筛查出产量预测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可行的修正方案,有效提升了煤层气产量预测精准度,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煤层气产量预测递减分析上下游一体化决策支持

    海上CCS/CCUS作业模式探讨与分析

    黄杰张新平陈召孙久强...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从CCS/CCUS作业类型、CO2来源等角度对全球海上CCS/CCUS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形成4类海上CCS/CCUS作业模式.通过对CO2相态变化、杂质含量等因素对CO2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海上CO2源汇匹配、运输、注入的难点.结合国内海上CCS/CCUS业务现状与发展需求,从海上CO2集群枢纽式源汇匹配模式探索、注入模式优化及配套设备研发、流动保障技术能力建设3个方向明确今后海上CCS/CCUS作业技术发展方向.

    CCS/CCUS集群枢纽式源汇匹配模式运输船干冰水合物

    让科技创新为油气新发现和高效勘探开发赋能

    《石油科技论坛》编辑部
    前插1-前插2页

    《石油科技论坛》投稿须知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