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服务方式及效果观察

    樊倩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服务方式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的10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就诊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愈合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护理前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复发率.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80.00%,P<0.05.针对性护理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针对性护理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愈合时间、住院平均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复发率更少,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有3例,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出现了9例.结论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护理服务方式效果

    优质护理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作用分析

    黄苏靖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使用吸入剂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时段:2016年01月—2018年01月,选取我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n=80)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对吸入剂使用的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使用吸入剂合格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38/40)VS70.00%(28/40)](P<0.05);观察组患者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吸入剂的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剂,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吸入剂呼吸内科优质护理

    手术室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刘娟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开展临床研究,择取我院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后应用不同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方案,优化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优化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满意度为96.15%,较常规组患者高出19个百分点,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采取舒适护理,可大幅改善患者舒适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手术室护士

    针对性护理模式用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意义

    秦平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用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3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颅脑外伤护理模式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

    简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效果

    王翠华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时间段处于2018年12月--2019年8月,将在我院收治的123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参与研究,随后应用抽签方法 实施分组,即优质组和参照组,优质组中有62例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参照组中有61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干预,收集临床数据并展开统计学处理.结果 优质组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的数据,且P<0.05,有临床可比较意义.同时优质组中患者住院时间为(10.03±2.7)天、参照组中患者住院时间(13.47±3.24)天,参照组数据显著高于有知足数据,P<0.05,有临床可比性.对于护理满意度而言,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低,P<0.05,可展开临床对比.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和护理依从性,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高脂血症胰腺炎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肿瘤患者基于循证理念实施疼痛护理的可行性

    徐燕何灵慧钱玉兰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基于循证理念实施疼痛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将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的3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疼痛常规护理组对于来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给予疼痛常规护理,疼痛循证理念护理组对于来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则采取了疼痛循证理念护理的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疼痛缓解时间、止痛剂使用量、住院的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结果 疼痛循证理念护理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疼痛常规护理组66.67%,P<0.05.护理前两组VAS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心理状态接近,P>0.05;护理后疼痛循证理念护理组VAS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心理状态优于疼痛常规护理组,P<0.05.疼痛循证理念护理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痛剂使用量、住院的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优于疼痛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痛苦,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提高肿瘤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肿瘤患者循证理念疼痛护理可行性

    新生儿非药物性疼痛的护理干预与临床研究

    张峰程花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非药物性疼痛的护理干预与临床研究.方法 对124例新生儿非药物性疼痛患儿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遵从随机分配原则等分分为两个组别,即62例患儿为参照组、62例患儿为研究组.前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后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统计整合组间与护理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参照组NIPS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为非药物性疼痛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此护理干预方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新生儿非药物性疼痛护理干预

    运用人性化排班法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张茂利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人性化排班法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方法 以我院新生儿科22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11)与研究组(n=11),对参照组护士实行常规排班法,对研究组护士实行人性化排班法,统计两组相关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区医生对研究组护士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参照组护士护理满意度的80.0%(P<0.05);患儿家属对研究组护士护理满意度为90.9%,高于对参照组护士护理满意度的77.3%(P<0.05).结论 在新生儿科中,运用人性化排班法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区医生以及婴儿家长对于护理满意度上有积极意义.

    人性化排班法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冯翠英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择取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1例患者行以急诊护理路径,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0.59±0.25)min]比对照组[(2.57±0.39)min]短、静脉采血时间[(4.82±1.17)min]比对照组[(9.50±1.36)min]短、静脉通道建立时间[(4.86±1.57)min]比对照组[(7.45±1.84)min]短、心电图测量时间[(4.18±0.85)min]比对照组[(7.77±1.36)min]短、住院时间[(18.45±4.82)d]比对照组[(23.22±4.52)d]短,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为急诊抢救争取时间,临床价值显著.

    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价值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卢秋菊
    4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职能、心理健康状况的各项维度、总生活质量等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依从性、自我护理责任感血液透析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血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协同护理生活质量血液透析