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刘海兰陈嘉怡
    18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体检中心进行静脉采血的体检者281例并纳入对照组,将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体检中心进行静脉采血的体检者313例并纳入观察组,体检中心自2019年1月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穿刺部位皮下淤血、晕血、晕针等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1.92%,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1.03%,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体检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体检的护理安全.

    护理风险管理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管理应用价值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影响

    刘敏霞
    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5)和参照组(n=45),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控制,研究组通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护理控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除却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可有效提高全程管理护理质量,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围手术期糖尿病全程管理

    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陈萌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以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普通外科临床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现状,其次从把手术视频运用在解剖概念的教授中、把手术视频运用在手术过程展示中、把手术视频应用在教学评价中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思路,进一步强化腹腔镜手术视频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鼓腔镜手术视频普通外科临床教学有效应用

    1例多学科团队治疗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个案

    郭素娟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Wagner4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经验.予行右足第五趾外科清创及负压辅助创面愈合术,术后予降血糖、抗感染、镇痛、营养支持、改善循环、定时换药并配合糖尿病足康复治疗鞋进行伤口减压等处理,最终创面逐渐愈合,患者能正常行走.表明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加速糖尿病足患者康复.

    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护理敷料

    采用血液加温仪减少TURP手术低体温发生的探讨

    黄丽贞
    186,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TURP手术冲洗液采用不同加温仪进行加温,对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的探讨.方法 选择TURP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行常规手术.使用恒温箱液体加温组和血液加温仪液体加温组各50例,对患者进入手术间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分钟、1小时、1.5小时、2小时、3小时及手术结束体温进行监测.结果 用恒温箱液体加温组发生低体温者为36人,血液加温仪液体加温组发生低体温者为13人.冲洗液温度过低为主要原因,占78%,麻醉因素占14%,手术时间长占6%,患者自身因素占2%.结论 TURP手术使用血液加温仪加温冲洗液,加温速度快而恒定,能够保证进入液体的温度,操作简单,病人舒适安全,可减少患者低体温的发生,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深化护理内涵.

    TURPTURP冲洗液低体温

    化疗对胃肠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李润仙南菁
    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胃肠肿瘤疾病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采取化疗措施对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于胃肠肿瘤疾病的研究选取的是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过去这一年之中接受治疗的90名病人.这些病人根据其身体的营养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第一组病人的营养状况良好,第二组病人属于轻中度的营养不良,第三组病人属于重度的营养不良.针对三组病人不同的反应进行分类,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于第一组中的病人其各项指标数值要明显的由于另外的两组.同时没有出现肝脏损伤与恶心呕吐、免疫抑制的情况.而第二组、第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的高于第一组.结论 对于胃肠肿瘤疾病的病人在接受化疗治疗之后护出现不同后才能度的营养状况,这与病人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是具有直接关系的.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提高对病人饮食方面的管理,增加营养的补充,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确保治疗的安全效果.

    化疗胃肠肿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

    肠道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张小丽
    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查和分析肠道造口电流区域内皮肤病变的患者,我们确定了肠道造口皮肤病变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了适当的措施.方法 我们选择了2018年1月-2018年2月入院的160例肠和肠患者,收集了标准化问卷并收集了会阴皮肤病变的评估数据.我做到了使用它们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并分析肠道造口区域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研究参与者中,有73例在气孔区域有皮肤病变,占整个研究的45.63%.粪便特征,定期排便,肠道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电话随访,参与肠道造口协会以及养家能力方面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水样,气孔自闭症的减少和无电话的护理是肠道造口周围皮肤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P<0.05).结论 医务人员需要改善健康教育和随访,确保对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定期肠训练,改善患者自我保健,并确保正确使用肠造口辅助治疗设备.减少皮肤损伤并改善生活质量.

    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危险因素对策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效

    刘娜南菁
    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病人其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探究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的是最近一年时间内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100名病人作为研究得知护体,这些病人按照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可以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的病人实施的是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而研究组病人则是采取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对两组病人整个治疗的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病人接受根治手术之后的一周时间后,病人的白蛋白与总蛋白数值出现了明显的提高,而研究组病人对于人血白蛋白的数量较少,同时总体的住院时间要低于常规组病人.结论 针对于胃癌的病人在临床中采取根治手术治疗的措施,需要手术之后结合肠内营养治疗,这样能够明显的改善病人的身体营养状态,减少住院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肠内营养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效果

    适当调整返血速度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作用分析

    杨健莉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适当调整返血速度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5月进行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均采用同样的机采血小板采集方式,通过献血期间调整不同的返血速度,观察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结果 返血速度≤120ml/min>80ml/min时,出现17例献血反应,调整返血速度≤80ml/min时,出现4例献血反应,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适当调整返血速度,可有效降低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保证献血安全,值得应用.

    返血速度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降低调整作用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联性分析

    宋敏
    19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抽取时间在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之间,我院所接收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共102例.按照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评分结果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无营养风险组,共48例.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营养风险组,共54例.对比两组化疗后的营养风险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后无营养风险组的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以及肱三头肌皮褶皱厚度(TSF)等营养指标与营养风险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营养风险组体重指数(BMI)显著优于营养风险组,P<0.05.化疗后无营养风险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例(18.75%),显著低于营养风险组26例(48.15%),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营养风险的发生,将会增加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营养状况化疗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