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科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科学通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科学通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季刊

2096-1693

bops@vip.163.com

010-82377349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902信箱中国石油大学期刊社

石油科学通报/Journal Petroleum Science BulletinCSTPCD
查看更多>>《石油科学通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刊,国内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405/TE,中文,季刊,大16开,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主要主办单位,出版单位为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发表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机械、石油化工、石油经济等领域新思想、新成果,综合反映石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进展,为石油科学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可靠性方法的大口径天然气管段壁厚设计

    陈严飞王春莎董绍华侯富恒...
    831-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陆上天然气管道规模庞大,管道路由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复杂多样.面对管道及管道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提高油气管道的本质安全水平是行业和民众的共同需求,保证陆上天然气管道安全和可靠运行也越来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用从源头上对陆上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的办法.目前天然气管道设计大多普遍利用传统的基于应力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单一的安全系数导致油气管道的安全裕度难以考量,针对此问题,基于可靠性的油气管道设计和评估方法(Reliability Based Design and Assessment,简称RBDA)正成为现代陆上天然气管道设计的趋向,该方法可量化管道全生命周期中的风险,避免采用不合理或过于保守的设计标准.故本研究综合CSA Z662《油气管道系统》标准规范的油气管道可靠性设计方法,并结合国内部分机构根据我国国情而修正的可靠性研究,利用RBDA方法流程,根据某段实际天然气管道确定该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以腐蚀和第三方破坏为主),设计了管道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极限状态,根据极限状态选择对应的极限状态方程类型,并利用多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软件确定方程中所涉及各个随机变量参数的分布类型,之后利用蒙特卡洛法(Monte-Carlo法)计算设计壁厚条件下得到天然气管道失效概率,统筹考虑其他失效原因的权重,进而得到该管道的可靠度,将该可靠度数据与国内外标准规范确定的目标可靠度进行对比,检验是否满足可靠度目标.由此,对大口径天然气管段完成壁厚设计,实现了使用RBDA方法对 1016 mm大口径天然气管道设计的整体流程.

    天然气管道可靠性极限状态管道壁厚蒙特卡洛法

    石油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稀缺性评价研究

    冯翠洋赵佳龙尹琳琳
    841-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但现阶段其开发利用受到了水资源的约束.已有研究通过水足迹和虚拟水等指标对石油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测算,但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其面临的水资源脆弱性.本研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构建了稀缺水足迹评估模型和虚拟稀缺水贸易测算模型,从石油开发利用对稀缺水资源的消耗和对虚拟稀缺水贸易的驱动两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区域水资源压力纳入水资源使用评估,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区域石油开发利用面临的水资源约束.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区域,虽然在石油开发利用中使用的水资源量不多,但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稀缺性问题,尤其是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短缺压力.为了有效缓解上述区域在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水资源脆弱性,有必要从区域和部门层面对关键虚拟稀缺水流动进行识别和管理.从区域层面结果来看,需要重点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虚拟稀缺水净流出区域对浙江省、辽宁省等虚拟稀缺水净流入区域在石油开发利用中的虚拟稀缺水转移.从部门层面结果来看,需要重点关注能源类行业和农业对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的虚拟稀缺水的转移.为了有效缓解石油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水资源压力,本研究呼吁构建高效协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将水资源稀缺性作为核心考量因素纳入区域石油开发利用战略规划中.同时,加强能源部门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跨部门合作,科学规划开采布局与规模,确保石油开发活动不损害水资源安全.此外,通过虚拟稀缺水的区域调配、推广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等方式,推动中国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石油投入产出分析稀缺性水足迹虚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